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数民族自治县(126-31)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南山梵境 2019-10-13

三江侗族自治县因溶江、浔江、融江贯穿县境而得名,地处桂、湘、黔三省区交界处,是通往桂、湘、黔三省区侗族地区的的南大门,是国际旅游胜地桂林旅游线路圈游客直接辐射地,区位优势明显。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县辖3个镇、12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古宜镇、斗江镇、丹洲镇、独峒乡、八江乡、林溪乡、同乐苗族乡、梅林乡、富禄苗族乡、洋溪乡、良口乡、老堡乡、高基瑶族乡、和平乡、程村乡。


三江侗族自治县成立于1952年12月3日,是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也是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126-5)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126-49)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126-75)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

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三江拥有中国保存最完好、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侗族鼓楼建筑和风雨桥建筑,包括鼓楼190座、风雨桥120座,被誉为世界“楼桥之乡”。

广西三江县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程阳桥、马胖鼓楼、岜团桥、三王宫。琵琶歌、芦笙舞、多耶和萨岁、款文化等侗族传统文化蜚声海内外。侗族“百家宴”、“多耶”、“月也”习俗最有趣味,代代相传。

三江县基本形成集民族风情、山水风光、文物古迹、生态环境、节庆和奇石文化于一体的“东、西、南、北、中”旅游格局。东部有高基乡大明滩漂流、龙潭瀑布,西部有和里三王宫,老堡乡三江口风光,良口乡千年古榕,梅林乡民俗文化风情;南部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生态古迹丹洲岛,生态景区石门冲;北部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阳永济桥、岜团桥、马胖鼓楼,柳州“十大美丽乡村”高友侗寨和高定侗寨,高山天湖大塘坳,侗族生态博物馆;

中部县城有世界最长的三江风雨桥,吉尼斯之最中国侗城,侗乡第一鼓楼三江鼓楼,世界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侗族历史文化碑廊,侗族特色一条街月亮街,中国观赏石荟萃之地三江奇石城,少数民族佛教宝地福禄寺,三江民族特色休闲庆典之所多耶广场、侗乡“美食街”油茶街、斗牛场等价值品味极高闻名中外的著名旅游景点。

三江县坚持按照“两茶一木、种稻养鱼”的农业发展思路,通过打造独具“茶”特色的休闲农业观光旅游景点和现代茶产业示范基地,让到三江的游客除了观赏侗族民俗、风情,还可尽情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乐趣,深切感受侗族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三江鼓楼······侗乡第一楼

三江县的地标建筑三江鼓楼位于月亮街与侗乡大道之间的高岗之上,月亮街是浔江岸边的第一个台阶,鼓楼以及鼓楼前方的广场是高于月亮街三十来米的第二个台阶。这个鼓楼是2002年由当地著名的侗族民间工匠杨似玉为首的民间楼桥师傅队伍建造而成,已经是当地绝无仅有的地标性旅游目的地。

三江鼓楼高42.6米,共有60根柱头着地,占地面积600平方米。鼓楼共有27层瓦檐,除楼顶两层外,其余25层瓦面等距收分,层层紧缩,使楼面呈现一个带有弧线的金字塔形,显得端庄平稳。每层檐角轻盈起翘,给人的感觉好像是美丽孔雀的尾羽一样飘然。细小局部的曲线飘忽与整体庞大楼身形成反差极大的对比,让人不禁感叹侗族工匠的鬼斧神工。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和灵魂,三江鼓楼是侗乡第一楼,也是世界范围内此类建筑的老大。一般情况下,鼓楼是侗族村寨里最高大的建筑,自古以来就是村寨里祭祀、议事、集会、迎宾、庆典、歌舞、娱乐的唯一场所,在侗族聚集区起到的是人民大会堂的功能。

三江风雨桥

三江风雨桥位于三江县城浔江河上,钢筋水泥混泥土桥墩,侗族特色木构建筑,技艺精湛,规模宏大,甚称世界之最,由民间著名侗族木工巨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似玉及七个建筑工程队150多人承接,长368米,宽16米,最高处达18米,有7个桥亭,始建于2009年9月,于2010年12月底竣工。

侗乡鸟巢

侗乡鸟巢,相似于北京奥运鸟巢,但主体属大型木构建筑,另有一番侗味。场馆呈圆形,直径88米,高29米,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三楼建有66个侗族民风民俗展厅。“侗乡鸟巢”坐落于中国侗城内,以它独特的风格向世人诠释着侗族建筑文化的精髓所在。它不仅具有华美的外观,复长廊式、楼阁式、密檐式等整体完美和谐的艺术特色融入其中,被建筑学家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最新成果”,2010年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基尼斯之最。

《坐妹》是三江县中国侗城与湘、黔、桂三省(区)侗族地区联合打造的侗族大型风情实景演出,是中国侗城景区的灵魂之作。演出采用演员与观众互动的方式,借助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侗乡鸟巢”舞台优势和现代高科技手段,通过侗族文化元素无穷的舞台变化,反映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淋漓尽致地全景再现集侗族婚恋、劳作、歌舞、民风民俗等文化元素于一身的“行歌坐夜” ,体现最真最纯最原生态的侗族风情。

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

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是一座以县城侗族博物馆为中心,以独峒乡苗江河沿岸的10座侗寨为辐射面,集侗族寨门、风雨桥、鼓楼、民风民俗、民间艺术、与田园风光为一体,采用了“馆村结合、村馆互动”的全方位展示方式,属民族生态博物馆中的创新模式。参与其中的10座侗寨分别为:座龙寨、八协寨、守昌寨、平流寨、华练寨、岜团寨、独峒寨、林略寨、高定寨和干冲寨。

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由侗族博物馆、多嘎鼓楼、多嘎广场、三江大礼堂、三江宾馆等景点组成。其中,三江侗族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侗族博物馆,陈列有东汉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民俗文物1000余件。

三江是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服饰如花一般绚丽绽放。即便同一个民族,不同乡镇,服饰就会有所不同;或是同一个地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服饰也各有款式;还有不同季节服饰也不同。

三江侗族服饰

侗族服饰造型美观大方,形式多样,通过点、线、面的不同移位,形成了右衽衣、对襟衣、交襟衣、左衽衣等上装,而下装有短裙、中长裙、百褶裙、筒裙、宽裆窄筒裤、宽裆宽筒裤、长筒裤、短筒裤等类型。

在三江县,侗族服饰又有“老侗”和“绞侗”两大服饰支系,它们的主色调均是黑色和蓝色,制作过程也大同小异,但造型、饰物却各有千秋。 

三江苗族服饰

苗族男子头缠布帕,身穿对襟衣。夏天穿白色便装,下身穿大管长便裤,脚穿布鞋或草鞋。妇女服装有便装和盛装。上穿无袖短衣,下穿百褶短裙,外罩有裙片。短裙过膝盖,脚裹绑腿。

冬装上衣右开襟无领略短。便装衣裙不绣花,一般染成藏青色或紫兰色,只以绿色镶边,朴素耐用。

三江瑶族服饰

瑶族妇女服装,上穿无领短花衣,胸前围有花蔸,腰系花带;下着紫青色长裙,膝下裹素色绑腿,多穿草鞋。高基一带的妇女穿上花衣后,另加刺绣的腹裙,以银制裙链围系。下着长裤。

颜色以兰、黑2色为主。良冲、孟龙、白文一带瑶族妇女喜穿长裙至膝下,开襟短衣铜扣,以长发盘于头顶,插上银簪、银串珠之类的装饰物。

三江六甲人服饰

在三江县境内,除了侗、壮、苗、瑶等少数民族外,六甲人是一支特殊的族群,他们属于汉族的一个支系,但却有自己鲜明的族群特征:有自成一体的语言“六甲话”,有“侯家节”、“荣家节”等六甲人的节日,有“大声歌”、“小声歌”等六甲歌和曲调。

“六甲人”主要分布于广西北部三江和相邻的贵州榕江等县,虽然是属汉族的一支系,但“六甲话”和六甲人的生活习俗与当地的汉族族群有很大的差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六甲人创造了丰富多彩而独特的族群文化。 

