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讲座】填词如何择调

 iamxuyuan 2019-10-15

填词如何择调

整理/刘锡军

    我们知道,绝大多数的词牌名与内容是无关的,那么,在填词时,不应该对词牌进行望文生义的理解和使用。填词要择调。

    一、为什么填词要择调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词牌有一千多种。不同的词牌都有各自不同的的基本情调,一些词学著作称词牌为词调,填词时选择词牌就叫择调。

    根据大家所关注的问题,试以下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填词择调很重要,用适宜表现哀怨凄苦情绪的词调填写豪迈激壮的内容,或者把缠绵深沉的情调填进具有豪迈激壮观基调的词牌中,……都会使人在诵读时感到别扭,甚至会贻笑大方。

    不同的词牌,皆由不同的句数、不同的句度结构、不同的平仄句式、不同的用韵形式、不同的篇章特点等多方面因素构成;这些构成因素,决定了某一词牌的声情特点。也就是说,词牌规定了声情,或细腻轻扬;或激越豪放;或婉约柔情;或慷慨雄壮;或幽怨凄凉;或坦荡激昂,凡此种种,已成定格。

    由此看来,虽然是按谱填词,但仍然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只有歌词所表达的喜、怒、哀、乐,起伏变化的不同情感,与词调固有的声情恰相谐会,才能取得音乐与语言、内容与形式的紧密结合,使读者受到感染。只知按着一定格式任意“填”词,尽管平仄声韵一点儿不差,但内容、主题却与与词牌原有的声情不相融谐,甚至相悖,那就像我们唱歌跑调、串词儿一样,那怎么会感动人心呢?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就整体而言,古典音乐在风格上都是比较沉郁的,绝少欢快轻茜之音。因此,由音乐所决定的词牌,虽在声情上各有特点,有的悲凉抑郁,有的凄苦断续,有的庄严雍容,却很少有表达欢快愉悦之情的词牌;豪放派词人用来抒发豪迈情怀的词牌,在数量上也十分有限。既然如此,我们在填词择调时,就更应该注意了。

    二、填词时怎样择调

    择调直接涉及到创作的成败。那么,我们要填好一首词,究竟应该怎样择调呢?

    (一)看词调的长短。结合自己所占有的写作素材,来决定用较长的词调,还是用较短的词调。一般来说,短篇宜于抒情,长篇利于铺叙,我们可以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和主题思想的需要,来决定长短词牌的取舍。因为,词牌本身所呈现的声情特点,对于它所能够表现的主题内容、思想感情是有限定的,所以还要考虑到词牌的其他特点。例如《水龙吟》,上下阕24句,101字,宜于铺排壮美的图景、荡漾的情绪,表达豪爽激动的感情。再如《忆江南》,长短5句,单调27字,句式音节最接近近体诗的形式,和婉流美,因此最适于抒写缠绵凄艳的感情和雍容华贵的风度。

    (二)参考前人的评述。例如《何满子》,白居易说它“从头便是断肠声”,元稹说它“下调哀音歌愤懑”,张祜说它“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可见《何满子》是一支悲凉凄怨的哀曲。南宋初期的程大昌曾提到:“《六州歌头》,本鼓吹曲也。近世好事者倚其声为吊古词,音调悲壮,又以古兴亡事实文之。闻其歌,使人慷慨,良不与艳词同科,诚可喜也。”(《词林纪事》卷九引《演繁露》)这就说明《六州歌头》只适宜于表达悲壮激越的情怀。

    (三)仿效词人名作。根据古今著名词人特别是唐宋词人使用同一词调的作品来进行概括、分析,也推知某一词调适合于表达何种思想感情。例如《满江红》,宋人名作多半表达雄浑悲壮之情,如苏轼“江汉西来”、岳飞“怒发冲冠”……辛弃疾有34首《满江红》存世,绝大多数都是表达激越苍郁的感情。据此可见,《满江红》适宜表现豪迈激越的感情。而《鹧鸪天》就不同,因为不但李煜、晏殊、晏几道等词风秀俊的词人常用它来抒写柔情,吐露哀怨,就是苏轼、辛弃疾一派豪放词人所作的《鹧鸪天》也细腻柔弱,与《满江红》、《念奴娇》、《沁园春》等情味大不相同。由此我们可以认定《鹧鸪天》适于表现细腻婉约的情调。

