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三立、张寿臣、侯宝林、郭德纲等在相声中分享的知识性内容探析

 相声皇后 2019-10-14

自从郭德纲2005年大红大紫以来,片面强调相声的娱乐性,而将相声的其他功能加以弱化,极少提及,令广大相声观众产生了错觉,以为相声除了搞笑以后就一无是处了。其实并非如此,很多传统相声作品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通过不同的相声演员演绎以后,给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更有求知欲的满足。

虽然郭德纲及德云社向来不强调相声娱乐之外的功能,但是一样能够在德云社的相声中获得大量的知识性内容。

相声应讲究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著名曲艺理论家陈笑暇先生在《张学良与张寿臣的友谊》一文中,谈到张学良先生对相声颇有见地:“不能让人光听笑话,还得说点天文地理、历史典故、人情世态,要让人乐得有道理,让人在笑中长见识。”

张寿臣老先生学识渊博,表演的作品多以历史典故,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作为论点依据,他说:“年轻的时候在民讲所听课,得了不少学问,有很多掌故、知识、轶事,很快就吸收到演出中去了。”

张学良先生的胞弟张学铭先生说:“寿臣那相声可称雅俗共赏。他的文学素养比较高,不用耍贫嘴、出洋相,就凭说能让人从心底发出笑声。”

陈笑暇先生整理张寿臣老先生创作的相声《哏政部》时,说“哏学”的祖先,介绍春秋战国淳于髡“贱人贵马”的故事;楚庄王的乐人“优孟衣冠”的故事,浅显易懂地评介古代俳优的形式内容,幽默风趣发人一笑,使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扩大了见闻,增长了知识。

张寿臣先生创作的传统相声《携琴访友》就来自于《笑林广记》中的《偶遇知音》一文, 原文如下:

某生素善琴,尝谓世无知音,抑抑不乐。一日无事,抚琴消遣,忽闻隔邻, 有叹息声,大喜,以为知音在是,款扉叩之,邻媪曰:“无他,亡儿存日, 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音,闻之,不觉悲从中耳。”

说的是某先生平时喜欢弹琴,为世上没有他的知音,总是快怏不乐。一天他又弹琴消遣, 听到隔壁家有叹息的声音,以为遇到了知音,就敲人家门问是怎么回事。隔壁的老妇人说:“没有什么,死去的儿子生前以弹棉花为生,您弹琴的声音特别像他弹棉花的声音,听了心里难过。”

张寿臣将《偶遇知音》结合《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创作改编成相声《携琴访友》。铺垫时渲染文人雅士超凡脱俗的境界,谈论知音难寻的佳话,介绍历史典故的知识内容,给人以文化厚重感。加深观众的熟悉理解程度,最后琴声、弹棉花声的对比差异,出现不同寻常的可乐景象。

常宝堃先生表演的《家庭论》,提到怕老婆时,讲到文言叫“季常癖”…

甲:宋朝有个文人陈季常,特别怕老婆,时常挨打罚跪。后来大文豪苏东坡定了计,他到陈家对陈夫人说:“你要再打陈季常,他可放要变羊了。”这就是昆曲里的“变羊记”,苟慧生先生演的“狮吼记” 也是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 乙:好嘛,这是怕老婆典故。

陈季常是北宋隐士,“季常癖”为惧内的代称,“狮吼记”即成语“河东狮吼”,说的是陈季常和其妻柳月娥的故事。柳氏是河东人,河东狮子即指柳氏,“狮吼”指怒骂声,“河东狮吼”四字形容妻子异常凶悍。

关于“变羊”,宋·周文玘撰《开颜录》中记载《丈夫变羊》的故事。

原文:

京邑有士人妇,大妒于夫,小则骂詈,大则棰打,常以长绳系脚, 且唤便牵至。夫密乞巫妪为计,因妇眠,士人如厕,以绳系羊,士人逾墙避。 妇人觉,牵绳而羊至,大惊,召问巫妪,巫妪曰:“娘子积恶,先人怪责, 故郎君变成羊。若能克己改悔,乃可祈请。”妇因悲号,抱羊大恸哭,深自 咎悔,誓不复妒。妪乃令七日清斋,举家大小,悉避于室中,祭鬼,师咒羊 还复本形,士人徐还。妇见声问曰:“多日作羊,不乃辛苦耶?”答曰:“犹忆啖草不美,腹中痛耳。”妇人愈,自此不复妒矣。