三江六甲人居住比较集中,村寨多设在县内中部低平地带,以古宜大寨为中心,沿浔江两岸、北自八江河、林溪河下游起,东到斗江,西至佳林、大树,南至融江、浔江汇合处老堡。

三江六甲人有着特殊的文化,他们的灶、火、火塘文化及禁忌与社会生活和信仰有着很大的关联。六甲人有着不同于当地其他民族及汉族的其他亚群体的文化,但一些习俗还是与汉族的主体有着较大的相似性,如过着汉族所认同的节日:端午节、中秋节、灶王节等。

六甲人这一称呼的来源,大多数人认同源于清朝时六甲的划分:古宜、曹荣、程村、黄土、文村、寨准;但现在这六甲已被重新划分成古宜镇、周坪乡、程村乡等。

三江侗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乡

富禄苗族乡

同乐苗族乡

高基瑶族乡

富禄苗族乡

富禄苗族乡位于三江县西部,距县城约64公里的榕江河畔,地处黔桂两省(区)四县九乡镇交界处,东连本县洋溪乡,南接融水县大年乡、拱洞乡,西靠本县梅林乡和贵州省从江县西山镇、贯洞镇,北邻贵州省从江县庆云乡、黎平县龙额乡、地坪乡,321国道贯穿境内。乡政府所在地富禄街是周边九个乡镇的集贸中心。

富禄苗族乡成立于1984年10月4日,富禄乡的苗族是苗族的一个支系,俗称“老苗”,苗语是“母佬”。主要姓氏有滚、贾、代、杨、廖、潘、白、王、吴、陈、覃等。

富禄苗族乡境内的苗族分布于溶江河流域两边山上的八个苗族村,溶江北岸的纯德、归述、岑洞村与南岸的龙奋、大顺、仁里、岑牙、培进村。

富禄乡侗族的分布在纯德村、归述村、匡里村、富禄村、高岩村、岑旁村、高安村等5个侗族行政村和2个侗、苗杂居行政村。

甲圩是富禄乡唯一的壮族村,韦姓和何姓居多,其余是李、陆、杨姓。

同乐苗族乡

坐落在苗江河畔上的同乐苗族乡,地处桂北山区,位于三江县西部,距县城古宜镇45公里,东与良口乡接壤,西与贵州省雷洞乡、龙额乡毗邻,北连独峒乡。

同乐苗族乡打造同乐优质茶油、同乐野生葡萄、同乐侗绣旅游工艺品等特色农业产业品牌,同乐苗族乡以三江传福侗绣有限责任公司为平台,围绕“公司+农户+人才”运行模式,建立对外销售网络,拓宽刺绣产品市场,传统侗族刺绣手工艺品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高基瑶族乡

高基瑶族乡位于三江县东南部,东连龙胜县三门镇,南邻融安县板榄镇,北面和西面与本县斗江镇及和平乡相邻。高基瑶族乡资源丰富,有南竹3.5万亩,年产毛竹35万根;有松杉经济林面积8.3万亩;罗汉果种植面积达3500亩,年产罗汉果150万个。

龙塘原始森林是全县自今保存最为完整的面积最大的平分秋色野生动植物生长原始森林区,也是全区独一仅有的一级风景旅游区。乡内还有保护较为完好近百年的篦梳地主庄园。

2017年12月18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高基瑶族乡高基村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巾帼助力·产业脱贫”竹编技能培训,让当地50余名竹编爱好者学习竹编全套技术。该乡依托丰富的竹产业资源加大相关技能培训力度,拉长竹产业链条,使当地妇女足不出村便可增收致富。


三江侗族自治县非遗

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蕴藏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民族精神,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生活性。三江首家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平岩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有:梅林乡侗族大歌传承基地,富禄乡侗族花炮节传承基地,良口乡侗戏传承基地、林溪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基地、同乐侗族刺绣传承基地、独峒侗族农民画传承基地、林溪乡侗族百家宴传承基地、独峒乡侗款传承基地 。

三江侗族自治县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大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大歌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侗戏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刺绣

侗族百家宴

三江农民画

侗族打油茶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一种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是属于民间创作的复调音乐,可分为鼓楼大歌、男声大歌、女声大歌、叙事大歌、童声大歌、混声大歌、戏曲大歌等等,其曲调悠扬,旋律优雅,声韵浪漫独特,在国际上被专家喻为“天籁之音”,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安村覃乃号是侗族大歌的传承人之一,富禄中心校把侗族大歌列为学校校本教材,学校已为传承基地。

侗戏

侗族的戏台为干栏式的吊脚木楼,分上下两层。下层悬空四根支柱只安枋,不装木板,上层用于演出,又分前后两个部分,前台部分供演出用,三面装有木板,两边摆有板凳供乐队和戏师提台词,舞台两侧设有门,供演员上下台,台后为演员化妆和休息的地方,戏台建造别致美观,与鼓楼互相呼应,起到美化侗族村寨的作用。

富禄乡现在保存戏台地方有富禄居委会、富禄村富禄侗寨、富禄村岑广屯、富禄村岑胖屯、高安村下寨屯、高安村上寨屯、高安村鸟寨屯、岑旁村、高岩村、匡里村匡里屯、匡里村亲旗屯、匡里村荣阳屯、匡里村浪泡屯等12座戏台。

侗绣 

侗族刺绣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集纺织、印染、剪纸、刺绣于一体的传统工艺,曾经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礼品馈赠重要嘉宾,并在上海世博会展示,侗族刺绣产品远销英国。

侗绣属于刺绣一种,即侗族刺绣,是侗族人民用一针一线在侗布上刺出来的。侗绣风格独特,自然、朴素、大方,以三龙侗绣为代表,独具民族特色,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侗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 

2017年12月7日,在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五次会议召开之际,“传承匠心·百年绣梦”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英国行活动在英国伦敦南岸艺术中心举行,韦清花作为广西唯一的侗族绣娘全程参与。

活动展示了“中国创意、全球设计”的近百件手工艺术品和40套手工刺绣服装,并着力通过政府支持、社会企业参与、以时尚产业的特有活力推动的“订单式帮扶”模式,为中国传统手工艺者提供就业脱贫机会,推进中英传统手工艺与时尚设计的深度融合。

同乐村平溪屯的三江侗绣博物馆,一楼陈列有纺纱机、绞纱机、排纱机等侗绣用具;二楼主要展示有背带盖、衣服、头巾、帽子等侗绣作品。在玻璃展柜内,还有镶嵌着侗绣的白铜耳环、手镯、挂坠等饰品。 

博物馆2014年3月,正式开馆迎客。作为覃家的儿媳,韦清花说,她和大嫂杨甜应该算第三代侗绣传人。第一代是太奶奶覃奶永,第二代是奶奶覃奶时清。2008年时,覃奶时清获得三江县“十佳民间艺人”称号;2009年6月,杨甜获得“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15年12月,韦清花也获得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侗绣博物馆侗绣“非遗”传承人韦清花的90后女儿覃桂珍是大学毕业生,辞掉了公司的财务工作,致力于侗绣的传承与销售,办起了电商绣坊,为村里的绣娘们搭起销售平台。

同乐乡近年来以“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通过网络销售与实体店产品展销等销售渠道,年均销售侗绣产品两万件以上。

侯芳妮,广西三江县古宜镇人,几年来持续研究侗族刺绣融合苏绣,蜀绣,湘绣,粤绣等各种刺绣技艺,以丰富侗绣传统刺绣的技术针法,在侗族刺绣十几种针法的基础上又融进了50-60种针法,大大丰富了侗族刺绣的技术针法。刺绣作品《童年》《秋果卫士》《小猫咪》系列获三江县非物质遗产第二届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大赛获一等奖等。

韦凤仙,同乐苗族乡人。从十岁开始学习侗族刺绣,传承谱系第五代,几十年来从不间断过侗族刺绣,几十年来经常自费开办女童、侗族刺绣培训班,2013年和2015年把侗族刺绣、剪纸引进校园,在社会和学校共培训人数2千多人。2017年2月28日把自己设计的侗族刺绣银饰挂件参加第52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荣获了2017“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