    (四)考察词牌中句式的长短。长句和短句的表达效果是不同的,长、短句接续排列的组合方式更能影响内容的表达、感情的抒发和声容的流露。短句急促顿抑,再加上数句相继,连珠频频,语势强劲,所以适宜抒写波澜壮阔的胸怀,表达强烈激越的情绪,流露凄壮郁勃的内心世界;而规规矩矩的五言、七言律句的连续运用,可以用来抒写流丽和婉的情景,描绘雍容华贵的风度,揭示深邃睿智的哲理;长短句的交错参互,又适于表现那种低徊掩抑、欲吞还吐的特殊情调,展示跌宕变幻、明灭递生的情境,表露掩映低徊、回肠荡气的情调。例如《六州歌头》,双调39句,其中19个三言句,分别在四处连用,最多的七句连用,犹如激流直下,一泻千里。再如《摸鱼儿》的腰腹部位,以一个三言短句、一个上三下七的长句和一个四言偶句组成,显得格外低徊掩抑,流露出欲吞还吐的特殊情调,加上韵位的变化,使人感到千回百折,回肠荡气,适宜表达哽咽情调。又如《少年游》、《临江仙》,这两个词调均为五言、六言、七言混合排列,平声字押韵,形成音节流丽、声情掩抑的特点,最适合于表现那种平静舒缓,如歌如泣的情调。

    (五)通观词牌韵脚疏密。韵位过密,句句押韵,情调较急,适于表达较激切紧促的声情;隔句押韵,韵位均匀,如果再选用平声韵部,最宜表达低徊掩抑的凄婉情调。隔句押韵,三句一韵,都不适于表现激越壮阔的情景,因为前者显得谐婉,后者显得含蓄回荡。下面多选几个例子加以说明,为使读者阅读更方便采取列举的方式如下。

    《鹧鸪天》、《小重山》、《定风波》、《临江仙》等短调,隔句或三句一韵,韵位均匀,又多选用平声韵部,曲调谐婉,适于表达细腻的感情和平缓的情绪;

    《浣溪沙》的上阕句句押韵,情调较急,下阕变作两个七言对句,隔句一韵,便趋缓和;

    《鹧鸪天》除开首连押两韵后,皆隔句押韵,显得十分从容谐婉;

    《阮郎归》除下阕变七言单句为三言两句,隔句押韵,显示换气处略转舒缓外,各处都是句句押韵,一气旋折而下,使人感到情急调苦,凄婉欲绝;

    《生查子》、《卜算子》全阕隔句押韵,每句落脚字平仄互用,从整个音节看来是比较谐婉的,适宜表达婉曲哀怨而带有几分激切意味的情感;

    《菩萨蛮》、《虞美人》两调的韵位安排相似,都是平仄互换,两句一转,表现为繁音促节,先短叹而后长吁,疾徐缓急间呈现波澜起伏,可用它来表达沉雄豪迈的壮音;

    《清平乐》上阕全用仄韵,句句协韵,显示情调紧张;下阕转平,第三句并改为收,隔句一协,就显得音节和缓,转作曼声,有缠绵不尽之致,是短调中最为美听的;

    《相见欢》(又名《乌夜啼》)从全阕看句句押平韵,可在换头处却插入两个仄声短韵,这样,激越凄怨气氛得以加强,语气为之一振,最末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九言句长引一声,不能不使读者与作者共生凄婉欲绝之情怀;

    《贺新郎》除上下阕第四韵的单句为全篇筋骨,连押两韵,较为紧促外,其它都是隔句押韵,合乎谐婉法则,但整个词牌无一句不用仄收,而且用的韵部又属短促的仄声,因而构成拗怒多于和婉的激越情调,适合抒写英雄豪杰激昂奋厉的思想感情。

