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你认识青铜器(四)——簋、簠、盨

 吴岳兵 2019-10-14
本期介绍三种盛食器:簋、簠、盨。
盛食器就是把在鼎、鬲、甗里面煮好或者蒸好的食物,捞出来放到这里面去。
这三种食器在青铜礼器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簋。

簋(读鬼)
这是个很诡异的名字,尤其是有一件名为“天亡簋”的器件。簋在青铜器中的地位,仅次于鼎!常常与鼎配合使用,并以偶数形式出现。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

簋是用来盛谷类食物的,外形特点是:敞口,束颈,鼓腹,双耳。有的下面有方形座子,体现出一种“天圆地方”的世界观。

先介绍中国“簋王”—㝬簋,㝬,好恶毒的一个汉字哦!

㝬,读胡,所以也叫胡簋,是周厉王时期的器件,重达60公斤,是存世青铜簋中最大的一件。

要介绍的第二件簋器,叫利簋,又叫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这件器件极为珍贵,因为它记载了周灭商的重要一战——牧野之战的确切日期。还有一个值得它骄傲的记录:他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

利簋铭文中记载的武王伐纣在甲子日晨,并逢岁星当空,印证了《尚书·牧誓》中的相关记载。在此之前,关于周武王攻打商都朝歌的牧野之战的确切日期,学界推算出了四十多种结果,而利簋将这个日期确定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2012年《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将其评为“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第三个要介绍的就是名字很吓人的“天亡簋”:

名字是很吓人,但是含义并不吓人,“天亡”是个人的名字而已。这个簋器记录的是周武王灭商之后,在“天室”举行祭祀大典,祭告其父周文王,作器者天亡襄助武王举行仪式有功,受到了赏赐,于是铸造此器作为纪念。

簠,读府。
簠跟簋的功能基本一样,不同的是有个盖子,难道这个是放热食,簋是放凉菜的?
《周礼·舍人》:'凡祭祀共簠簋。' 
簠的基本形制为长方形器,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

关于簋和簠有两个成语,一个是“簠簋不饰”,“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出自《汉书·贾谊传》,就是对不廉洁的婉转说法。也叫“簠簋不修”或者“簠簋不饬”。
另一个成语是“簠簋之风”,指官吏贪污受贿的腐败风气。

盨,读须。
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也是盛谷类食物。从簋演化而来,西周晚期开始流行。

盨也有三件有意思的器件,一件是“杜伯盨”,是杜伯自己做了祈求长寿的,这倒没啥意思,有意思的是有一个“杜伯射王于鄗”的故事,《国语》中有记载,《太平广记中报应第十八》详细记叙了这个故事,是中国最早的关于报应的故事!说周宣王因为杜伯提意见把他杀了,相当于冤死,三年后,周宣王做梦梦见杜伯射箭杀死了他,不久后周宣王就得病死了。

第二件是最早记录”大禹治水”的遂公盨。关于夏朝的存在,很多学者都有怀疑,因为商周的出土文物很多,但能充分证实夏朝存在的却寥寥无几。春秋时期的秦公簋提到了禹迹,但没提到治水的事。而遂公盨,成为了证明夏禹治水最早的材料,将记录再往前提前六七百年。并能够与《尚书》和《诗经》中的内容相印证。

第三件是西周晚期的兽叔盨。这件器件用一句笑话来说:不像是西周的,倒像是上周的。因为它极好地保持了原来的面貌,色泽光亮,几乎没有锈迹,也是出土文物中的一个奇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