六甲山歌

六甲山歌是六甲人用六甲语音演唱的一个歌种,在三江汉族的文学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被列入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2月三江县两支汉族六甲歌队与侗族大歌队一同前往南宁,参加广西“2012畅享民歌”大赛。这也是已入选柳州市级“非遗”项目的“六甲歌”首次走出三江,参加自治区级的民歌赛事。目前已被列为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三江农民画

罗耘,中共党员,斗江镇国土所基层干部,1995年开始学习农民画,绘画《侗妹爱花》获得首届全国农民画展的优秀奖,代表作品有《红花妹崽》《去赶集》《创和谐》《琵琶歌唱和谐》,获2015年央视7台电视艺术节“十佳”农民画家等荣誉。 

马国斌,广西三江人,号墨心、壮族。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著名钢笔画艺术家、中国侗乡钢笔画第一人、中国风雨桥钢笔画传承人、连续全国四届钢笔画大赛全国奖获得者。

覃启芬,男、70岁。非常努力把所学的书法绘画技能融合到设计当中去,在木结构方面有创新的设计,在技能、技艺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艺。工艺品方面有程阳风雨桥、鼓楼、吊脚楼等,制作的竹艺品也得到很多游客的欢迎。

 吴凡宇,三江县独峒镇人,结合三江侗族农民画发展现状,积极配合文化部门做好三江农民画产业发展,尝试通过把三江侗族农民画与陶瓷文化相结合,如餐具、茶具、花瓶等,形成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吊脚楼是一种木质的屋子,不用铁钉的民族建筑,屋子底部有些使用石头和加固,屋顶是复古式的灰瓦。主体结构是木棍和木板搭建,通过传统手工榫卯环环相扣,却也能经历风雨,成为侗家人的温暖小窝。

2006年,“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似玉和自治区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求诗都是平岩村人。市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就坐落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似玉的家中。

 杨似玉,出生在林溪镇木匠世家,从小接受父亲杨善仁的匠工熏陶,16岁时,正式受父传艺,从此,就跟随父亲走村串寨,开始了人生中的木匠生涯。杨似玉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既继承了古老传统,而且吸取了兄弟民族先进的技艺,通过传承和发展,创立了自己别具一格的侗族木建筑工艺体系。在木构建筑建设中不断改造其内部空间的布局和外立面的造型,将侗族鼓楼建筑造型和工艺融于风雨桥的建造之中,在保持传统建筑上有所创新,为侗族木构建筑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形成了具有侗族特色的楼桥文化。

杨玉吉,出生于林溪镇木匠世家,杨玉吉在建造的侗族风雨桥、鼓楼具有结构性和地域性造型风格。在保持传统建筑上有所创新,为侗族木构建筑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设计制作风雨桥鼓楼模型1000余个,各地博物馆均收藏有杨玉吉的作品。他建造的木建筑都具有较高的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民族文化价值。

杨云青,三江县林溪镇平岩村岩寨屯农民。三江境内代表作品有:产口鼓楼、仁塘戏台、独峒大塘坳木楼,村寨所建木楼不计其数,三江境内鼓楼全部都有参与建造。2015年,杨云青入选三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制结构传承人。 


吴送军,荣获柳州市十佳民间艺人、首届“三江工匠”等荣誉称号。他用二十年的坚持,由一名普通工匠成为传承人,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创造了喜人的业绩。吴送军出生于三江县林溪镇的一个工匠世家。在耳濡目染中,吴送军从小就喜欢木制构造技艺,之后成为木匠。

1993年,吴送军开始向哥哥吴国清学习模型制作。从2002年开始,吴送军专门研究模型制作。2008年,吴送军作品《马胖鼓楼》《风雨桥》应邀参加北京奥运会中国农民艺术展。

吴承惠,侗族木结构掌墨师,对木构建筑非常热爱。2010年参加三江风雨桥建设,出任掌墨师;2016年参加龙吉风雨桥建设,并出任掌墨师;2016年参加侗族木构大赛获得一等奖;2016年获得柳州市非物质遗产项目传承人称号;2016年参加深圳大望村教育基地,县中传承基地,龙安大门,高露井亭,独峒镇政府大门等建设。

吴云彰,三江县林溪镇人,熟练掌握各种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吊脚楼,鼓楼,风雨桥,寨门,休闲长廊等),对建筑物的各种跨度、不同的重量和不用的木质所用担、挑、顶、吊等技巧和方法有独到的见解,以保证建筑物的平衡与抗弯。能够自己设计,预算及手工绘图。有优化相关设计图纸的能力,并且能够根据图纸或图片制作出精美的结构模型或工艺模型。

杨光胜,三江县林溪镇大田村,16岁开始随父学艺(杨通明)侗族木质结构建筑,2016年承接柳州市沙塘镇兰亭林叙木结构观景楼;2017年承接湖南省通道县牙屯堡镇枫香侗锦发源地木结构大门。

簸箕‘侗画’

侗族农民画简称“侗画”,源于唐代的“侗彩绘”,已于2013年列入广西区级非遗名录。最初,侗乡农民以折木为笔,用锅墨、蓝靛等做颜料,把自己真实的生存状态和原始浪漫的审美情趣戏画在墙壁、纸张或侗布上。

 “现在我们根据我侗族他有的民族风俗扩展了系列簸箕‘侗画’,在婚嫁礼俗方面,将侗族男女的坐妹相识、相恋、嫁娶的场景都一一呈现到簸箕‘侗画’上。以后我们要不断挖掘侗族的民族文化,并通过这个形式,让我们的非遗文化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竹韵香溪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有限公司杨梅香说。近年来,为了创新发展我们的农民画,不仅呈现到簸箕上,还有侗族日常的厨具中;更是结合我县的旅游产业,将“侗画”融入到民族工艺品种去,以创新的形式传承和保护侗族“非遗”文化。

器乐制作

吴大伟,从小爱好文艺,还经常和侗族民间艺人交流,使自己的技法不断提高,掌握乐器高低音制作方法和吹奏。进些年经常邀到周边村、镇及三省交界处的湖南、贵州、广西等侗族举行各种歌会,多种侗族乐器表演器乐展示荣获很多奖品,在2013年参加三省器乐展示荣获一等奖,在2015年三省侗族四大器乐制作吹奏二等奖,2016年参加湖南通道县侗族文化村皇都侗笛独奏最佳奖。2016年参加中国文化遗产日梧州园博园器乐展示优秀奖等等。并在本村自己家里开设器乐制作室开设传承创新服务奉献各种乐器培训班传承基地。 

银饰制作

吴共能,高中毕业后开始从事银饰加工工作。1992年开始在古宜发展,2005年在古宜开始固定加工厂。目前有许多作品被程阳景区、冠洞景区以及高支村等地保存,曾在三江县60周年大庆《中国侗族在三江》专题播放工艺展和柳州公共频道《大美广西》播放银饰作品。吴共能长期制作头饰、项圈、手镯等饰品,专供妇女日常打扮、舞台表演使用以及游客收藏,为三江民间艺术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得到了顾客以及游客的好评。 

侗服装饰品

吴清树,三江县良口乡人,喜欢制作手工精制儿童、成人珍珠花帽。在乡镇表演活动中,手工珍珠花作品常用与活动表演装饰、极具观赏性;手工由一代传承一代,自己的手艺也由父辈相传,全村侗服装饰品基本都经过本人之手,更有其他乡镇登门订购。

根雕

杨贤义,三江县和平乡清江村人,他亲手制作多种雕刻工具,凭着不懈的坚持,把自己弄来的树根,经过精心雕琢、修饰、打磨抛光、喷漆等一系列程序后,加工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根雕艺术作品,在当地村民中传为佳话。

在他看来,雕刻—件作品,—定要有悟性,带着飞禽走兽、人物花草的形象去对待树根,待脑子里有了灵感,整修时要先修出大体轮廓,然后细细雕琢,—个个毫无生命力的树根藤根在他的刻刀下被赋予灵性。 


侗族婚礼 

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婚礼一般在春节期间举行。“回门”即送新娘回娘家,送新娘回娘家时新郎不得随行,而由新郎家的兄弟姐妹和亲朋好友挑着彩礼,组成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送亲的队伍越长,表示新郎家的家业越兴旺。晚上,送亲队伍中的未婚青年和新娘寨子上的未婚青年通常会聚在一起聊天,寻找意中人,谓之为“坐夜”。

