分享

巾帼英雄花木兰代父出征,攻打的敌军是谁?花木兰最后结局如何?

 昵称65812974 2019-10-13

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很多人毕生的努力,从小就苦读诗书,长大以后建功立业,哪怕是遭受众多挫折也不改初心,为的也不过是“青史留名”四个字。但是想要真正做到青史留名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哪怕是已经非常努力了,可能在史书上也就短短一行,对于古代的女子来说,想要实现青史留名就更加困难了。

但是正所谓“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古代有这么一个女子,她本来并未想过要留名青史,但是却因为一片孝心而成功做到了,她当然就是巾帼女英雄花木兰。虽然大家都知道花木兰的生平事迹,但是对于她具体的事迹却并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她是在接到朝廷的征兵令以后,代替已经年老的父亲应召入伍并且前往一线。金殿国际棋牌下载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一直到达了燕山前线,与胡人的骑军短兵相接,并且战功显赫,在经过十二年辛苦的战争生活以后,终于能够离开前线结束战事,回转京城并且得到“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也就是说获得了爵位与金银方面的赏赐。

当年国家为何要征兆花木兰的父亲去当兵呢?原因非常简单,正是因为“燕山胡骑鸣啾啾”,也就是边境正面临着异族的挑衅,国家安全正面临着危险,所以需要征召壮年男子前去攻打,那么攻打的敌军又是谁呢?从“黄河、黑山、燕山”等等地名来看,这应该是北魏424年开始发起的“破柔然之战”,这一场战争一共打了13次,北魏胜利11次,持续的时间极长,也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当初花木兰就是去征讨的柔然。

柔然这个汗国是在公元3世纪的时候,开始以部落的形式兴起,到4世纪时已经成为蒙古草原上一个极为强大的汗国,经常去侵袭濒临的北魏边境,占据了很高的上风,在424年率领大军侵袭北魏,以数倍的军力围困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但是最终落败,拓跋焘为了报复大举征兆士卒去发击,因此而引发了持续多年的“北魏破柔然之战”,花木兰也正是因此而入伍。

在“北魏破柔然之战”结束以后,柔然已经由盛转衰,很难再对北魏造成冲击,于是花木兰等老兵也纷纷回家,皇帝本来想要授予她尚书郎的官职,但是她在表示感谢以后拒绝,而是从此回到了家乡侍奉父母,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也受到了众多乡邻的尊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