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回百转,活过来的孟丽君;肝肠寸断,回不去的陈端生

 花小鼠 2019-10-15

前言

国学大师陈寅恪说,江南何止出才子,也多出才女。

出生在杭州的陈端生是,行走在她故事里的孟丽君也是。但是,历经千回百转,故事里的才女从纸上活生生地站了起来;而那个历经了人生悲喜交集命运大起大落的才女陈端生,却是再也回不到当初了。

千回百转,活过来的孟丽君;肝肠寸断,回不去的陈端生

才女陈端生

1、今夜安闲权自适,聊将彩笔写良缘

这是一个初秋的雨夜,案桌旁,烛光下,十八岁的女诗人陈端生文如泉涌笔走龙蛇,在她的笔下一个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正徐徐拉开序幕。这故事就是被后人赞为有着极高文学价值的小说《再生缘》,郭沫若把此书和《红楼梦》并称南缘北梦。

从此,故事中那个被陈端生赋予了集才华美貌和智慧勇敢于一身的奇女子孟丽君,就和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陈端生纠缠在了一起。

千回百转,活过来的孟丽君;肝肠寸断,回不去的陈端生

再生缘文本

陈端生出生在书香世家,是清代著名的女诗人和弹词作家。祖父陈兆伦是雍正进士,著有《紫竹山房文集》,写过《才女论》,父亲陈玉敦是乾隆举人,母亲是任过云南府和大理知府的汪上堉之女,同样受过良好的教育。生活在这样思想开明的家庭,陈端生的文学才情得以尽情施展。

故事开始的这年,陈端生的父亲在京供职,她们姐妹和母亲随侍在京。这真是一段幸福美好的写作时光,青春烂漫,无忧无虑,文思汹涌。林黛玉说,无奈诗魔昏侵晓。灵感和创作的欲望来了的时候,谁也不能叫停这支奋笔疾驰的笔。此时,写作对少女陈端生来说就是不可抑制的冲动和快乐,尽管她的读者只有母亲和妹妹。

北京的冬天特别冷,但这丝毫不影响陈端生的创作热情。“仲冬天气雨严寒,猎猎西风漫木残。短昼不堪勤绣作,仍为相读《再生缘》”

“书中虽是清和月,世上须知岁暮天。临窗爱趁朝阳暖,握管愁当夜气寒”

充实忙碌的日子总是过的飞快。“姊妹联床听夜雨,春萱分韵可诗篇。隔墙红杏飞晴雪,映榻高槐覆晚晴。午绣倦来犹整线,春茶试罢更添泉”。转眼就是次年的春天,陈端生仅用八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再生缘》的前八卷。同年,全家陪父亲前往山东任登州府,蓬莱仙境的美丽风光,助力才思敏捷的陈瑞生的创造力再次达到了巅峰,她很快从第九卷写到了第十六卷。照这个速度,故事的结局指日可待了。

千回百转,活过来的孟丽君;肝肠寸断,回不去的陈端生

陈端生与吴藻

2、仆本愁人愁不已,殊非是,拈毫弄墨旧时心

陈端生在写完第十六卷时写了一首伤春词:

起头时,芳草绿生才雨好

收尾时,杏花红坠已春消

良可叹,实堪嘲

流水光阴暮复朝

别绪闲情收拾去

我且待,词登十七润新毫

世事无常,陈瑞生自己也没有料到,她这信心满满的新毫开润,竟然整整隔了十二个年头。

在山东的次年七月,缠绵病榻许久的母亲还是离开了人世,从此,这个世上再也没有那个呵护她欣赏她悉心指导她创造的母亲了,这对于陈端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她写弹词小说,本是娱悦母亲,如今,母亲已去,少女的心陷入了无尽的悲凉之中,哪里还有心思去写故事?!此后几年,她只是将旧作略做修改润色而已,并未再动笔创作。

23岁那年,陈端生出嫁了。夫君是名家之子范菼,虽然陈端生是继室,可是这门婚事也算门当户对,幸福美满。婚后夫妻和睦,几年间一儿一女相继出生凑了个好字,陈端生相夫教子也算心满意足,沉浸在家庭生活幸福之中的她,还没打算把续写故事提上日程。

