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盛唐是如何因为制度的弊端而走向灭亡的

 罗宋汤的味道 2019-10-13

引言:

“均田制”本产生于北魏时期,是指将没有主人的土地按照人口分配给一些农民来耕种,在耕种一段时间后就归农民所有,死后土地再交还给国家,这一制度对于封建社会长期处于地主阶级剥削状态下的农民来说,是一件很振奋人心的事,唐朝在建立之初便延用了这一制度,这一制度在唐朝初期,可以说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民耕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缓和了建国之初的多种社会矛盾,为盛唐的开创奠定了基础,但是好景不长在唐中后期随着地主阶级对土地的兼并,均田制被严重破坏,名存实亡,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本文将分析均田制是如何催生出的“募兵制”和“节度使制度”以及这两种制度对唐朝的经济、军事、政治由盛转衰的深远影响。

浅析盛唐是如何因为制度的弊端而走向灭亡的

一、均田制催生募兵制产生

均田制无论是在唐朝前期均田制的兴起还是在唐朝中后期的没落都对募兵制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里我们从均田制兴起和没落两个角度分别来看一下:

1.均田制的兴起对募兵制产生的影响

唐朝之初,在延用了前朝了均田制的基础上,为了缓解劳动力和兵力的不足,自然也延用了府兵制的制度,府兵制是国家在每年固定的时间段对农民进行招兵,朝廷为了减小开支,要求从军的百姓必须自备从军用品,所以在当时能顺利从军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有条件的百姓家,与此同时朝廷为了减轻士兵从军的消极情绪,朝廷允许从军士兵不用交田赋,且只需要发生战争时上战场,和平时期可以在家种地,这种府兵制显然给当时的士兵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但是随着均田制的推广,加之府兵可以不用交田赋,府兵家庭的条件自然也越来越好,民富则国强,唐朝也在这样的制度下慢慢走向盛唐。

然而正是国强民富的这种好生活让从军的士兵不再积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经济繁盛,生活好转,百姓都想待在家里过安稳日子,不想再上战场,所以在面对朝廷每次征军时,老百姓要么装病,要么花钱找别人代替自己去从军。

②一些已经从军的士兵,因为唐朝初期经常远征,所以每次一打仗,士兵都会很长时间不能回家,所以士兵们的战斗情绪都很低落,不愿意冲锋陷阵。

③上层军官腐败,士兵经常被上层军官压迫剥削。

那么出现了以上两点唐朝的朝廷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浅析盛唐是如何因为制度的弊端而走向灭亡的

募兵制

此时的唐朝已经相当强盛,不再是建立之初时那样“缺钱”,口袋充足的唐王朝为了应对府兵制出现的情况,便想到了花钱解决办法,于是“募兵制”便走上了主角地位,所谓“募兵制”就是招募一些自愿从军的职业士兵参军,且大多终身从军,唐朝朝廷此时有足够的财力去招募一批职业士兵为自己卖命。

就这样“募兵制”便开始了取代“府兵制”的进程。

2.均田制的破坏没落对产生募兵制的影响

均田制的制度虽然让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却利用府兵制的弊端破坏了均田制这一制度,由于府兵制“兵农一体”的特点,导致士兵经常去参与远征必然会没有太多精力去照看自己的田地,地主阶级便利用了这一空挡,利用各种手段对土地实施兼并,使得很多士兵战争回来后无田可种,流离失所,一时间社会上产生了大量的流民,朝廷见此情景想出了招募流民为士兵的想法,无家可归的流民自然也都没得选择,只能选择从军。

均田制被破坏,进一步加速了“募兵制”取代“府兵制”的进程

二、均田制催生节度使制度的产生

均田制对节度使制度的影响不是直接的,可以说是间接的影响,真是因为均田制诱发了募兵制的产生,进而募兵制又诱发了节度使制度的产生。

虽然节度使早就有之,但是节度使作为官职享有至高权利是在唐玄宗时期,唐玄宗时期不再实行对外扩张的政策,而是坚持“守业”的原则,常年派士兵在边疆守卫疆土,不同于府兵制时期守卫边疆将领和士兵的经常调动,在唐玄宗募兵制时期,主要发生了以下几个变化:

1.设立边疆军事重镇,以此来协调防御

为了应对边疆地区游牧民族的骚扰,唐朝初期由于受到府兵制的影响,没有大量长期驻守边疆的部队,所以只能在边疆各个小镇分别驻扎少量的军队来抵御敌人的骚扰,但是到了募兵制时期,长期驻守边疆的军队人数大增,于是朝廷便开始建立建立以拥有大量集团军所在的藩镇为军事重镇,来协调附近的各方守卫士兵。