侗族花炮节

朱明先,三江县富禄苗族乡人,侗族花炮节市级非遗传承人,朱明先的“花炮情结”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文革后恢复的首届“三月三”花炮节中,他率队参赛并抢得了头炮。多年来一直纯手工制作“三月三”民族传统体育花炮台。

花炮台是侗族花炮节的吉祥物,以宫殿、庙宇、鼓楼等特色建筑为模型,镶嵌葫芦、金山银山、金童玉女等元素,经纯手工精美装饰而成。 

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节日

在三江,除了与全国人民共同的春节外,不同的民族还有自己的“年”。比如侗年、苗年、瑶年等。三江县民族节日还有:正月十五斗牛节、三月初三花炮节、八月十五赶坡会、九月初九新禾节以及十一月二十二日的冬节等。还有赛芦笙、踩歌堂、抬“官人”、“多耶”、行歌坐夜、“月堆瓦”、“不落夫家”、“偷亲”(偷婚)、“送买转“(送新娘回门)、“勾亲”、程阳八寨集体婚礼、拦路歌等习俗。

中国农民丰收节 

9月23日,三江侗族自治县举办的2019年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庆丰收·促脱贫”活动在多耶广场举行。中国农民丰收节展销会上,75个贫困村,29个企业拿出上百种农产品参展,种类丰富的农产品质优价廉,吸引众多群众到会参展。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

2019年9月23日晚,三江侗族自治县举办“同心共筑中国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 周年文艺晚会,以歌舞、三句半、情景舞蹈诗、侗族大歌等多彩节目,尽展侗乡政协多姿风采,为侗乡百姓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

芦笙踩堂节

富禄乡大顺、仁里、岑牙、培进等村有芦笙踩堂节,大顺村芦笙踩堂节历史悠久,是黔、桂两省(区)从江、融水、三江县接边地区20多个苗族村寨连线的芦笙踩堂活动,最后于每年腊月十六日到大顺村结束,热闹非凡。

拉鼓节

富禄岑牙村的“拉古节”当地苗族最大的盛会,十三年举办一次,每次“拉鼓节”方圆几十里外的侗族、苗族、汉族等都来此聚集,盛况空前,耗会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1953年11月举办的是最后一次,至今只有在“三月三”花炮节看到岑牙“拉鼓”原型了。

入堂节

正月初七,是富禄乡岑旁村最为热闹的节日,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高安多耶节

高安是富禄乡歌师最多的地方,也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之一。因此,有不少的外地歌师想到高安来比个高低。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八月十五是高安“多耶”最热闹的节日。富禄三月三,是三江的侗民族传统花炮节,历史悠久,生命力强。

 “赶贼节” 

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唐朝村是个侗族风情非常浓厚的村寨,地处三江县的北部,与贵州、湖南省交界。全村居住着杨、吴、龙、阳、夏、汤六个姓的侗族民众。每逢中国传统佳节大年初一,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唐朝村的侗族民众,便聚在一起举行独特的传统避邪节——“赶贼节”活动。

“赶贼节”是三江县唐朝村独有的传统节日,是一九五二年起每年大年初一都必须举行的节日活动。“赶贼节”源自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唐朝村解放前,由于山高林密,经常受到山贼的骚扰,解放后,为了避邪,同时也为了教育子孙后代不要做伤害他人的事,寄语来年岁岁平安。

红薯粉节和草龙节

2017年2月8日三江县和平乡红薯粉节和草龙节如期拉开序幕,虽然今天是春节以来温度最低的一天,但是,活动现场依然热情高涨,丝毫没有收到影响。

本届红薯粉节和草龙节,除了能欣赏到精彩纷呈的表演,和平街边小摊上的土特产更是琳琅满目。有和平乡自制的糍粑、薯粉、红薯、土鸡蛋、百香果、黑木耳等小吃和农副产品。

“春社节”(碰蛋节)

每年立春的第五个戊日,便是侗家的“社日节”又称“春社节”,在侗家很受重视。其实不只是侗族村寨过这个节,在三江,春社,算是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有的村寨会宴请宾客,从春社前一天就开始吃大餐,直到第三天。有的则邀请邻村开展芦笙踩堂比赛,喝糖粥等等。

而在梅林乡梅林村,这个节过得有点特别,春社节这一天叫过“碰蛋节”,听着都觉得好逗啊,碰蛋节怎么个过法呢? 

碰蛋节里的蛋,必须是红色的(用花红粉染成红色),而且还必须用蛋袋装好,才算完整。碰蛋节这一天,每家都会准备有上百个这样的彩蛋。因此,为了过好这个节,人们基本都是半个月前就开始织蛋袋。而孩子们更是盼望这一天的到来。 

碰蛋节这一天,除了要准备好彩蛋外,还要早早的蒸好五色糯米饭。孩子们一大早起来,洗漱完毕后,父母便会将准备好的彩蛋挂满孩子的脖子,然后抓上一把糯米饭,便开始出门“碰蛋”去了。

作为父母的,这个节除了为自家孩子准备好彩蛋,同时还要为邻家孩子也准备一份,给自家孩子挂完蛋后,就会给隔壁邻居家孩子也送去彩蛋,另外凡是到家里玩的孩子也一律会送给他们彩蛋。

二月初二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三江侗族有不少地方都制作艾粑过节,独峒乡座龙寨过二月初二时,却不包艾粑,而是家家户户都要捶糯米糍粑,称过二月初二节之后新年开始,各自即将投入繁忙的一年生产,所以这一天,四面八方的客人都定期汇集来到这里欢聚畅饮,笑迎新年行好运,有好收成。节后客人离去时,主人常常要给客人送上三块约有半斤重的糍粑和半斤煮熟的猪肉,绝不让客人空手而归。 

梅林侗族大歌节

梅林“二月二”侗族大歌节是梅林民间传统佳节,始于清朝乾隆丙辰年,即1736年首届举行,至今已有281年历史。 

2017年2月27日梅林第129届侗族大歌节激情上演,热情的拦路迎宾、浩荡的送新生儿回门、热闹的黑猪盛宴、神秘的祭萨、闹腾的抬官人游行、荡气回肠的侗族大歌、呢喃的行歌坐夜……让河畔上那个宁静的梅林村持续欢腾两天两夜。

在广西,侗族大歌主要流传于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梅林、富禄、洋溪等沿榕江一带的侗寨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侗寨。而梅林乡又是侗族大歌传承最好、传唱最广的乡镇之一,因此,梅林乡2002年荣获广西“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8年又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庙会节

2017年3月2日,农历二月初五,良口乡和里三王宫举办一年一度的传统庙会节,当天群众以传统祭祀、侗戏、桂剧、多耶及民俗歌舞表演等多彩节目演绎千年夜郎文化,欢庆佳节,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赏体验。 

春茶节

2017年3月3日,三江县春茶节暨“精准脱贫·巾帼建功”百名茶娘采茶擂台赛在八江镇布央村仙人山茶场举行。比赛现场,春光明媚,欢声笑语,竞赛和快乐齐飞。

斗牛文化节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平流村华练屯,观赏以“百年培风桥华练金秋斗牛文化节,当天,组织开展活动形式多样,异彩纷呈。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平流村华练屯是名扬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的传统斗牛活动的发源地,在这里每年的中秋节(农历八月十六日),都会由当地村民自发组织开展传统的斗牛大赛,都会不约而同云集三省交界上万名侗族同胞欢聚这里一起观看斗牛比赛,之后当地群众将会盛情邀请宾客好友入户举杯畅饮,进村踏歌起舞唱侗戏、多耶、行歌坐妹等。

三月三花炮节

2017年3月30日,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在都柳江河畔举办第133届传统花炮节,以抢花炮、抬官人、龙狮表演、民族歌舞等多彩节目欢庆“三月三”。

侗族花炮节是侗族独具民族特色的一项文化体育盛事,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被称为“东方的橄榄球”,并于2008年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抢花炮比赛分三炮,头炮寓意人丁兴旺;二炮寓意财源茂盛;三炮寓意事业进步。每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面用红绿绸布包扎置于炮口,点燃后铁环飞向高空,待其坠落时,参赛队员们蜂拥抢夺,抢到铁环并最先到达裁判台前者为胜。


“同顾”芦笙大歌节

2017年9月28日,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新民村举办五年一度的“同顾”芦笙大歌节,来自黔桂的十余支芦笙大歌队齐聚都柳江河畔,以侗族大歌、芦笙赛、多耶舞等多彩非遗盛宴欢度传统文化节!