如果,日子就这样过下去,世家小姐嫁名家之子也是一桩美谈。可是,厄运总是猝不及防地降临,还没等人反过神来,陈端生的天就塌了。

正象白居易诗中说的:世间好物不坚牢, 彩云易散琉璃碎。

婚后第六年,范菼因乡试舞弊案被发配新疆伊犁为奴。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不久,陈端生的父亲也撒手人寰,还没等她从接连的悲痛中缓过神来,最疼爱的儿子也因病医治无效离她而去。

又有谁知道,这十二年的时间空白,却是用陈端生自己的悲欢离合来填补的。外人不知其中的辛酸,陈端生自己却再清楚不过,所以也忍不住地长吁短叹。

她后来在作品中写道:“掻首呼天欲问天,问天天道可能还?尽尝世上酸辛味,追忆闺中幼稚年。”

这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一个柔弱的女子如何承受?又有什么心情来续写未完的故事?这一搁笔,就是十二年。

千回百转,活过来的孟丽君;肝肠寸断,回不去的陈端生

陈端生石刻像

3、造物不须相忌我,我正是,断肠人恨不团圆

在北京和山东时,《在生缘》的读者只有母亲和妹妹,陈端生说:“不愿付刊经俗眼,唯将存稿见闺仪”。可回到杭州后,这部还未完稿的小说手抄本就在江浙一带被广泛流传开了,书中那跌宕起伏曲折复杂又步步惊心的故事情节已经牢牢地抓住读者的眼球,人们的心和故事中的人物情节一起欢欣悲喜,当然就更期待剧情的最终走向。

陈端生终于对喜爱她的粉丝们许下了“知音爱我休催促,在下闲时定续成”的承诺。

可是,这十二年间,她经历了母亲病逝的悲,出嫁生子的喜,而后又是丈夫被发配父亲病故痛失爱子的痛,这大起大落悲喜交集的命运啊,已经是把她击的千疮百孔。

陈端生在十七卷开卷语写道:造物不须相忌我,我正是,断肠人恨不团圆。

此刻,再执笔,往事历历,思绪万千。十二年前的少女,明眸如水,心无挂碍,文如潮涌,可以挑灯夜战,也可以一气呵成;而今,历尽人世苍桑,身心俱疲,心境再不复从前了,只能趁天气晴好时时断时续。

从春天写到冬天,最终也就续了这一卷而已。她说:“婿不归,此书无完全之日也。'也许是怕故事太圆满,自己和丈夫不能团圆,又怕故事不圆满,成为不好的预言。总之是柔肠百结,再也无法把故事叙述下去,于是《再生缘》也就定格在了“悠悠十二年来事,尽在郦堂一醉间'。

陈瑞生终是没有等到与丈夫团聚的那一天。悲剧往往就是这样,就象事先设定好了的情节一样:就在范菼被释归来的路上,46岁的才女诗人陈端生熬到了生命的尽头。

千回百转,活过来的孟丽君;肝肠寸断,回不去的陈端生

陈端生

结束语、千回百转,活过来的孟丽君;肝肠寸断,回不去的陈端生

鲁迅说:“不过在戏台上罢了,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陈端生把故事定格在十七卷,这不是故事的结局。可是回头看故事的主人公孟丽君,她在经过一次次的人生转折后,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独立自主,能够支撑起自己的天空,把控自己的命运,她已经是一个从纸上站立起来重新活过来的新女性了。至此,作者也在难驾驭她的命运。所以,故事至此,对作者和人物,都是刚刚好。

回头看我们的才女陈端生,把故事定格在那“郦堂一醉间”,在我看来,并不是她才气耗尽,而是历尽苍桑后,收敛起了少年时的锋芒,阅尽世间百态后,多了对命运的敬畏之心。中年的谦恭内敛言辞平和又怎么能和少女时的意气风发言辞犀利来抗衡呢?这样想来,回不去,也是极好的结局,心态回不去,故事回不去,人生回不去。

悲剧也罢,喜剧也好,这一幕幕悲欢离合的故事都让我们充分领略了奇女子陈端生的美好人生理想,还有她那卓越的文学才华。其实,没有结局,就是最好的结局。

千回百转,活过来的孟丽君;肝肠寸断,回不去的陈端生

陈端生故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