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陈一慧作品 | 三江侗寨千古情

 梅雨墨香 2020-08-20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散文平台

坐拥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的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是一方土地肥沃、山青水秀、风景如画、富有民族风俗风情的风水宝地。作为全国7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属江南古陆南端,始建于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至今已走过近千年的漫漫岁月。

三江县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三江县境处于低纬度地区,是全国春茶最早的茶产区,其境内74条大小河流纵横交错,形成独特的立体水系,也是珠江上游西江水系的一部分。榕江、浔江、苗江,3条大江河水清澈,川流不息,因而先民们将此地命名为三江县。

三江侗寨鼓楼

当远方的游人一走出贵广高铁三江南站,踏进三江的大地,巍然耸立眼前的是侗族大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侗寨鼓楼,在深秋的缕缕阳光洒照下绽放出光芒。

侗乡鼓楼最早起源于久远年代越僚人的“巢居”,可惜侗族没有自身的文字记载,现在无从考究,侗族世代相传:从有侗族村寨的时候起,就有鼓楼了。据清代雍正年间有关史料记载:侗人“以巨木埋地作楼高数丈,歌者夜则缘宿其上……”总之,鼓楼是侗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象征和标志,整个建筑以不用一钉一铆而闻名于世。

在侗寨,寨寨有鼓楼、花桥、戏梅、寨门、吊脚楼。特别是鼓楼、花桥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巧夺天工,被誉为世界建筑艺术史上的一株奇葩。侗寨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不仅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侗族的古村寨和吊脚楼民居被誉为“传统文化明珠”和“民间收藏的宝藏”。全国现存鼓楼630余座,单是三江境内就有鼓楼186座,是名副其实的“鼓楼建筑博物馆”。

三江作为全年日照时间较少的地区,水资源丰沛。而作为侗族“三宝”(鼓楼、花桥、大歌)之一,鼓楼是三江侗族先民千百年来繁衍生息与大自然作斗争贡献的杰出智慧。

侗族先祖与鼓楼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相传远古时代,广西三江雨热同季,夏季暴雨肆虐,水患不断侵扰侗乡人民。侗族先民为寻求避难场所,选择在沿江不远的半山腰,用粗壮的杉木为四大柱,悬空数米,逐层搭建,凿榫衔接,不用钉铆,也没有木楔,这就是吊脚楼最初的雏形。

侗乡人民为便于商议重大事宜、起款定约、抵御外来官兵骚扰和祸乱,均击鼓以号召族人,建造状似杉木外型的鼓楼,一般高达十几米,几层甚至十几层,鼓楼顶层悬有一长形大鼓,以桦树为鼓身,遇到重大事件时,侗族“头人”便登楼击鼓传讯,集结族人。据传,“鼓楼击鼓”已有1800多年历史。

鼓楼是侗乡族人集会议事及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通常是一寨一姓一鼓楼,如果同一侗寨族姓多,往往是一寨之中同时有几个鼓楼并立中央,不同的族姓村民环绕鼓楼四周,依山势延展建吊脚楼民居。鼓楼是侗族文化的载体和精华,鼓楼是侗乡的灵魂和见证。

侗寨鼓楼建筑系木质的四柱贯顶多柱支架八角密檐塔式结构,以百年以上树龄的杉木,开槽穿榫,凿榫衔接,顶梁柱拔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采用杆杠平衡原理,层层支撑而上。鼓楼通体全是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结构严密坚固,鼓楼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楼顶是连串葫芦形的顶尖,直刺苍穹,犹如塔尖一样;中部是层层叠楼,形如宝塔的楼身,楼檐一般呈六角、八角、四角,每一分水的突出部分都有翘角,它的重檐层层叠叠,自上而下,一层比一层大,重檐数字皆为单数,少则1层,最多的可达21层,这是侗族人把奇数视为吉祥之数。

为了装饰和防腐,鼓楼的外额上抹粉、描绘或白灰泥塑龙凤鸟兽、古今人物、侗族生活风情的油饰图案,琳琅满目,栩栩如生,丰富多彩;鼓楼的下方呈方形,四周置有长凳,中国有一大火塘。

鼓楼前面都有一块青石板或卵石铺设的空旷场地,俗称“鼓楼坪”,旁边有一个戏台。每逢年节或重大日子,人们盛装云集鼓楼坪,赛芦笙、舞龙灯、踩歌堂、唱侗戏。

侗族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明时期,在繁忙的农事之余,懂得享受难得的余暇,姑娘们哼着侗歌织侗绣,编织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鼓楼耸立的侗寨外,是一望无际的绿野,漫山遍野是碧绿的茶林、油籽茶。三五成群,穿着色彩艳丽的侗族服装的侗家姑娘在低头采撷茶叶……眼前的半山腰上,一畦畦金黄色的稻田,秋风吹拂下飘来阵阵成熟的稻香,鱼儿在稻田里欢快穿行,那声名远播的三江特产“稻田鲤鱼”就是稻田里生长的,营养价值很高,风味独特,油炸后香脆可口,齿颊留香。

望着远近逶迤起伏的高山大岭,遍野是苍翠欲滴的绿色,到处是茁壮生长的树木、野花、植被,一幅幅壮观美艳的青山绿水图景,令人目不暇接,大美的三江,可爱的家园!