意思是说,京城有一户人家,妻子妒忌心很重,对丈夫轻则破口大骂,重则鞭抽棒打,还经常用根绳子绑住丈夫的脚,要叫他就把绳子一拉,牵他进来。丈夫再也忍受不了这种非人的虐待,便偷偷地找巫婆商量,想办法解救自己。有一天晚上,妻子睡着了,他躲进厕所,解开绑在脚上的绳子,拴在羊脖子 上,翻墙跑了。妻子醒来,发现丈夫不在身旁,忙把绳子一拉,竟牵进一头羊。她大吃一惊,便慌里慌张去问巫婆。巫婆说:“娘子啊,你平时干得太过分了,连在阴曹地府里的祖先都看不惯了。他们抱怨你,惩罚你,让你的丈夫变成一头羊。如果你真能痛改前非,还可以祈求鬼神宽恕。”妻子听了,抱着羊脖子号啕大哭,悔恨极了,发誓再也不虐待丈夫了。巫婆见她深信不 疑,就要她斋戒七天。七天过后,全家老少都躲在内房里。巫婆在她堂屋里 装神弄鬼一通以后,口念符咒,要羊还复原形。这时,她丈夫便慢吞吞从外面走进房来。妻子一见到丈夫,说:“都怪我不好,让你做了几天羊,这几 天一定很难受吧?”丈夫摸摸肚子说:“吃草,真不是滋味,我肚子现在还隐隐作痛!”妻子听了哭得更加伤心,从此以后再也不敢虐待他了。

由怕老婆提到“季常癖”典故,昆曲里的“变羊记”,荀慧生先生演的“狮吼记”,艺术欣赏中获得三方面的知识信息。演员了解故事的全部,博古通今深藏不露,引经据典穿插知识,表现的语言精练浅显易懂,使人感到怕老婆的生活话题,还存在历史沿传事理深奥的出处。

刘宝瑞先生表演的单 口相声《纪晓岚》,纪晓岚是一位有才学、好诙谐、博古通今、能言善辩的 人物形象,他当过《四库全书》的主编,为加深具体印象,这里有段介绍《四 库全书》的概况:

《四库全书》汇集了我国三千年的典籍,分经、史、子、集四部分。用 四色彩绢作书皮儿,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蓝色,集部灰色,象征着春、 夏、秋、冬四季。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共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抄成三万六千三百册,分装在六千一百四十四个楠木匣内。有九百九十七万多字,一律用毛笔蝇头小楷抄写。

演员旁征博引的才气令人折服,艺术技巧上属于“卖”的表演技法,相声有展示真实的一面。

赵佩如先生说:“要让人笑得有道理、有秩序、有回味,一个劲儿让人笑并不高明,把观众乐得拿担架抬出去就对了吗?”简单搞笑的相声太肤浅,只有融合实践中事物知识的理解,内在本质规律的反映,浅显易懂的道理,有社会价值才能占有重要位置。赵先生讲相声不是“一个劲儿让人笑”,我理解笑料形成的过程中,还要摆事实,讲道理,谈论点的根据和理由。

知识性话题虽没包袱,但观众能聚精会神地听,求知欲得到满足,赞许演员的真才实学,在理解和接受中信而有证,引发兴趣,正视演员表演。 马志明先生在相声垫话中背《百家姓》,自然外露,谈吐不俗,观众报以热烈掌声。

前两年比较火的两位青年演员苗阜、王声成名作《满腹经纶》,说到“精卫填海”的包袱时,乙说“精卫是太阳神炎帝的女儿,小名叫女娃,这一日驾小舟过大海,翻覆于波涛之内,精魂不灭,化作水鸟名曰精卫,衔石子填大海欲报此仇,这叫精卫填海”。“卖”的技巧真实展示,才气焕发,当场出彩。

传统相声《歪批三国》《歪讲三字经》《讲四书》《批聊斋》《窝头论》 《对春联》《文章会》《五行诗》《吃元宵》《主客问答》《解学士》《字像》《揣骨相》《写对子》等许多节目,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展示了相声艺术的美。

2018年底,加拿大品牌DG在宣传片中丑化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形象,引起轩然大波。郭德纲在微博上发了一段自己的表演的相声《吃论》中介绍筷子的节选,向所有人普及我们的筷子文化。

郭德纲科普道:“筷子是两根,在八卦里边属于兑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兑卦是口的意思,指嘴;筷子两根,直的,长型,这个又属于巽卦,为“入”的意思,往嘴里搁。

筷子一头方一头圆,天圆地方,圆的这头往嘴里搁,这叫民以食为天;两根筷子,手里拿着,一根主动,一根从动,主动的为阳,从动的为阴,这为两仪之相;手拿着筷子,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当中,此为天地人三才之相,所以说民意是为天在八卦里就得到体现。