    (六)根据句脚平仄择调。例如《沁园春》上下阕各句句末收音有谐有拗,庄严整肃,是最适宜于铺张排比,显示雍容博大器宇的。这个长调一开始就连用三个平收的句子,三句成一片段,显得情调有些低沉。可是接着又连用三个仄收的句子,再在承转处用一个仄声字,领下四个整整齐齐的两联对句,就好像带来行列整肃的两队人马,飞奔上阵,和上面的前锋队伍互相呼应,军容陡顿振作,显示雍容不迫的气度,所以这一词牌颇受豪放派作家青睐。再如《念奴娇》,从整体韵脚看,上下阕两个四言偶句,一个五言单句,构成一个片段,用了一句平收外,其余全用仄收,音节拗怒;从所用韵脚来看,选用短促的仄声韵部,不带含蓄意味,宜于感情尽量发泄;但从整体的韵位安排上来看,又相当匀称,因此能够取得拗怒与和谐的矛盾的统一,声情激壮,阔达高亢,适宜表达激壮慷慨的豪迈感情。

    (七)综合各方面因素择调。有些词牌的句式安排,和婉与拗怒相协并存,即在整个词牌每个句子中间或者各句句脚节奏、平仄等方面或遵循常规惯例,流畅不拘;或打破常规,另辟蹊径,甚至桀骜不驯,随意而为。由于整体结构上的配置以及句脚字调的安排不同,所显示语气的急促和舒徐,声情的激越与和婉也大有不同,这需要我们在刚刚开始学习填词时细加揣摩、领悟,待熟悉掌握了一定数量调式以后会自然区别的。例如《渔家傲》,句中的平仄安排是和谐的,而从整体的落脚字来看,音节却是拗怒的。加之句句押韵,显示着情绪的紧张迫促,适宜于表达兀傲凄壮的爽朗襟怀。再如《御街行》,以三、五、七言的奇句和四、六言的偶句参互而成,看来好像奇偶相生,谐婉不激,但上下阕除了中间一个七言句用了平收外,其余全用仄声收脚,这就构成了整体的拗怒多于和谐;而且下阕连用一个六言、两个四言的偶句直逼而下,采用一个五言单句顿住,这就显示着心胸开阔、英姿飒爽的苍莽气度,即或用来抒写儿女柔情,也绝不至流于软媚。

 

    以上是根据个人的学习笔记整理出来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写出来作为交流。文中涉及到了一些词牌,下面是对这些词牌的分类介绍,分类概括不一定十分准确,但基本情调并不出格,望在使用时再参考一下文中的有关分析。

词牌选介

    符号说明:○为平声,●为仄声,◎为可平可仄,△为平声韵脚,▲为仄声韵脚。

    一、宜于表达豪迈、激昂、深沉、苍凉情调的词牌。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

    ●●◎○○●▲  ◎○◎●○○▲  ◎●◎○○●▲ ○◎▲  ◎○◎●○

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

    ●●◎○○●▲ ◎○◎●○○▲  ◎●◎○○●▲  ○◎▲  ◎○◎●○

夫泪。

○▲

 

御街行

〔宋〕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 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  ●●●  ○○▲  ○○○●●○○  ○●○○○▲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  ◎○○●  ○●○○▲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  ●●●  ○○▲  ○○○●●○○  ○●○○○▲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  ◎○○●  ○●○○▲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

    ◎●○○  ◎◎●  ◎○◎▲  ◎◎●  ◎○◎●  ●○○▲  ◎●◎○

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  ●◎○  ◎●●○○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

    ○◎●  ○○▲  ○◎●  ○○▲  ●◎○○●  ●○○▲  ◎●◎○○

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  ●◎○  ◎●●○○  ○○▲

念奴娇·石头城

〔元〕萨都拉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

    ●○○●  ●○○  ◎●●○○▲  ◎●◎○○●●  ◎●◎○○▲ ◎●

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  ○○◎●  ○●○○▲  ◎○○●  ◎○◎●○▲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