“同顾”节俗称“腊弄”,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于农历九月初九举办,因侗家不计闰月,如遇九月前闰月则提前一月举办,是当地传承侗族大歌非遗文化和促进黔桂少数民族地区团结和谐的重要节日。

首届高山稻鱼节

2017年11月4日,良口乡和里村盘龙种稻养鱼基地热闹非凡,村民们正热火朝天举办首届高山稻鱼节,庆祝稻鱼鱼稻大丰收。活动现场有芦笙舞表演、烤鱼活动、抓鱼比赛、百家宴等,前来体验的游客与村民们一起互动游玩,非常热闹。

侗族多耶节

2018年11月6日, 第十五届中国侗族多耶节暨第七届桂湘原生态民族风情节开幕式在多耶广场盛大举行。

第四届侗族多耶大赛

2017年11月11日,三江侗族自治县第四届侗族多耶大赛决赛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举行,由全县各个乡镇选拔上来的22支队伍晋级决赛,各队伍同台竞技,唱响侗乡最悦耳侗族大歌,共同为中外游客打造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展示多彩民族文化。

本届侗族大歌比赛在全县范围内举行海选比赛,分四站以片区预赛选拔的形式选拔,经过八江镇、良口乡、林溪镇、县城四个片区41支队伍激烈角逐,12支歌队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瑶年

2017年11月15日农历九月二十七,是三江县高基乡瑶族同胞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瑶年。当天,当地瑶族同胞以打糍粑、芦笙踩堂等丰富多彩的节目,欢度传统瑶年,喜庆丰年。

瑶年是高基瑶族乡篦梳村瑶族同胞一年一度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全村的集体佳宴,每到瑶过瑶年,村里的人们便会提前好几天做各种准备,除了丰盛的宴会,还有民族文化表演,还会制作代表丰收的糍粑等。

第二届“盘王节”

三江县斗江镇高坡屯12月3日举行第二届“盘王节”,农历十月十六日(12月3日)斗江镇东坪村高坡屯瑶家男女老少都穿上五彩缤纷的节日盛装,倾巢而出,尽情娱乐。

太阳刚上山,瑶民抬着盘王、盘母和各唐姓祖先雕像,攀着竹幡,吹着牛角、敲着锣鼓、跳着长竹、舞着铃铛、宝剑,在先生公的率领下,浩浩荡荡,游遍山寨大街小巷。山寨铳炮轰鸣、牛角长啸、鼓乐喧天歌声起伏,热闹非凡。

第四届“六甲文化节”

12月22日,程村乡在头坪村举办第四届“六甲文化节”活动,以六甲歌赛、六甲歌擂台赛、制作糍粑赛、优秀文艺节目表演等民俗活动,让群众享受到了一场视听盛宴。

程村乡大力举办六甲文化节,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自豪感,传承和发展了六甲文化,推进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引导群众共创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

侗年 

三江县“过侗年”活动于2017年12月23日(农历十一月初六)至12月24日(农历十一月初七)举行。2017年12月23日,三江侗族自治县在古宜镇多耶广场举办“过侗年·迎元旦”百家宴活动。当地群众以侗族歌舞、旗袍秀及百家宴等形式欢度侗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体验。

三江侗族自治县大力发展原生态民俗风情旅游产业,通过“周周过小节,月月过大节”等模式,让侗乡百姓捧上旅游脱贫的“金饭碗”。

在侗族民间,每年冬至前后,天气渐冷,侗族同胞会选择一个日子,各家各户杀猪宰羊,邀约亲戚朋友和杂聚而居的其他民族兄弟姐妹,一起庆祝丰收,祈福来年。在节日前一天,家家户户备足豆腐和鱼虾,当晚用酸水煮熟,经一夜冷却成“冻菜”,节日当天便以“吃冻”为主,所以这一节日又叫“吃冬”。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于2011年5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江侗族自治县特产和美食

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总面积达17.5万亩;新种优质油茶4750亩,油茶总面积达61.7万亩;建成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2000亩,完成种稻养鱼建设7.66万亩。

“三江茶”被国家质监总局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三江先后被中国茶叶学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三江春”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2016年-2018年度推荐公共品牌。


三江先后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茶油之乡”和确定为国家级茶油产业发展试点县,三江县境内孟江流域出产的三江油茶籽以其优良的品质,成为柳州市惟一入选中国油茶优良种源、广西农业名特优品种(油茶)资源。2017年1月,三江茶油通过专家组评审,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三江县茶叶产量和油茶籽产量增加迅猛,主要分布在八江镇、同乐乡、独峒镇、林溪镇、良口乡等,较好地帮助贫困人口立足当地资源,实现了就地脱贫,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三江县同乐苗族乡归亚村、洋溪乡高露村、老堡乡古这村以及丹洲镇丹洲村等地都发现了不少古茶树。这些没有经过砍伐的古茶树有近400株,当地老人介绍,这些茶树树龄都在百年以上,甚至有数百年。现在,三江县已对古茶树进行原地保护和选育,将对全县古茶树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并建设原生态茶保护示范基地,对优异品种以扦插方式进行推广。

“百家宴”

关于百家宴不难理解,就是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吃饭,和我们熟知的其他少数民族的长桌宴如出一辙。百家宴是侗家人对宾客最高礼节,他们会唱起祝酒歌迎接远方的客人。在一些活动期间,侗族人家也会自发组织百家宴,寨子里人在鼓楼前空坪处摆开长桌。当地流传着,吃百家饭,联白家之心,驱百种邪,成百祥事。百家宴更是和谐与文化的象征,是宾客与侗族人家最好的的沟通交流方式,没有之一。

侗家三宝

其实就是猪肉、鸭肉和鱼肉腌制的咸货,据说至少要腌制一年以上才开封,最好的是腌制两三年,更有腌制长达三十年的鱼称之为“木乃鱼”。个人觉得时间太短的,太咸,并不算侗家独有特色,类似于熏腊肉在湖南,四川,云贵等地都可见,不足奇怪,这个侗家三宝短时间开封的不推荐。


只有时间长的,才会有酸的特质,那才是正宗的侗家三宝。侗家酸鱼的制作是将鱼洗干净,用盐和玉米粉等佐料涂抹后,放入坛子里覆盖上厚厚的玉米粉渣,再倒上酸水盖实后用石头镇压,最后密封,越久越好味道。

油茶

侗家人都会打油茶,他们有自己家的茶山,打油茶喝油茶俨然是他们的生活习惯。不过,油茶在广西各地,湖南,云贵等地也是多见,打油茶的手法和配料大同小异。口感微苦后甘,个人体验比较喜欢。油茶微苦,是因为里面有手工敲打的茶叶汁,不爱喝苦咖啡或者茶叶习惯的人可能一开始会有些不习惯。油茶,是值得品尝的保健美食,值得推荐。 

三江侗族自治县入选广西第一批特色小镇

丹洲镇······柚香小镇

古镇丹洲,位于三江县南部,全镇面积239.61平方公里,人口1.7万人,到柳州、桂林等城市交通条件十分便捷,是全县旅游格局“一轴两翼”的重要一翼,是全县旅游重镇、生态强镇、特色农业名镇,获得全国安全社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广西生态镇等荣誉称号。 

在这坐水成镇,因水而盛,丹洲位于融江之上,四面环水,是明清时代全国唯一把县治设在水上的县城。丹洲明代古城是当时怀远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城古古迹的建筑风格,古扑朴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这里有良好的生态优势,丹洲古城的佳花名木,石门冲的原始森林,龙万山茶场、西坡六孟的水上风光,还有镶嵌在209国道沿线的牛头花海、寨塘花谷、铁炉柚艺园、雷洞稻鱼画,串起了国道沿线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带。