拿筷子有讲究,有很多忌讳:敲碟子敲碗不行,代表“要饭”,不能拿筷子指人,不礼貌,包括夹菜,有“骑马夹”(从上面夹菜叫骑马),有“抬轿夹”(从盘底往上面抄),包括筷子插在米饭里边,这个不行,给死人才这样呢,代表了香炉,旧社会的死刑犯的最后一顿才这样插筷子呢,这都是规矩。”

相声演员应该对专业知识的真实性负责

我们从传统相声中,能够学到很多历史故事、自然景观、民俗风情、行业门类的丰富知识,特别是表演中涉及的行业行规、行话、专业术语等细节都有很强的知识性,都得说准确,不能讲外行话。

《大戏魔》中说的五百出戏名都得说对,有一出戏名《赚历城》,剧团都念“zha(四声)历城”,如果念错了就让人笑话了。

传统作品《大保镖》说武术中的兵器拳脚,《白事会》 说的出殡仪仗,《大相面》里说的专用术语,凡涉及行业的约定性语言,都得经过考证。

郭荣起老先生表演的《推头》使用的专业术语,推头叫上手活, 修脚叫下手活,搓澡叫垫板儿,理发叫做活,来理发人叫活座,“拉口”叫“打砟儿”,“手艺差”叫“手艺潮”,推拿正骨叫“搓掰”等,都是从理发店 学来的。

《文昭关》讲伍子胥着装,“戴文生公子巾,穿箭袖马褂,云衫红彩裤,粉底靴子,套子大带,手拿马鞭,腰里挂着宝剑”,都得要说对。

侯宝林先生表演的《关公战秦琼》,“老生谁来扮?那个刘备!把你那套脱了,扮个秦琼!扎硬靠,雪蟒!戴帅字盔”。侯先生在表演戏曲类节目中使用的 业术语,文武场的过门儿、家伙点儿都相当讲究。《戏剧杂谈》中做开门 的动作,“上扦关、下扦关、拉门、门分左右、撩带、迈门坎儿、走出来”,从形体到术语相当规范。

马三立老先生说的小段《偏方》,讲到针灸的穴位,什么病就扎什么穴位,胃疼伸手扎“命关”,嘴歪眼斜扎耳朵后边“风池”, 跑肚拉稀扎肚脐眼下边“官圆”,牙疼扎大拇指二拇指正当间儿“合谷”,耳朵前边扎“下官”。

表演的作品涉及各行各业,专业知识、技术术语所体现的知识性,表现了反映生活的正确程度,包袱“正里拢”的铺垫,必须有正确的一面,观点不要搞乱,知识不要搞错,真真假假总要有真的一面,相声技巧的“卖”即是“真”。

马三立老先生说:“我们在台上说一个知识、 一个典故,台下的观众就会认为是对的,那就不能胡说。”有些不为人知的知识话题能吸引人过分关注,想知道又不能推想而知,就会持期待的心情探求。演员表达的理据充足,观众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提高了对生活实践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期待的心理得到满足,我们就能赢得观众的欣赏心理。寓教于乐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平时注意学习和积累,以备不时之需。

马三立老先生讲:“演员肚子里好比是个仓库,随时往里装东西,需要什么随时往外拿,用不着就先存着。”

老弦师马涤尘先生说过:“相声演员上台就是倒墨水,你还没观众肚子里的墨水多,那你还说什么哪!”

侯宝林先生常说:“身为相声演员,不能尽耍嘴皮子,要多看书,多吸收新知识,还要对社会、时事的发展多了解,讲出来的东西才能让观众心服口服,才算叫好叫座!”他还说:“我一生追求的东西,可以用四句话概括,即学问渊博 知识丰富、见解独到、善于表达。”

相声演员要不断地积累知识、勤于治艺,张寿臣只读过六年私塾,他的艺业渊博多靠自学,终生积累,学识丰富。

张立林先生当时上学课本,文学、地理等书,他都看,不懂的地方就问,他常说: 不懂的就要问,这不寒碜,不耻下问嘛!”

德云社演员阎鹤祥去年在表演评书《刘汉臣之死》的闲白中,科普了很多相声以外的知识,比如大数据在广告推广中的应用,并以自己被称为“壮壮小朋友家长”的实例加以印证,其论证过程合情合理,引人入胜。

阎鹤祥在表演评书《我的师父和我们的德云社时》还考证了郭德纲自称是郭子仪后人的真实性,并为此亲自前往山西实地探访,其敬业精神和专业态度值得所有同行学习。

结语

相声表演融会相应的知识信息量 不仅使观众看到事物的正面,还会介绍没看到的另一面,旁征博引反映生活 的广度和深度,显现出事理的深奥,表现得自然、适当,不要故意地炫耀, 失当、不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