2.为了统领常年驻守的士兵,朝廷派节度使长期驻守以此协调军队作战。

由于军事重镇的建立,大量的士兵驻守边疆,自然不能再像府兵制时期那样临时抽调将领,所以朝廷任命节度使掌管重镇,并且让节度使长期驻守在边疆,因为募兵制度时期的士兵不像府兵制度时期的士兵和平时期回去种田,募兵制度下的士兵都是常年驻守的,所以必须有将领长期驻守管理这些士兵才行。

3.募兵耗资巨大,朝廷难以维系,便给了节度使招兵屯田收赋的职权

随着募兵制度的成熟,士兵的的数量变得异常庞大,据记载唐玄宗时期驻守边疆的士兵就有60万之多,可想而知军费的支出得有多少,所以朝廷索性捂紧口袋不管了,直接放权给节度使,给节度使招兵屯田和收赋的权利,从此节度使直接掌管了军事重镇的一切事物,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诸侯一样的存在,这里我们看下《新唐书》的记载“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可见当时的节度使权利之大。

浅析盛唐是如何因为制度的弊端而走向灭亡的

节度使制度的成熟,一方面使得唐朝边疆的防御力量更加强大更加灵活,另一方面节度使和士兵的长期相处以及对藩镇拥有着绝对的权利使得士兵“只知将,而不知皇”,士兵们都只听从节度使的调配,完全不受朝廷的控制,节度使的权利此时也在不断的膨胀,这也酝酿着唐朝由盛转衰的一场即将来临的祸端。

三、均田制催生的“募兵制”和“节度使制度”让唐朝陷入一场叛乱的浩劫

1.任用节度使,安禄山不断壮大

安禄山本是胡人,父亲死的早,母亲改嫁突厥人,一直跟随母亲在突厥生活,后来机缘巧合下安禄山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收为义子,便正式的踏入了军旅生涯,安禄山是个心思机敏的人,经常贿赂朝中各方官员,官员们都为他说好话。

公元742年,安禄山被任命为平卢节度使;

公元744年,安禄山被任命为范阳节度使;

公元751年,安禄山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

就这样,安禄山凭借自己的机敏,一步步得到唐玄宗的宠爱,被杨贵妃收为义子,他的儿子又娶了皇太子的女儿。

浅析盛唐是如何因为制度的弊端而走向灭亡的

安禄山跳舞取悦唐玄宗

晚年的唐玄宗已经不再是开元盛世时期那般睿智勤政,沉迷于和杨贵妃的缠绵之中,怠于政务,朝中事务都由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掌管,正因为如此官员腐败,各方矛盾越发尖锐,唐朝国力日益衰退,均田制被贵族、地主阶级破坏,加之边疆防御力量空虚,募兵制由此产生,但是国力衰退又不足以维系募兵制,进而实行节度使制度,且放权给节度使,这样一步步扩大节度使的权利,这其中坐拥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更是权利遮天,拥兵自重,然而唐玄宗却完全没有在意到朝廷的权利已经被严重分散给这些掌管重镇的节度使。

2.安禄山叛变,安史之乱爆发

拥有三镇节度使权利的安禄山不断私下招兵买马,积蓄自己的力量,受到募兵制和节度使制度的影响军队人员都只服从安禄山,心中根本没有唐朝皇帝。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假称讨伐奸贼杨国忠起兵造反,伙同史思明等人带领着15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唐朝国都直奔而来,叛军势如破竹,很快便渡过黄河,攻破陈留郡、荥阳、东都洛阳等地直逼潼关,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此时几乎整个河北区域全部落入安禄山之手,安禄山称帝国号大燕。

浅析盛唐是如何因为制度的弊端而走向灭亡的

叛乱

四、平息叛乱,唐朝由盛转衰

1.朝廷派兵平息叛乱,却被朝廷内部党争不断阻碍

称帝后的安禄山继续派兵西进,唐玄宗派大将高仙芝在陕郡抵挡叛军,但是临时拼凑的朝廷军根本抵抗不住来势汹汹的叛军,陕郡很快失守,高仙芝退至潼关坚守不出,叛军一时间却也攻破不了潼关,毕竟潼关是易守难攻之地,高仙芝凭借丰富的战争经验,想要消磨掉叛军的锐气。