漫步在三江县城古宜镇整洁如新的街道上,古朴的建筑与现代的楼房相映成趣,错落有致,绿树成荫,置身其中,仿佛进入梦幻般的仙境。

夜幕下的古宜镇,灯色璀璨夺目,灯饰装扮下的号称“世界第一鼓楼”的三江鼓楼与遥相呼应的三江风雨桥,增添了一份绚丽底色,淳朴无华的侗乡荡漾着动感和时尚。

刚好是我们抵达三江翌日,三江县荣膺国家生态环境部“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桂冠,这是广西唯一入选单位。这份殊荣和荣耀,我认为三江确是实至名归。

程阳风雨桥

程阳风雨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回龙桥、赐福桥,她气势磅礴横亘在三江林溪河上,是程阳八寨久负盛名的胜景之一。它始建于1912年,1924年竣工通行,主要由木料和石料建成。它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侗族韵味最浓的侗寨风雨桥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程阳风雨桥,坐落在三江县城古宜镇北面20公里处的林溪镇平岩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那别具一格的建筑技艺和雄伟风姿闻名于世。

程阳风雨桥是穿斗木结构建筑,既有古代百越族杆栏式的建筑风格,又有汉族宫殿式的工艺成分,桥全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河中有5个石砌大石墩。桥面架杉木,铺木楼,桥的两旁镶着栏杆,如同一条长廊,桥中有5个多角塔形亭子和19间桥廊,亭廊相连,浑然一体,飞檐高翘,犹如羽翼舒展;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栩栩如生的花龙,象征着飞龙绕寨以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幸福、富丽堂皇,桥上两旁还设有长木凳供人憩息。整座桥雄伟壮观,气象浑厚,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横卧在河上。每当阳春三月,河两岸的油菜花绽放,更加别样动人。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程阳风雨桥整座桥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槽相吻,以榫相衔,斜穿直套,纵横交错,丝毫不差,凝聚了侗乡人民高超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侗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创造力。

史载:程阳风雨桥与石拱赵州桥、铁索泸定桥、罗马的钢梁诺娃上的沃桥齐名,号称“世界四座历史名桥”。这是侗族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华儿女的骄傲。

侗族人称风雨桥为花桥、福桥或风水桥,无论是散落在各处的侗族大小村寨,风雨桥毫不例外都是建筑在村边小溪河的下游。侗寨人民期望这座桥拦住财源,护佑村寨的风水,从而庇护生于斯长于斯傍水而居的自己和家人以及族人。老一辈的侗族长者都认为,在阴间和阳世的交界处,有一条阴阳河,河上有座桥,阴阳两端的人,就是以桥为生死转换的载体。而作为公益性的修桥筑路就是“修阴功”(积阴德),可以承载自己、家族甚至本民族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虽然阴阳河的传说不足为信,但是寄托着历代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望。

世间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一座桥也不例外。一座桥,自有它的前世今生传奇。潺潺的流水,湛蓝的高空,婉转的蝉鸣,娇媚的杨柳,壮观的侗寨,让你情不自禁地沉浸在凄美绝伦的遐想中。

在这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程阳侗乡,程阳风雨桥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

一天,侗乡一对新婚不久的恩爱年轻夫妻过桥,河底却突然刮起一阵狂风,把美丽的新娘卷走,原来是河里的螃蟹精作怪,看上那美丽的新娘子,小伙子急得在河边大哭,痛不欲生,差点想投河陪妻子而去……哭声却惊动了水底的一条花龙,深为小伙子的痴情感动,于是飞天而出,腾云驾雾施法击杀螃蟹精,救出了新娘子,这对小夫妻终于得以重聚。

后人为纪念这条花龙的大恩大德,就将河上那座小木桥改建成画廊式的风雨桥,在木柱上刻上花龙的形象,称它为回龙桥。由于它能让人躲风避雨,人们又改称为风雨桥。后来,风雨桥成为情侣们幽会蜜语的好去处,以流水相伴,以肩膀相依,依偎坐在月朗星稀的桥畔,眺望星空,那是侗族青年男女久远而别样的浪漫追求。