丹洲是柳州市级核心农业示范区,岛上连片的600多亩柚子林是示范区的核心区,全镇以乡村旅游、柚子生态农业为主的生态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三江县民族特色村寨

古村落是古代物质文化遗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聚地,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历史财富。三江目前保存较好的古村寨有200个,9个村屯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12个村寨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柳州市三江县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林溪镇冠洞村冠大屯

林溪镇平岩村平寨屯

林溪镇高秀村

林溪镇高友村

林溪镇冠洞村冠小屯

林溪镇马鞍屯

独峒乡高定村

独峒乡岜团村

独峒乡林略村

独峒乡唐朝村

独峒乡八协村座龙屯

八江乡布央村

丹洲镇丹洲村

良口乡和里村欧阳屯

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梅林乡车寨村

丹洲镇丹洲村

林溪镇高秀村、高友村、平岩村

独峒镇林略村、岜团村、座龙村、高定村

三江侗族自治县入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

林溪乡程阳八寨

程阳八寨

在广西与湖南、贵州接壤的三江县境内,有八个连成一片的侗族山寨,不仅完好地保存着侗族的木楼建筑、服装饰品、歌舞文化、生活习俗等古老传统,而且在与现代生活交融中继续发扬光大,成功地发展为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新村,这就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

程阳八寨,顾名思义,是由八个自然村屯组合,寨子分别有马鞍寨、平寨、岩寨、平坦、懂寨、程阳大寨、平埔、吉昌。

岩寨

岩寨三面环山,东南面为林溪河,地势北高南低。来自西南面的小溪从山间穿过,在寨北折转向东南,穿寨而过江入林溪河。这条小溪将寨子分东西两区,溪东两水之间的三角地带为寨子的东区,是岩寨原先寨子的范围,其东西两侧以溪河为湟濠,北面靠山处原有防卫的寨墙,现只有两座寨门尚存。

东区在林溪河边建有老鼓楼,鼓楼建在硬石块垒砌的陡坎上,为三间悬山顶两端带披檐的殿堂式,中间加重檐歇山顶形成三檐模样,从鼓楼沿河南下,不远处的河边码头旁有青石砌成的“萨坛”,坛外还有数棵古老的风水树。寨子背面的山峰名为“衙萨”,即萨坛峰之意,被认为是村寨的“风水山”。寨子里建有2006年的新鼓楼和非物质文化传承展示中心。

马鞍寨

最集中,最有民族风特色,吊脚楼规格和面积保存最好的应当属马鞍寨,相对集中且错落有致。这里有“百节之乡”的美誉,只因为节日活动较多。举世闻名的“程阳风雨桥”就在马鞍寨处,1912年建于林溪河上,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风雨桥。

林溪镇平岩村平寨屯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平岩村至今仍保留着侗寨的原始风貌,坐落于国家级4A级景区程阳景区之中,是 “程阳八寨”之一,距离县城20公里。全屯235户,1100人。该屯环境优美,侗族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拥有历史可以与程阳风雨桥相媲美的合龙风雨桥,及200多年历史的平寨鼓楼。

平岩村下辖平寨、岩寨、马安、平坦四个自然屯,完好保存着独特的传统侗寨、吊脚木楼、风雨桥、鼓楼、百家宴、服装饰品、歌舞文化、生活习俗等侗族特色。平岩村荣誉有中国首批景观村落、全国旅游名村明镇。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侗族文化深度体验区 。

布央村

布央村是八江镇的一个侗族村寨,位于三江县西北部,地处海拔600-1000米,距县城17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桂三'高速路穿过境内离出口12公里。布央村的主导产业为茶叶,茶园面积达3600余亩。先后被评为'广西侗茶村'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八江镇布央村昔日是山高水远的穷村。而今,茶叶种植及加工成为布央的主导产业,万亩茶园成为布央的特色美景。布央创新“扶贫+旅游+产业+民俗”模式,写好“茶旅融合”文章,通过整合危房改造、村寨古建筑保护、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乡村旅游工作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玩,成为三江种茶致富的第一村。 

布央村结合侗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极力开发'仙人山'千亩茶园观光游、云雾山上'观日出'、'千人采茶廊'、农家乐等旅游品牌,配套建设接待休闲山庄等设施,打造成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示范村。 

丹洲镇丹洲村

丹洲古镇位于广西柳州市三江县丹洲镇丹洲村。是集古镇风光、农业生态田园体验、农家餐饮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类人文风景旅游区。

丹洲古镇四面环水,是柳江河上一座椭圆形的岛屿,没有路桥可通,必须渡船而入,曾经是明清两朝时期的县城所在地,所以遗留下了许多400年前的古迹。

丹洲古镇置身于融江之中,四面环水,山怀水抱,犹如镶嵌在青山绿水中的一颗翡翠,整个岛绿色覆盖的面积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古城目前尚存北门古城墙、闽粤会馆、丹洲书院等历史文化古迹及古民居。

丹洲村是一个多民族、多姓氏的村落,全村有苗、瑶、侗、汉五个民族61个姓氏,自古“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民风清雅,岛上人家户户置办农家旅馆,前庭后院种草赏花、养鸟玩石,素有“家家奇石、户户盆景”之美誉,奇丽风光如世外桃源。


丹洲古城墙是明朝怀远县知事苏朝阳任职时的一项大工程,历时一年,耗银万两。城墙全长879米,高5.3米,厚3.6米,共有450个城垛,设东西南北四个门,并配设门楼。 

天后宫又名“闽粤会馆”,现遗址大门门额仍清晰可见“天后宫”和“闽粤一家”的刻字。闽粤会馆是明末清初一位薛姓富商出银千两建成,并按福建漳州天后宫妈祖庙格局建造。遗址可看出天后宫无疑是当时最漂亮的建筑。

丹洲书院保存较为完整,院内绿树成荫,桂花飘香,最有名的树是苏朝阳知事种植的桂花树。书院是丹洲古城最大的一处建筑,古香古色,古风犹存。

在丹洲除了吃到好吃的蜜柚,还可以吃到不少好吃的当地美食。丹洲最有名的要数老腊肉了,几乎每个农家都有腊肉制作,住在谁家请主人烹饪就好了。还有土鸡、土鸭、丹洲河鱼都是不错的。

高秀村

高秀村地处三江县最北端,位于广西与湖南的交界上。距程阳桥和程阳八寨景区22公里,是民族生态休闲摄影旅游景点,它是三江县程阳八寨风景区的延伸,同时又是广西侗族文化与湖南侗族文化的交接点,具有侗族传统优秀文化,又拥有自己特色的生活习惯。

高秀村的居民建筑多沿河、溪两岸田坝分布。大多坐落于斜坡坳间,四周树木簇拥环保,风景灵秀,极目远眺,极富特色。近年来,高秀村依托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纯朴的民族特色建筑和民风民俗,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成为自驾游爱好者的旅游目的之一。每一年高秀村都举办“文化林溪”红薯节。以田里抓鱼、山上采茶、挖红薯等农耕文化体验,芦笙、多耶、纺纱、百家宴、行歌坐夜等民族文化展演,以及特色农产品展销等多彩节目上演。高秀村2011年荣获柳州“十大美丽乡村”,2014年入选中国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6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廖村屯

周牙村廖村屯与国道线隔河相望,为便于群众出行,修建了一座跨越浔江河的铁索桥,河岸边20多株古树形成的自然风景带,造就了一道自然秀美的旅游风景线。每年均有游客在廖村屯附近驻足留连,形成了独特的美丽乡村风情游。

周牙村依托交通便利优势,大力引资发展农村休闲旅游,境内有国家3A级景区——甜水寨景区,乡村休闲旅游农庄3个,形成一条独特的乡村旅游观光带。

周牙村廖村屯、读论屯依托现有土地资源,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和葡萄种植,目前茶叶种植280多亩,葡萄种植200多亩,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友村

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高友村位于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东北部,湘桂交界,距三江县城39公里,离林溪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地处“湘桂百里侗文化长廊”线上。 

高友侗寨先由潘氏迁入,接着杨氏和吴氏入住,之后李、罗、石、黄、韦、陆、陈等姓氏迁至高友村定居,目前全寨共10个姓氏一起聚居。

高友侗寨依山而建,地处高山地带,四面环山,山脉呈西北走向,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分水岭,气候特点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植物茂盛,盛产韭菜和红薯,全村森林植被完好,村前屋后,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林木和竹子。