虽然叛军被高仙芝暂时挡在了潼关之外,但是深受安禄山反叛的刺激,唐玄宗不敢再轻易相信将领,便派宦官边令诚前去潼关督军,监视高仙芝,边令诚本是宦官耍耍嘴皮还行,哪里懂得战事,经常对高仙芝指手画脚,遂两人心生间隙,边令诚怀恨在心,便想公报私仇,于是在回京后边向唐玄宗奏报诋毁高仙芝,被叛军冲昏头脑的唐玄宗听信了边令诚的谗言,杀了高仙芝,潼关告急。

高仙芝死后,唐玄宗已经无将可用,无奈只能让在都城养病的老将哥舒翰上阵,哥舒翰来到潼关采取和高仙芝一样坚守不出的方针,守城期间哥舒翰同样公报私仇,利用这次叛乱诋毁安思顺,使得安思顺被误杀,这一举动让平时和哥舒翰有间隙的杨国忠担心不已,于是杨国忠便进言唐玄宗让哥舒翰出潼关诛杀叛军,昏聩的唐玄宗在不知军情的情况下,下令让哥舒翰出城攻敌,哥舒翰只能听命,只是这一出城,安禄山的叛军立刻抓住机会大败哥舒翰的军队,哥舒翰投降,潼关失守。

浅析盛唐是如何因为制度的弊端而走向灭亡的

潼关失守后,敌军直逼长安,此时的唐玄宗已经是惊弓之鸟,唐玄宗不顾臣子百姓,偷偷的带着妃子、皇子和皇孙西逃入蜀,唐玄宗的这一举动让所有的大臣和百姓们都很寒心,当安禄山大军杀到长安城下时,守城将士都选择了开门投降,即便如此,还是没有逃过安禄山的杀戮之手,整个长安陷入了一片杀戮之中。

护送唐玄宗西逃的禁军在马嵬坡发动了兵变,诛杀了奸贼杨国忠,迫使杨贵妃自杀,后太子李亨和唐玄宗分道扬镳,正当叛军不可阻挡之时,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伙同随身太监李猪儿杀死,一时间安禄山叛军内部陷入了争斗,此时太子李亨在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的帮助下借此良机最终平定了安禄山叛军,收复了长安、洛阳等地。

和安禄山一起叛乱的史思明见大势已去便选择了投降,只是后来被唐肃宗猜忌又起反心,再次叛乱后杀死了安禄山之子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不曾想和安禄山一样的命运,被自己儿子史朝义所杀,不久叛军便被平定。

伴随着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的平定,由于均田制、募兵制和节度使制度诱发的安史之乱也随之终结。

2.安史之乱带来的影响使得唐朝由盛转衰

浅析盛唐是如何因为制度的弊端而走向灭亡的

①社会影响

经过安史之乱,唐朝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流民无数,一片死寂,根据《旧唐书》记载“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至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然而此时的唐王朝经过战乱国库空虚不仅没有财力去帮助百姓,反而加重税赋,使得百姓没有生路,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各地农民起义频发,唐王朝在这动乱中摇摇欲坠。

②边疆动乱,边防不稳

随着唐朝在唐玄宗时期国力的衰退,加之安史之乱的爆发将唐朝的国力拉倒了低谷,朝廷没有太多精力去维系边防,只能放弃部分边疆军事重镇,将部分边防军力内调,然而此时的边疆邻国吐蕃等日益壮大的国家对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虎视眈眈,不断侵袭,唐王朝的疆域不断缩小。

③节度使制度使得藩镇割据情况不断加重

虽然安史之乱被平息了,但是这背后的根源问题并没有解决,受到募兵制和节度使制度的影响,地方节度使权利过大,早已经不受朝廷控制,进入了“尾大不掉”的阶段,在安禄山首开藩镇割据势力之后,地方各节度使大多各存私心,私下里不断积蓄力量,形成了唐朝后期的一股股藩镇割据势力,唐王朝对这些割据势力却毫无办法,如芒在背。

经过这场动乱,大唐王朝已经无力扭转衰退的命运。

结语:均田制虽然在唐朝初期给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但是均田制的兴起和破坏催生出的募兵制和节度使制度却存在着很大的制度弊端,在初期看来是对唐朝的强盛之路有帮助的,但是统治者没有考虑到放任制度发展的弊端,没有采取均衡之策,让节度使权利越发变得不可控制,直至祸端的发生,让唐王朝的命运走向了灭亡之路,在笔者看来封建社会的特性决定了封建王朝要想长期的繁盛,就必须均衡好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尺度。

文:史努比行走历史

参考文献:

《新唐书》

《旧唐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