    ◎●◎●○○  ○○◎●  ◎●○○▲  ◎●◎○○●●  ◎●◎○○▲

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  ◎○◎●  ◎●○○▲  ◎○○●  ◎○○●○▲

水龙吟·白莲

〔宋〕张炎

    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犹滴金盘露。轻妆照水,纤裳玉立,飘飘似舞。几度消

    ○○◎●○○  ◎○◎●○○▲  ◎○●●  ◎○●● ◎○●▲  ◎●○

凝,满湖烟月,一汀鸥鹭。记小舟夜悄,波明香远,浑不见、花开处。

○  ◎○○●  ◎○○▲  ●◎○◎●  ◎○◎●  ◎●●  ○○▲

 

    应是浣纱人妒,褪红衣、被谁轻误。闲情淡雅,冶姿清润,凭娇待语。隔浦

    ◎●◎○○▲  ●○○  ◎○○▲  ◎○●●  ◎○○●  ◎○●▲ ◎●

相逢,偶然倾盖,似传心素。怕湘皋佩解,绿云十里,卷西风去。

○○  ◎○○●  ◎○○▲●○○●●  ◎○◎●  ●○○▲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宋〕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

    ◎●○○▲  ●○○  ◎○●●  ◎○○▲ ○●○○○◎●  ◎●○○●

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  ●◎●  ◎○○▲  ◎●◎○○●●  ●○○◎●○○▲  ○●●  ○○▲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

    ○○●●○○▲  ●○○  ○○●●  ●○○▲  ◎●◎○○◎●  ◎●

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

○○●▲  ○◎●●●●▲  ◎●◎○○◎●  ●○○◎●○○▲  ○●● ●

明月?

○▲

沁园春·有感

〔宋〕陆游

    孤鹤归来,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

    ◎●○○  ●●○○  ◎●◎△  ●◎○◎●  ◎○◎●  ◎○◎●  ◎●

成尘。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  ◎●○○  ◎○◎●  ◎●○○◎●△  ○○●  ◎○○●● ●●○△

 

    交亲散落如云。又岂料而今余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

    ○○●●○△  ●◎●○○◎●△  ●◎○◎●  ◎○◎●  ◎○◎● 

有人贫。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

●○△  ◎●○○  ◎○◎●  ●○○◎●●△  ○○●  ●○○●●  ◎●○

邻。

六州歌头

〔南宋〕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

    ○○◎●  ◎●●○△  ○◎●  ○○●  ●○△ ●○△ ◎●◎○

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

●  ◎○●  ○◎●  ◎◎●  ○◎●  ●○△ ◎●◎○  ◎●○○●

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  ●◎○◎●  ◎●●○○  ◎●○△  ●○△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干羽方怀远,

    ●○○●  ◎○●  ○◎●  ●○△  ◎◎●  ○◎●  ◎●○○●

岁将零,渺神京。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

●○△  ●○△  ◎◎●  ●○△  ◎○●  ○◎●  ●○△  ◎●◎○

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  ◎○●  ◎●○△  ●◎○◎●  ◎●●○△  ◎●○△

 

二、宜于表达轻柔婉转、缠绵深沉情绪的词牌。

忆江南·怀旧

〔南唐〕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  ◎●●○△  ◎●◎○○●●  ◎○◎●●○△  ◎●●○△

生查子·元夕

〔宋〕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

    ◎○○●○  ◎●○○▲  ◎●●○○  ◎●○○▲  ◎○○●○  ◎●○

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  ◎●●○○  ◎●○○▲

阮郎归·踏青

〔宋〕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清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  ◎○○●△  ◎○◎●●○△  ●○○●△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  ●○○  ◎○○●△◎○◎●●○△  ●○○●△

少年游

〔北宋〕晏殊

    芙蓉花发去年枝。双燕欲归飞。兰堂风软,金炉香暖,新曲动帘帷

    ◎○◎●●○△  ◎●●○△  ◎◎◎◎ ◎○◎● ○●●○△

 

