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阳城北曾有个小城,专门关押被废的皇帝、皇后、太子、王爷

 地图帝 2020-07-02

在清朝,如果王爷贝勒犯了什么事,往往会被皇帝圈禁在宗人府,有人将宗人府形象地称为“落汤鸡阿哥所”。在西晋时,也有一座关押高级犯人的“落汤鸡阿哥所”,这就是金墉城。需要说明的是,著名武侠小说家查良镛起笔名为金庸,与位于九朝古都(也有十一朝、十三朝说)洛阳城郊的金墉城一点关系也没有。

在宋朝之前,中原大型王朝的国都,一般就在关中的长安(陕西省西安市)与洛阳之间来回搬家。长安的优势是:北有黄土高原,南有秦岭,西有陇山,东有潼关,易于防守。长安的劣势是距离中原有些距离,运粮相对不便。当天下分裂成三国或五代十国那样的局面时,长安就不适合做国都。比如三国,蜀汉控制着关中的南大门汉中,距长安只有“一箭之地”,无论是曹操、曹丕还是曹叡,都不敢冒险把国都定在长安。曹魏把国都定在洛阳,距离蜀汉前线和东吴前线都比较远,相对比较安全。

曹魏国都洛阳呢?洛阳以北是黄河,黄河北岸是中条山、太行山,洛阳以西有崤山、熊耳山、伏牛山,以南有洛水、伊水,以东有嵩山。这样相对险峻的地势,相对易于防守。

那么,位于洛阳城郊的金墉城是谁建的呢?他就是曹魏第二位皇帝(实际为第三位,曹操只是没称帝而已)——魏明帝曹叡。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伐魏前线病逝,蜀汉进行战略收缩,曹魏在西线基本无忧。在此背景下,曹叡开始寻欢作乐,都水使者陈熙奉曹叡之命,在洛阳城北的七里涧河畔一处险要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小城,取名为金墉城。

曹叡修建金墉城的初衷,并非是关押高级犯人。但讽刺的是,曹叡选定的下一代曹魏皇帝曹芳,却被关进了金墉城。曹魏嘉平六年(公元254年),掌握魏国实权的大将军司马师废掉魏主曹芳,就把曹芳关进其养父曹叡修建的金墉城。

司马师的侄子——晋武帝司马炎废掉魏主曹奂建立了晋朝,曹奂同样在金墉城转了一圈。曹家建造的金墉城,成了关押曹氏宗室的监狱,曹叡地下有知,应该会哭笑不得。

不过,更为讽刺的是,司马氏把金墉城当成关押曹氏宗室的监狱,同样当成关押司马氏内部失败者的监狱。司马炎曾经打算把自己的一个亲戚关在金墉城,谁呢?就是他那宝贝儿媳——以貌丑、残忍、好色著名于史的贾南风。司马炎听说儿媳妇性情残暴,乱杀无辜,就想废掉贾南风的太子妃之位,关进金墉城喝西北风。在荀勗、冯紞等人的劝说下,司马炎才消了气。

贾南风的报复心非常强烈。公公让自己进金墉城?她就让婆婆进金墉城!司马炎的第二位皇后杨芷被废后,贾南风就把婆婆关进金墉城,饿死于此,时间是惠帝元康二年(公元292年)二月。

更讽刺的是,贾南风最终还是进了金墉城凉快。贾南风被废为庶人,赵王司马伦就把“贾庶人”关进金墉城。随后,司马伦送一杯金屑毒酒,请金墉城中的贾庶人上路。

关于金墉城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司马伦想当皇帝,就必须废掉傻皇帝司马衷,也就是贾南风的丈夫。永宁元年(公元301年)正月,司马伦废掉“何不食肉糜”的侄孙司马衷,将傻皇帝关进金墉城。由于晋惠帝的身份是“太上皇”,所以不能说是“关进”金墉城,而是“幸居”金墉城,金墉城还改名为永昌宫。

晋朝宗室的“报应”无比滑稽。等到晋惠帝恢复帝位后,下一个进金墉城啃冷窝头的,正是司马伦自己。不过,司马伦在金墉城并不孤单,他的儿子司马荂也陪老爹在金墉城阴暗的城堡里喝西北风,爷俩大眼瞪小眼。之后,只要晋朝宗室在斗争中失败的,一般都要进金墉城转一圈,级别低的还进不来。

金墉城之前关过两个皇后杨芷、贾南风,第三位关进来的皇后是晋惠帝的继后羊献容。羊献容被成都王司马颖废掉后,在金墉城关了禁闭。不过,羊献容运气不错,她活着从金墉城出来了,后来又成为前赵(或称汉赵)皇帝刘曜的皇后。西晋灭亡后,中原陷入大乱。五胡十六国时期没有王朝定都于洛阳,曾经“热闹非凡”的金墉城被“隐藏”在了历史深处。

由于洛阳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五胡十六国的混乱时期,洛阳城北的金墉城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各方势力在金墉城打来打去,不断折腾。东晋收复洛阳后,虽然不可能还都洛阳,但依然重视金墉城的军防。

晋安帝隆安(397年至401年)初年,后秦皇帝姚兴派大将姚崇进攻洛阳,因为东晋的河南太守夏侯宗之死守金墉城,秦军顿兵洛阳而无功。姚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下金墉城。南北朝时,金墉城依然成为战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隋朝末年。枭雄李密曾攻打过金墉城,也是费九牛二虎之力才拿下来。到了唐太宗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朝廷把洛阳县的县治从金墉城移到洛阳城里,金墉城终成历史陈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