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手段,不走弯路
很久很久以前,老黑当年在考研的时候,一个本科同学也是我的研友,总是和我一起讨论一些哲学问题。 他在纸上画了一个圈,上下左右都写了几个字,中间写了一个“变”。 边上的那几个字我已经不太记得,唯独中间那个“变”字至今一直记忆犹新。 当时我就一直不太明白,安稳生活不好吗?为什么要变。 他只说“变”是从易经中来。 至于到底是何解,一直没太明白过。 01 善变的思维 相传,大英图书馆新馆建成了,要把老馆的书搬到新馆去。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预算需要350万英镑。一个管理员告诉馆长有一个“解决方案”,不过还是需要150万英镑的费用。 管理员说:“如果150万全花完了,那就当是我给图书馆作贡献了,如果有剩余,你们要把剩余的钱支付给我。” 原来,管理员的方案很简单:“从即日起,大英图书馆免费、无限量向市民借阅图书,条件只是从老馆借出的书,全部还到新馆去。” 一则通知,完成了“搬家”难题,管理员也轻松赚到了一笔巨款! 这件事情的真伪不论,但当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脑海里想起了那个研友的“变”字。 这就是思维的改变,真正有能力的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总是有最优秀的解决办法。 所谓“变则通,通则不痛”。这,就是我感悟到“变”的重要。 02 “善变的情绪” 朋友阿瞳过生日,邀请了我们几个好友去家里庆祝,阿瞳想吃点自己烤的腌肉,可她丈夫硬是不给她点,两人起了争执,阿瞳瞪了老公一眼,坐到一边全程黑着脸,她老公多次过去缓和,我们也请求她过来吃一点,阿瞳愣是一口没吃,那顿饭我们是吃的大眼瞪小眼,尴尬无比。 其实是因为阿瞳肠胃不好,上次吃了腌制烤肉引发肠胃炎住了好几天院,所以她老公这次才说什么都不给阿瞳吃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一些小事闹矛盾,情绪一上头就挂脸甚至口不择言。其实伤害的都是真心关心我们的人。 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 以前在学校代课的时候,我常常和同事讨论,无论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委屈,绝对不能把情绪带给学生和家长,我们把这个叫做专业。 03 善变的人生态度 很多职场人士,走出自己工作了好几年的单位后,突然就失业了,怎么也找不到比原来的单位更“安逸”的工作。 我自己身边的很多人,因为来到澳洲,换了个环境,就彻底失业,而且失业很长时间。亲密关系中,每次我和老婆闹不愉快的时候,她总是会说,你太固执了。 然后,我明白了,但凡想要这个世界围着他转的,往往伴随着失败、痛苦或不幸,而我们要做的,是跟着世界的变化和节奏去改变。 每一个新的环境,每一个新的问题,每遇到一个新的人,都在考验我们能否适应变化。 郑委老师说:
这句话本质上是在说,想要改变他人就是在回避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改变自己才是正解。 就是这样不拥抱变化的人,不给自己成长机会。 不改变自己的人,是不思进取。而善变的人,才是最厉害的人。
|
|
来自: qinhuanwei > 《智慧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