高友村寨建筑群体组合布局理想完整,寨内的鼓楼、戏台、吊脚楼、风雨桥、凉亭、石板古道、古井、古树、石雕、古庙、古墓群等建筑物和人文自然景观保护完好。鼓楼是高友侗寨最富特色的民族建筑,是村寨的活动中心,集村民议事、庆典、迎宾和歌舞娱乐为一体的公共场所。

高友村是中国传统村落,吊脚木楼通风防潮、冬暖夏凉,被侗家人称为“会呼吸”的房子。自古就有“一家建楼百家帮”的优良传统,该村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保护原汁原味的传统侗寨和举办韭菜文化节等举措,让乡愁红利惠及村民,促使深山群众增收脱贫。

高友传统节庆文化独具特色,有韭菜节、尝新节、四月八、五月五、七月十四、太阳节等,被誉为“百节之乡”。传统习俗有赛芦笙、坐夜、月也、唱侗戏、哆耶、对侗歌等活动。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婚嫁习俗得到了很好的沿袭,服饰保持完整,饮食文化浓郁,尤以侗家酸味著称。

高友侗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民风淳朴,2007年被评为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为柳州原生态民俗风情摄影创作基地。

林略村

林略村地处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界处,距三江县城50多公里,林略村有900多户人家,全村都是侗族。据传是明朝万历年间由湖南、贵州等地迁移过来的。林略村共有6座大大小小的鼓楼。走进三江林略侗寨,就像在欣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给人一种超脱的美的享受,村寨的后面是气势磅礴相连的高大山脉,而整个村子则建在半山腰上,然后房子向四周展开而建,村子下面就是梯田,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梯田景观。

八江镇归大屯

两百多年前,归大屯的先人们来到了这个半山腰定居下来,因为在半山腰,水田不多,缺少粮食,村民们便想办法种果子拿去卖,以得钱去买粮食和日用品,因此就种了生命力较强的李子。随着人口不断增多,村子逐渐扩大,李子树也越来越多,家家房前屋后都种满了李子树,一到春天,整个寨子犹如飘雪的世界。

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了,已经不需要靠卖果子换粮食了,但是人们依然非常喜欢热爱那曾经支撑他们度过苦难生活的李子树,依然陶醉在洁白的李花世界里。如今,归大屯这道“飘雪”的风景,不仅吸引着附近村民们前来观赏,不少摄影爱好者也慕名而去,2012年12月,广西女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就在归大屯挂牌成立。

马安寨

马安——地处林溪河河道曲折迂回处的左岸。这里因常年河水冲击、泥沙淤积,形成一个山间坝子。坝子东面靠山,从山脚下伸出一片形如“马鞍”的平坦之地,马安寨就建在这个坝子上。全寨农业以水稻为主,种植有杉木、油茶树等。鸟瞰马安寨,村落犹如座落曲水三面合围的半岛上,与周围的田园形成辐射状,民居团状式聚集在中间。

鼓楼立于坝子中心突起的台地上,鼓楼前一块鼓楼坪,村民的住宅围绕着鼓楼向下层层展开。寨内有一座风雨桥、两座鼓楼,三座寨门,四个土地庙。在村民木构住宅之外环绕着平展整齐的稻田,稻田之外,林溪河沿村而下,世界四大名桥之一的程阳永济桥就横跨在马安寨下游的林溪水河上。

林溪镇冠洞村冠大屯

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冠洞村冠大屯冠洞村位于林溪乡中部,距县城27公里,与冠小屯同属冠洞村,都是著名的百家宴的传承和举办点。

冠大屯是一个极具侗族韵味的村寨。它位于崇山脚下,错落有致的侗家木楼为蜿蜒的小溪所包围,构成水环着村 、村依着山的迷人画卷。冠上和冠下中心各矗立着一座古朴的侗家鼓楼,使得该屯更具有侗族韵味。

产口村

良口乡产口村位于三江县良口乡南部,距县城30公里,距乡政府3公里,321国道从村中经过,通有屯级硬化公路二条。全村辖新寨屯、旧寨屯、归信屯、高贵新寨、高贵旧寨、寨枝屯、寨沙屯和长冲屯八个自然屯11个村民小组。

全村建有产口鼓楼1座,文化戏台5座,篮球场5个。产口古榕3A景区位于新寨屯321国道旁。产口村开创“田里种稻养鱼、山上种茶养鸡、庭院圈猪养鼠”的产业发展新途径,积极发展侗民俗旅游产业,在产口古榕3A级景区积极推进民族文化建设,充分利用三江口旅游带地域优势,做大做强农村休闲观光旅游产业。

产口村通过电子商务服务点,拟将高山稻鱼、高山鱼稻、茶叶、竹鼠、土鸡、土鸭等特色农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往全国各地。

良口乡和里村 

良口乡和里村被誉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位于321国道旁,距离县城20公里,距离高铁三江南站23公里,区位交通便利。种植业以茶叶、杉木、油茶、水稻为主,养殖业以出产禾花鱼闻名。

2009年,在和里村欧阳屯实施的城乡风貌综合整治特色村寨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村容村貌整洁美观,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成为三江县新农村建设一个示范点。2014年9月被国家民委授予“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称号。

这里的人民淳朴善良,民风独特,风情浓郁,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该村发展的百亩“太空莲—禾花鲤鱼”立体养殖基地,每当夏天来临,荷花竞相开放,清风吹来,荷叶翻飞,荷花摇曳,阵阵清香。你在莲塘边的田埂上漫步,或是在莲塘中的百米侗族文化长廊的长凳上休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和里村“三王宫”是著名的人文景观,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夜郎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传说这里古为夜郎国属地,原住民为侗族、苗族群众,国王为竹多同父子。他们治国有方,广施仁政,得到群众的爱戴。后世百姓为纪念他们就修建了很多的“三王宫”。后因历史原因,多数已失修或遭人为破坏,而唯独良口乡和里村的这座“三王宫”却幸存了下来,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夜郎文化遗迹。

“三王宫”占地约15000平米,为砖木结构建筑,内存有宫门,木楼戏台,回廊,中门、神宫等建筑部分,有较明显的古代汉族宫廷庭院式建筑风格,但戏台、偏舍又采用侗族传统的穿斗构造干栏式结构技艺,是一座汉侗建筑艺术相互融合的建筑物,是中华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真实反映,对于研究古夜郎国历史和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三王宫”的附属建筑——人和桥,是当年为方便善男信女祭拜而修建的,是一座具有典型侗族特色的攒尖歇山式结构风雨桥,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是侗族建筑艺术瑰宝之一。

高定村

高定地处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界处。距三江县城60公里,高定村以吴姓为主,有500多户人家,2400多人。高定村共有7座大大小小的鼓楼寨子正中间的大鼓楼是全村共用的,其它小一点的都是各姓各分支用的。高定鼓楼群因一个寨子就有7座鼓楼而得名。五百座吊脚楼,依山傍水,一座座,一排排样式各别,层次分明。七座按宗族建的鼓楼,飞檐叠翠,争妍斗艳,七座鼓楼均匀分布,各有特色,鹤立寨中,形成一个鼓楼群体。

其中最著名的是十一层瓦檐的独柱鼓楼,是高定村称为“五通”的吴姓宗族于1988年重建,穿斗木结构,十三层重檐、攒尖顶,高19米,底面积130平方米。始建于1921年,重建于1988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楼只有一根主承柱,通过横枋与四周边柱相连,造型罕见,颇具匠心,工艺精良,气势宏伟,显示出侗族人民超凡的智慧,被誉为“三江之最”,“之最”的特点非在其高,非在其大,而在其建筑特色。

登晒村······一村二省区

这儿是贵州省黎平县龙额镇登晒村,这儿也是广西省三江县富禄乡登晒村,登晒村里居住着269户贵州籍村民和26户广西籍村民,村民们屋舍、山林、田地无界线,衣着、语言、习俗也相同。