程阳风雨桥的入口处,矗立着三块刻着碑文的石碑,一块是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程阳乡马安屯陈栋梁撰文、梁同昆题写的《永济桥序》;一块是1985年广西大学土木系周霖撰文并书写的《永济桥修复记》;另一块是1965年10月20日郭沫若先生为程阳桥创作的一首诗:“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

在三江县城浔江河南岸上,还有另一座闻名海外的当代风雨桥——三江风雨桥,全长368米,宽16米,最高处18米,它由钢筋混凝土月牙形单桥拱,集侗族特色木构建筑精华于一体,有7个桥亭,其长度及规模为世界之最,堪称世界第一风雨桥,此桥由侗族木匠师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物杨似玉及7个木构建筑工程队共150多人承建,整座桥的木材使用量达18000多立方米,2010年12月底,木构建筑部分竣工。

三江风雨桥与侗乡第一鼓楼——三江鼓楼遥相呼应,与世界最大的单体木构建筑“侗乡鸟巢”东方斗牛场连成一片,成为三江最亮丽的标志和城市名片。

无论是程阳风雨桥,还是三江风雨桥,都流淌着内涵丰富的美丽故事,连接着历史、现实与未来,风雨桥是三江侗族人民智慧的化身和瑰梦的归宿,传承着千百年来侗族祖先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

侗族大歌与打油茶

打油茶是侗家人等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饮食习惯,但凡在喜庆佳节,或亲朋贵客进门,主人家总喜欢用做法讲究、佐料精选的油茶,热情款待客人。

在三江几天时间里,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侗族同胞的热情似火,打油茶成为见面礼,宴席上“高山流水”的仪式更令人盛情难却,没有经验到过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往往会喝得酩酊大醉,侗家姑娘一边倒酒一边唱着侗歌,让漂泊他乡的人体会到归家的那份温暖。

侗族是多歌的民族,每位侗乡人都是能歌善舞的好手,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最懂得感恩大自然、敬畏天地。在田间乡野劳作,在侗年节、吃新节、春节等重大民族节日,载歌载舞,至今仍传承着“行歌坐夜”之古风,甚至通宵达旦对唱几天几夜,那仿如天籁般的侗族大歌响彻云霄,感染远方来客。

侗族大歌是我国目前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它已唱出国门,惊动世界乐坛,在蜚声海外的国际民间音乐艺术殿堂中,是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早在2009年就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侗族大歌是一种摸不着、看不见,只能用耳朵和心灵去捕捉与欣赏的民间音乐。由于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那些优秀的侗族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就是靠优美的歌声一代代往下传,可以说侗族大歌记录侗族历史,它的演唱内容、独特的表现形式与侗人的习俗、性格、心理、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饭养身,歌养心”是侗家人常说的口头禅。侗家人以歌为精神粮食,以歌为乐,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茶,世代都爱歌、学歌、唱歌。认为歌就是文化知识,侗族的歌师被社会所公认的最有知识、最懂道理的人,最受侗族人的尊重和喜爱。

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里,侗族人民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作为大歌的素材,反映了侗族人民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之声,主要内容是歌唱大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等。

大歌,侗话称作“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侗族大歌以“众低独高”、复调或多声部合唱为主要演唱方式。一般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队)才能演唱,每个歌班包括至少一名领唱、一名高音和若干低音。歌班的组建一般遵循同族、同性、同辈的原则,由本族或本寨经验丰富的歌师在农闲时间专门教授,直至他(她)们能独立参加鼓楼的对歌为止。几乎每个侗寨都有歌队,有的地方多达十几个歌队。

最令我记忆最深远的是在“侗乡鸟巢”那场富有浓郁侗族风情的《坐妹三江》音画实景演出,《坐妹三江》穿越时空,把侗族最原生态丰富多彩的传统婚恋习俗浓缩在一夜之间:一更“走姑娘”、二更“闹姑娘”、三更“坐妹”、四更“破晓之喜”,堪称经典的三江侗乡灵魂之作。

舞台上,鼓楼旁,穿着侗族五颜六色民族服装的青年男女翩翩起舞,富有民族风情的背景,潺潺的河流水,侗乡民居那盏盏闪烁的油灯,滑行的竹筏上一对男女对唱……特别催人泪下的是“送嫁”那幕中的《分离歌》歌词:“长相思,相思是幸福的煎熬;从此后,长相思,相思是甜蜜的烦恼……五更公鸡叫连连,送妹送到榕树前。三年还有两头闰,为何不闰五更天?”

其实,侗族大歌中声情并茂的经典歌曲又何止这些呢?


作者简介:陈一慧,女,广东吴川人,90后文学爱好者,湛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中文专业毕业,现就读于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中文专业。2008年开始公开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湛江日报》《湛江晚报》《中山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