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李桂东:代谢综合征与“高血压”(治疗篇)

 观行健康 2019-10-15

本文2135字,阅读时间:6分钟

请转给您身边有需要的人!

Part.1

患高血压要先搞清楚这几个问题

A、什么情况可以先不吃药观察看看?

答案:

1、临界高血压状态

2、高血压一级

3、没有心、脑、肾、眼底血管病变,也没有其他并发症。

像这种情况可以先不着急吃降压药,很有可能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或者中药治疗就能恢复正常,在门诊遇到这种例子还是非常多的。

B、什么情况下必须立即药物治疗?

答案:

1、血压二级或者二级以上的患者

2、合并代谢综合征或者其他疾病

3、生活方式调整后血压控制仍不理想

这种情况应该先使用药物控制血压,然后坚持调整生活方式和开展辅助治疗,最大限度减少高血压或者降压药带来的身体损害。

C、血压控制达标以后还需要服药吗?

答案:

这取决于血压是怎么降下来的。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后血压达标的不需要服药。如果仅依靠高血压药物治疗后达标,绝大部分人停药半年左右血压还是会升高。

Part.2

药物治疗当中最重要的两个提醒

1、从小剂量开始服药

降压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用,慢慢增加或调整剂量。不能急于降压,降血压和减肥一样最忌讳速度太快、降得太猛容易影响到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如脑梗塞、心绞痛发作等。

一般应该在2周到3个月时间逐渐调到理想血压。(年纪越大,降压治疗时身体需要适应的时间越长)

很多性格急躁的老年人吃几天降压药后血压仍不理想就自己加量服药或者宣布“降压药对我没用”而放弃治疗,非常危险和不理智。

2、优选长效型降压药

太忙的人或者老年人容易忘记服药,不规律服降压药会引起血压波动大,比稳定的高血压还要危险。所以最好选择每天吃一次就可以控制血压的长效降压药物。

Part.3

常见抗高血压药物及其副作用

1、利尿剂类(氢氯噻嗪)

作用:

增加小便量

排钠降压

作用温和持久

缺点:

增加患糖尿病

痛风

肾衰竭的风险

2、β受体阻断剂类(美托洛尔、普奈洛尔等各种洛尔类)

作用:

通过减慢心率

降低心排血量

抑制肾素释放来降压

缺点:

作用缓慢,要一到两周才开始起效。容易引起心率过低、乏力、四肢冰凉。对老年人效果比较差。

3、钙通道抑制剂(维拉帕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各种地平类)
作用:

效果比较稳定

副作用也不大

缺点:

容易导致脸红、头晕、心跳加快、下肢水肿。心功能差不能用。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各种普利类)
作用:

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

起到降压作用

缺点:

大约五分之一的人服用后会引起咳嗽,如果老是刺激性干咳又找不到其它原因要怀疑这个药。

5、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缬沙坦、额贝沙坦等各种沙坦)

作用:

降压作用平稳温和

适合于轻中度高血压
缺点:

无明显缺点

特别提醒沙坦类和普利类降压药不能同时服用,否则容易引起严重的低血压。

另据国外医学研究机构报道,服用这两类降压药都有可能增加患肿瘤的几率!

Part.4

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小贴士:

中医内科学认为高血压主要病机是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肾精不足,临床又分为肝火上炎、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五个基本类型,分别有相应的方药治疗,重点在于调肝。

我们的看法略有不同:

首先高血压是人体的水液代谢出了问题,所以病机关键不在肝而在于肾。肾具有“主水、司开合”的功能,现代医学已经证实“肾---体液系统”才是调节血压的主要功能系统。

所以治疗高血压就是治水,应该像大禹治水一样以疏导为主,而不是去镇压,用“镇肝熄风汤”之类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水在体内代谢主要是肺、脾、肾的功能协作。肺为水之上源,可以开合毛孔管出汗,出汗可以排除水和盐分。高血压患者到了夏天或者热带地区出汗多一点血压就能明显降低。脾主运化水湿,脾虚的人特别容易水肿和肥胖,也导致血压高。肾主水,管理整个身体循环的水量,所以肾病到最后几乎都会引起高血压和水肿。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高血压病是脏腑功能衰退与水液代谢障碍同步发生演变的过程。治疗应该以扶阳补虚、抑阴逐水为原则。

中药治疗高血压确实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优势,很多人对西药的副作用有畏惧心理,寄希望于中药治疗,但中医治疗也有两个问题。

首先是治疗效果具有不确定性,每个中医看病的方法和思路都不同,患者的理解和配合程度也不同,所以治疗效果因人而异。

其次是费用高,和西药相比用中药治疗并不经济,服药也不便。依靠药物治疗取得血压正常的效果只是暂时的,一旦停药仍然有可能反弹。所以最好还是不要依靠药物来治疗高血压。
我们下一篇将给大家介绍不用药物的高血压保健方法。(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