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春林讲《河洛精蕴》|江永的鸿学人生

 天易宏名 2019-10-15

江永出生于风光如画的婺源江湾

康熙二十年(1681年),29岁的玄烨,高频次地在乾清宫内召集大臣们,商谈国事。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那一年的春天,清军挥师台湾,郑克塽率文武百官亲迎王师。

随后,清廷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管辖。

是年秋,清军分三路围攻昆明,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挥刀自刎。

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

这就意味着,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即将缓缓拉开帷幕。

也就在这一年,农历的七月十七日辰时,《河洛精蕴》的作者江永先生(字慎修),降生于徽州府婺源县的一个寒儒之家。(参 清·陈祖武《乾嘉名儒年谱》[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6-01-01)

明代戏剧家 汤显祖

诗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江永佛缘深厚。

他的曾祖父江国鼎,乐善好施,是远近闻名的“江善人”。他的父亲江期寄,是江宁县学庠生,满腹经纶,颇有才学盛名。

江永先生撰写的《放生杀生现报录》

至今仍然流传

自古名士,多有不凡。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江永,天资聪慧,6岁时就能下笔千言,令人称奇。

他年少时勤奋好学,在读私塾期间,就遍求当地藏书之家,广泛借阅,熟读十三经的正文和注疏。

21岁考取秀才,之后便无心博取功名,潜心于学。

27岁开始以教书为业,潦倒半生。然畅游书海,独乐其中。

天降大任,必淬其苦。

就在四十五岁那年,江永先生,就遭受命运的当头棒击。

先是因无钱延医,导致长子江逢圣病故。随后,其妻忧伤过度,也撒手人寰。

丧妻失子的不幸,使中年的江永陷入极度悲痛中,以致灰心槁形,哀毁骨立。

或许,潜精研思,经世致用,才是医治江永的生命痛点的良药。

于是乎,草庐中,学馆内,他隐鳞藏彩,正襟危坐,书读五车,格物致知。

《清史稿·江永传》评述道:“为诸生数十年,博通古今,专心十三经注疏,而於三礼功尤深。”

不难得知,江永先生做学问很拼。

也正是因为这种拼劲,成就了他的鸿学人生。

他在五十六岁作《礼经纲目》,引领徽派朴学的风气。

乾隆五年(庚申),六十岁的江永先生完成了《金水二星发微》、《七政衍》、《冬至权度》、《岁实消长辨》、《历书辅论》等很有分量的书稿。

同年八月,跟随程太史进京面圣。

时任三馆总裁的桐城方苞和时任编修的宜兴吴绂,私下以为,江永仅仅浪得虚名而已,并屡次就《礼经》的疑义进行询考。不曾想,对于两位大学问家所提出来的各种刁钻古怪的问题,老先生均能对答如流。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渊博的学识,令方苞和吴绂大为折服。

七十六岁作《乡党图考》。

七十七岁作《律吕阐微》。

七十八岁作《古韵标准》。

七十九岁作《河洛精蕴》。

八十二岁,江永老先生仙逝。

江永老先生画像

江永先生是后世学者公认的“清代著名的经学家,他通晓礼学与音韵、钟律、天文、历算和易学”。(参 乔宗方 《江永易学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04-05)

单就易学研究的成果而言,黄寿祺老先生曾高度评价江永,其言:“(河洛精蕴)其中如《大衍之数五十说》、《叁天两地以倚数》、《揲筮说》、《变占说》、《占法考》、《互卦说》、《卦变说》、《卦象说》等篇,均择决精详,论列允当,足以津逮后学。”(参 黄寿祺 著 张善文 点校 《易学群书评议》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06)

婺源江湾的江永纪念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