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离别,总是一种痛

 天涯共暖 2019-10-14

本文参加了【乡愁】有奖征文活动

  儿子回家几天又要开始出门了。临走时,他在家前前后后来回不停地走着。看样子,内心也可能是不情愿立即离开家。

  这是儿子第一次出远门,那些年在外读书,儿子出门总要和我打声招呼,或让母亲亲自把他送到车站。今天,因为坐便车,儿子特别突然,所以,半句话都没有。

  儿子在家喜欢和我聊天,有时甚至我们谈到深更半夜。母亲不在家时,他经常下厨房,为我做着一顿顿香甜可口的饭菜。

  去年,他利用所学专业,开了一家影视传媒公司,过年,按例我照常给了他几百元压岁红包,可是儿子推辞再三,并将爱心又分发给了侄儿、侄女们。

  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然而,每年又有多少父母在同样重复着这故事!

  假如生活没有离别那该是多么幸福的日子。

  青年,我离开母亲来到省城,内心一片茫然。

  中年,我离开妻子来到异乡,是满目创伤和思念。

  从此,我发誓抱守在家乡,哪怕为之添一缕不起眼的风景也了无遗憾,心甘情愿。然而,若干年后,儿子长大又踏上了异乡生存之路……

  我曾经目睹过年逾七旬的父母目送儿媳抱作一团的场景,也曾经聆听过雨中姐姐牵着妹妹追赶母亲远赴他乡务工的呐喊声。

  我想:是人们选择了城市,还是城市选择了我们?是距离扰乱了我们的视线,还是无奈割舍了我们的一切?

  前段时间,我每天在关注中央一套《回家的路》节目,感触颇深,情起之时,甚至还悄悄为之抹着几行老泪。

  儿女长年在外,说做父母的不想念,那是假话。可是,为了生存我们又不得不克制着内心情感,任鸟儿到外面去飞翔。

  年关,儿子又说要回家了,我的思念和激动无法形容,就像儿时期盼过年穿新衣服一样,每天扳着指头,希望春节早日到来。

  儿子回来,突然说,因赶车摔了一跤,将脸皮擦破。我知道那是归心似箭、乡愁缠绕。然而,妻子的焦虑、我的揪心,瞬间仿佛将所有的兴奋被揉进了寒冷冰窖,思绪如飘零的落叶一片空白。

  那年代,我们抱守着家乡寸步不离,过年时,根本不用担心堵车或买不着车票。正月初四,儿子又要启程,那潮起潮落的心情,又令我们难舍难分。

  有家才有温馨,有家才有幸福。无论贫富贵贱,即使飞得再高再远,也总是忘不了那生命之根——家乡的温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