晒村地理位置特殊,当地群众又分属不同省区管辖,过去这里边界纠纷现象时有发生。26户广西籍村民是广西福禄乡的一个自然寨,以前办事常‘找不到组织’。2011年成立了‘黔桂登晒村联合党支部’,2014年又成立了‘跨省人民调解委员会’,由此,打破了隶属不同省矛盾纠纷多、工作没有关联、互不往来的工作壁垒。“两省共治,就是变‘单边作战’模式为‘协作作战’模式。

村里现在种植的600亩杂交油茶是贵州省扶持的,种植的100余亩茶叶则是广西省扶持的。“村里有两个凉亭,一个是贵州修的,一个是广西修的。” “宽阔的水泥路是广西修建的,青石板小路与石阶是贵州修建的。” “登晒小学教学楼主题工程是贵州出资完成的,而操场、食堂等则是广西出资完成。” “广西贵州都给学生提供免费的营养午餐,但登晒小学并没有为学生重复申领,目前两地学生仍在共同享用广西‘免费午餐’。” 

黔桂两省资源联享,登晒村寨面貌焕然一新,互帮互助的氛围也愈发浓厚,这个跨省、接边、民族村寨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

富禄镇

富禄镇是一个汉(主要是客家人)、侗、苗、壮、瑶杂居的古镇,也是各民族文化共生的古镇。富禄镇周围几十里有龙奋、仁里、大顺等苗族村寨,有九良、高岩、堂华等侗族村寨,还有甲嘘等壮族村寨。早在清嘉庆年间大批客家人从福建永定县和广东梅县等地陆续到此从事商业活动,开发富禄,并先后与当地苗、侗、壮、瑶等少数民族建立起上百个多民族组合的家庭。

三江县旅游

广西三江县,地处桂、湘、黔交界处,位于云贵高原东端的越城岭、雪峰山和苗岭山脉过渡地段,境内山地连绵,浔江、榕江等74条大小河流相互纵横交织,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在百里侗乡,自然原始景观风貌保存完好,风景迷人。民族风情浓郁,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著名的“世界楼桥之乡”、世界歌舞之乡。境内有鼓楼228座,风雨桥197座,以及散落在2454平方公里土地上的1000多个侗族村寨,构成了“千年侗寨、梦萦三江”的美丽画卷。

三江县是广西文物大县,有不可移动文物474处(含林溪、高定、车寨三处侗寨古建筑群),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程阳永济桥、岜团桥、马胖鼓楼、和里三王宫);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6处(丹洲古城、林溪侗寨古建筑群、高定侗寨古建筑群、车寨侗寨古建筑群、亮寨鼓楼、平流赐福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亮寨桥、平寨鼓楼、八斗桥、华练风雨桥、盘贵鼓楼、高定独柱鼓楼、杉木寨皇城遗址、浔江堡遗址、杨登嵩故居、南寨杨家祠堂、葛亮城遗址、葛亮五省会馆、盘鱼岭龙振家祠);还有全国第一座侗族专题博物馆——三江侗族博物馆。

三江县全面加强旅游项目建设,完成程阳景区创AAAAA级景区提升工程、丹洲AAAA级景区提升工程、县城大侗寨4A级景区提升工程、布央仙人山景区提升工程、鸟巢“百千万”工程建设任务,力争成功创建布央仙人山AAAA级景区,加快推进侗寨人家、大洲岛、三江湾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

中国三江大侗寨景区是于2012年被列为国家4A级景区,位于三江县城,209、321国道从中穿过,主要景点有世界最长的三江风雨桥;基尼斯之最侗乡鸟巢;侗乡第一鼓楼——三江鼓楼;世界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侗族历史文化碑廊;侗族特色一条街月亮街;中国侗族大型风情音画实景演出《坐妹》;中国观赏石荟萃之地三江奇石城;三江民族特色休闲庆典之所多耶广场;侗乡“美食街”油茶街、斗牛场等价值品味极高闻名中外的著名旅游景点。

程阳风雨桥

又叫泳济桥、盘龙桥,是典型的侗族建筑,横跨三江林溪河,木石结构,建于1912年,河中有五个石砌大墩,桥面架杉木,铺木板。桥上有栏杆和屋顶,还有5个多角亭,具有独特的侗族韵味。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更让我们为之惊叹的是,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卯,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巧夺天工!

程阳风雨桥是中国迄今为止保存较完整、规模较大的侗族风雨桥。与赵州桥、泸定桥和罗马尼亚的诺娃沃桥并称世界四大名桥。它是广西众多具有侗族韵味的风雨桥中最出名的一个,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独峒镇大塘坳休闲农业景区

大塘坳水库位于湘、桂、黔三省交界的山顶上,因四周山坡比较高而湖面低,由山间涌出股股山泉水以及湖底泉眼冒出来的地下水汇集而成,水深处50米。水库四周茶园层峦交错,连绵不断,树木茂密,赋予了水库的风景更加秀丽,特别是春天,鸟语花香,漫山遍野都是鲜艳的杜鹃花争艳,盛夏初秋,凉风习习,涟涟碧波,鱼游云中。

她集农田灌溉、旅游观光为一体,是夏天避暑佳境,冬则观赏雪景。湖周围低谷无高山相连,坡上低丘地形,面积一平方公里,一座座高山相连,气势磅礴。她因座落于高坡云端,是一颗璀璨明珠,故名为“人间天湖”。 

岜团风雨桥

岜团风雨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10年,桥长50米,宽4.5米。桥台间距为30.14米,二台一墩两孔三亭十廊。规模略小于程阳桥,而结构形式与程阳桥相似,不同之处是在人走的长廊边另设畜行道小桥,成为双层木桥;上层人行道高2.4米,宽3.1米;下层畜行道高1.9米,宽1.4米。两层高差为1.5米。

它在木桥立体功能分工方面属国内外首创,与现代的双层立交桥有异曲同工之妙,被誉为'古今中外,独一无二'的民间桥梁建筑的典范。 

三省坡茶园

三省坡茗仙人山茶园位于湘黔桂三省交界地带,三江县的北部。该处山峦起伏,温润多雾,绿林苍翠,溪涧纵横,茶园分布在海拔800米------1000米之处,方圆几百里之内没有任何工业污染。

这里的茶叶采集雾水之精华,聚大地之灵气,有着“高山出好茶”的自然生态环境。茶园周边坐落着特色文化底蕴的侗族村寨,空气洁净,袅袅炊烟,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步行于曲径小路,观赏着群山雾绕中的日落,悠闲自得。

这里的侗族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得到了萨岁婆婆的庇护,欢歌载舞,就是这样优美的环境造就朴实的人们,造就了三省坡茗仙人山茶园。

三省坡茗仙人山茶园是一个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色的旅游休闲观光茶园,也是集“观光-种茶-采茶-制茶-品茶”一体的茶园生态旅游区,可供游客体验农耕乐趣。茶园周边设施完善,吃、住、游乐均可满足游客需求。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民族特色的风雨桥、鼓楼、民族服饰;可以尝到侗族美食酸鸭、酸鱼,打油茶,吃百家宴;可以体验农耕乐趣,享受自己付出而得到的劳动成果;可以栖息于茶园长廊上看日出日落,还可到生态泳池洗掉一身疲惫。

龙塘原始森林

高基瑶族乡自然生态景区龙塘原始森林,位于高基乡冲干村,地处三江、融安两县交界处,距高基瑶族乡政府所在地20公里。景区内森林密布,古木参天,峡谷纵横,苍藤盘旋,瀑布连绵,流水飞泻,溪水清澈见底,奇峰异石矗立山谷,有罕见的珍奇异兽。

生态景区内共有十五个景点(龙塘瀑布、马尾滩、山羊跳、石门楼、孔明塘、地下暗河、银底塘、镰刀塘、迷鱼塘、香粉铺、铁人、鸡公岩、山魈洞、老虎岩、平河瀑布)供游客观光旅游,有两处河段(龙潭至雨令刺激河段,江口至高基温柔河段)供游客漂流,同时还可观赏瑶族风情,品尝瑶家美味,洗瑶家庞桶药浴。龙塘原始森林公园是三江县至今保存得最完整的面积最大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生长原始森林区。



我们有责任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把它客观地阐释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并且尊重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