    家人并上千春寿,深意满琼卮。绿鬓朱颜,道家装束,长似少年时。

    ◎◎◎◎○◎● ◎●●○△  ◎◎◎◎ ●○◎● ◎●●○△

鹧鸪天·别情

〔宋〕聂胜琼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  ◎○◎●●○△  ◎○◎●○○●  ◎●○○●●△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  ●○△  ◎○◎●●○△  ◎○◎●○○●  ◎●○○●●△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唐〕或〔五代〕薛昭蕴

    春到长门春草青。玉阶华露滴、月胧明。东风吹断玉箫声。宫漏促、帘外晓

    ◎●○○○●△  ◎○○●●  ●○△  ◎○◎●●○○  ◎◎● ◎●●

啼莺。

○△

    愁起梦难成。红妆流宿泪、不胜情。手挼裙带绕花行。思君切、罗幌暗尘生。

    ◎●●○△  ◎○○●● ●○△  ◎○◎●●○○ ◎◎● ◎●●○△

临江仙·妓席

〔宋〕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私倚处,遥见月

    ◎●◎○○●●  ◎○◎●○△  ◎○◎●●○△  ◎○○●●  ◎●●

华生。

○△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晶双枕畔,犹有堕钗

    ◎●◎○○●●  ◎○◎●○△  ◎○◎●●○△ ◎○○●●  ◎●●○

横。

河满子·秋怨

〔宋〕孙洙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余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目送连天

    ◎●◎○◎●  ◎○◎●○△  ◎●◎○○●●  ◎○◎●○△  ◎●◎○

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  ◎○◎●○△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

   ◎●◎○◎●  ◎○◎●○△  ◎●◎○○●●  ◎○◎●○△  ◎●◎○ 

如梦, 觉来无处追寻。

◎●  ◎○◎●○△

三、声情起伏变化,宜于表达各种较为复杂情绪的词牌。

相见欢`秋归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

    ◎○◎●○△  ●○△  ◎●◎○  ○●●○△ ●◎▲ ◎○▲ ●○△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

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

〔唐〕韩偓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 ◎○◎●●○△  ◎○◎●●○△

 

    罗袜况兼金菡萏, 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  ◎○◎●●○△  ◎○◎●●○△

菩萨蛮·闺情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  ◎●◎○△  ◎○○●△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  ◎●◎○▲  ◎●●○△  ◎○◎●△

卜算子·别意

〔宋〕苏轼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  ◎●○○▲  ◎●○○●●○  ◎●○○▲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  ◎●○○●●○  ◎●○○▲

清平乐·晚春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  ◎●○○▲  ◎●◎○○◎▲  ◎●◎○◎▲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  ◎○◎●○△  ◎●◎○◎●  ◎○◎●○△

 

虞美人·感旧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  ◎○◎●●○△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  ◎○◎●●○△  ◎●●○◎●●○△

定风波·暖日闲窗映碧纱

〔唐〕欧阳炯

    暖日闲窗映碧纱,小池春水浸明霞。数树海棠红欲尽,争忍。玉闺深掩过

    ◎●○○◎●△  ◎○⊙●●○△ ◎●◎○○◎▲  ◎▲ ◎○◎●●

年华。

○△

 

    独凭绣床方寸乱,肠断,泪珠穿破脸边花。邻舍女郎相借问,音信,教人羞

    ◎●◎○○●▲  ◎▲  ◎○◎●●○△  ◎●◎○○●▲  ◎▲ ◎○◎

道未还家。

●●○△

摸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宋〕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

    ●○○  ◎○○●  ◎○○●○▲  ●○○◎○○●  ◎○○●○▲  ○●

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  ◎●●  ○○◎●○○▲  ○○●▲ ●◎●○○  ◎○◎●  ◎●●○▲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  ◎●○○●▲  ◎○○●○▲  ○○◎●○○●  ◎●●○○▲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

○●▲  ◎●● ○○◎●○○▲  ○○●▲  ●◎●○○  ◎○◎●  ◎●●

肠处。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