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面对两难选择

 心理諮商張老師 2019-10-14

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两难的选择,让人感觉无所适从,比如职业生涯的规划、感情生活的处理、甚至平常的购物等等。在心理学上,认为两难选择起源于心理冲突,冲突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双趋冲突、趋避冲突、双避冲突。双趋冲突即两个目标都对自己有吸引力,不想失去任何一方而又不得不选择的情况;趋避冲突存在于一个目标同时具有利和弊,或者几个目标都互有利弊的情况,这种情况在生活中最为常见,也最难处理,因而导致内心矛盾重重,难以抉择;双避冲突则为两个目标均为不利的情况下,而事主又不得不面对的情境。 

长期地处于两难情境中,容易造成心理压抑,进而产生心理问题,往往如果不处理好这类问题,会使现实生活越来越糟,那么面对两难困境,我们该怎么解决呢? 

选择时,需要遵循这么一条原则: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也就是说,选择相对自己能接受的。如果都不选,那就是逃避,一旦进入逃避的状态,我们所面对的就不是两难而是三难了,任何事总该面对总会有要解决的。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只是如何衡量利与害的轻重呢,就不一定清楚了,所以烦恼便因之而来。

我们从选择前后两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是选择时的标准。我们可以列出两个目标的各自的优缺点,把所能想到的尽可能地列出来,然后从下列几个维度来考察其轻重缓急,答案就不难得出了。

1、选择机会的再生性如果某种选择的机会是更难得的甚至是不再生的,那么就应该优先考虑; 

2、选择目标的强度即比较两个选择中哪一个的价值最有助于满足选择者的强烈需要,分清哪里是目前迫切需要的,哪些需要是可以先放一放的,哪些优点是你最看重的,哪些缺点是你无法忍受的; 

3、选择的后果即优先选择必须是能够较确定地带来预期后果而不是可能性较小的目标, 其效果是较为持久而不是较短暂的,效果的产生是快的,选择后的副作用小,选择后的正面效应强,对其他价值的实现影响大等等。

其次是选择后的心理调节

选择一旦作出,得失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不管选择的是哪一种,对另外一种的优点来说,就是一种失去,放弃的缺点却是一种得到,反之,对所选择的目标亦然。

对于各有得失的情况来说,我们可改变不正确的得失观,很多时候,我们把一些本来不是对立的事物对立起来了,引起了不必要的烦恼。比如爱情和婚姻、亲情和友情、社会与家庭、本职工作与业余爱好等等,大多情况下,它们之间并非针锋相对地矛盾体,适当的协调之后,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的。

比较难处理的是已被证明了是错误的选择,人们往往沉浸于后悔和自责之中,这其实是为了一个错,去犯更大的错去弥补它,过去了的事实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态度怎样而有所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如何从中吸取教训,使同类的错误不至于再次发生,这样一来,何尝又不是一种得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