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真宗假造天书,到泰山给自己封禅细节大披露

 人之意 2019-10-14

真宗亲征契丹后,颇以为自己是有为的君主。

王钦若揣摩真宗想洗刷“城下之盟” 的耻辱,当个有为君主,留名史册。

于是,他便想引诱真宗“封禅”。封禅就是帝王亲登泰山祭拜天地,这是封建帝王非常隆重的大典。

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搞过封禅,一般认为封禅是太平盛世才能办的事。王钦若不直说自己的意思,却绕了个大弯子。他明明知道真宗不愿对契丹用兵,却故意对真宗 说:“陛下不是想洗刷耻辱嘛,只要向契丹收回幽云十六州,这个耻辱自然就洗干净了。

真宗说:“河北一带的百姓,刚刚得免战争之苦,朕怎么忍心再开战端呢!您好好想想,看还有没有别的法子?”.王钦若说:“陛下不愿用兵,那就要建大功,立大业,这样可以镇服四海。”

真宗问:“什么是大功业呢?”王钦若答:“封禅就是大功业。然而自古封禅必须有上天降下稀世绝伦的祥瑞。其实,天降祥瑞,哪里会真有呢?前代所谓天降祥瑞一般都是人为的,只要君主真信,大加崇奉,并且明示天下,那就变成真的了。陛下以为河图、洛书果真有吗?那不过是圣人以神道设教,假造出来的罢了。”

封禅倒很合真宗的心意,以便借机夸耀于天下。但搞假祥瑞欺骗世人, 皇帝能这么做吗?那些正直的大臣能不反对吗?他想了好大一会儿,问王钦若道:“这样做王旦要反对吧?”王钦若答道:“臣把圣上的意思告诉他,他也不见得执意不从。”果然,王钦若趁便对宰相王旦说了以后,王旦含糊同意了。

到底可不可以封禅呢?

真宗脑子里一直在琢磨,还没有拿定主意。一天晚上,他到收藏珍贵图书的秘阁去,见杜镐还在那里。杜镐是个老儒,真宗认为他一定知道河图、洛书的缘由,就问道:“卿对于典籍非常熟悉,所谓河出图、洛出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杜镐说:“那不过是圣人以神道设教罢了。”问者有心,答者无意。杜镐并不明白真宗提出这个问题的用意,随便答了这一句话,真宗却不再犹豫了,决定封禅。

在王旦身上,真宗也耍了一点手段。一天。他召王旦到宫中喝酒,酒香菜佳,君臣喝得十分痛快。王旦临走时,真宗说:“赏你一樽美酒,回去和妻儿老小一块儿喝吧。”到家打开一看,哪里是什么酒,原来里面装的全是上等好珍珠。为什么召自己饮酒?为什么赏赐美珠而又不明说?王旦一琢磨就明白了,就是示以笼络,让他不要反对封禅。果然有效,从此,王旦对于封禅不敢再有什么异议了。

景德四年正月初一,皇城司突然上奏真宗:“左承天门南賠(chi吃)尾上,有黄帛挂在那里,实在是一桩奇事,不知是什么征兆,特此启奏陛下真宗立即命中使前往观察。一会儿,中使回来奏道:“承天门上果然挂有黄帛,约两丈多长,好像裹着书卷,用青丝缠着,封处隐隐约约还有字迹,真是太奇怪了!”

真宗听后,以十分严肃庄重的神色说道:“莫非真是降下天书了吗?”接着,他从容地对王旦、王钦若等说道:“朕寝殿中的帘幕都是青色,夜里要没有蜡烛就一片漆黑。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将近半夜,朕刚就寝,忽然满室明亮,一位头戴星冠,身着袍绛的神人来到朕身边。他对朕说:下月三 日,可在正殿建黄箓道场一月,就会有天书《大中祥符》三篇降下,切勿泄漏天机!’朕赶快起来答对,悠忽之间,神人却无影无踪了。我当时就让人记下了这件事情。

从十二月初一,朕就虔诚斋戒,停肉吃素,在朝元殿设起道场,敬候神明。承天门上的黄帛,可能就是天书降下。”王钦若一手策划了这件事情,当然首先出来捧场。他向真宗称贺道:“陛下功高德盛,所以天降帛书,真是可喜可贺!”王旦也接着庆贺一番,于是君臣齐呼“万岁”。 真宗对群臣说:“上天保佑朕躬,降下祥瑞,朕该亲自前往拜受为了表示虔诚,真宗率群臣步行到承天门,向黄帛再拜。

他派两个内侍,上承天门恭恭敬敬地取下黄帛。内侍把黄帛交给王旦,王旦跪下捧给真 宗。真宗再拜接受,放在乘舆中。然后又步行到道场,把黄帛交给枢密院 (最高军事机构)长官陷尧叟启封。封皮上的字是“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慎。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

这是说宋朝是承天应运,天命长久

书卷上是三篇文字,

第一篇大意是真宗能以至孝至道继承大业,

第二篇谕真宗要清净简俭,

末篇说宋朝祚运久长。

总之,说的全是好话。真宗命陈尧叟读后,重新裹好,收藏于存放机密文书的地方。

天书降下,这可是稀绝伦的祥瑞,朝廷内外,士民百姓,都纷纷议论。

第二天,群臣再次拜贺,真宗赐宴,而且为此大赦天下,把年号改为大中祥符,把左承天门改名为左承天祥符门。王钦若等炮制了天书之后,就加紧大造封禅的舆论。

这年三月,兖州 (在今山东)父老吕良等一千二百八十七人,诣阙请求封禅。真宗内心十分高兴。这样真宗正式决定十月到泰山封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