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衡》第九卷│问孔篇第二十八(9)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9-10-15

2019年7月8日,星期一,农历己亥年【猪年】六月初六

今日品读王充《论衡》第九卷——问孔篇第二十八(9)

《论衡》第九卷│问孔篇第二十八(9)

【原文之九】

宰我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予何诛?”是恶宰予之昼寝。

问曰:昼寝之恶也,小恶也;朽木粪土,败毁不可复成之物,大恶也。责小过以大恶,安能服人?使宰我性不善,如朽木粪土,不宜得入孔子之门,序在四科之列。使性善,孔子恶之,恶之太甚,过也;人之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孔子疾宰予,可谓甚矣!使下愚之人涉耐罪之,狱吏令以大辟之罪,必冤而怨邪?将服而自咎也?使宰我愚,则与涉耐罪之人同志;使宰我贤,知孔子责人,几微自改矣。明文以识之,流言以过之,以其言示端而己自改。自改不在言之轻重,在宰予能更与否。

【字词】

1、杇:(wū)本义为瓦刀,文中指给墙壁抹层涂饰。

【拙解】

宰我白日睡觉。孔子说:“朽木不可以雕刻,粪土之墙不可以涂饰,对于宰予我还为何要责备呢?”此言是表达厌恶宰予白日睡觉。

试问:白日睡觉之恶,是小过错;朽木和粪土,是毁败不可恢复之物,是大恶。以大恶之语责备小过错,怎能服人?假使宰我品性不善,如朽木或粪土一般,不应成为孔子门徒,排在四科之列。假使他品性良善,孔子厌恶他,厌恶太甚,就不对了;对人不仁,责人过甚,必生乱。孔子深厌宰予,可谓过分!即使下民愚人只犯轻罪之,狱吏便下令治以死罪,必定会因蒙冤而生怨恨吧?能会服罪而且自责吗?假使宰我愚钝,便会与轻罪者有相同的想法;假使宰我贤良,知道孔子在责备他,有微小的提醒便会自已改正。明确指出让他知道,或传话使他知道自己的过错,只需以言语启示而使其自已改正。自已改正不在于言辞的轻重,而在于宰予自己能否改正。

【小议】

宰予,字子我,孔门十三贤之一。擅长辞辩,思维活跃,常对孔子常说提出异议。孔子对他常有微词甚至责难。宰予因提出应将孔子的“三年之丧”改为“一年之丧”,而被孔子责为“不仁”。只因白日常困顿而睡,竟被孔子批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可见孔子对这位小自己二十九岁的弟子是非常厌烦的。然而在孔子周游列国时,却常派这位弟子出使齐国、楚国,或者是宰予确有辩才,亦或是孔子实不愿其常在自己身边?宰予好问,说不定哪个问题会令为师者难堪。在孔子眼中,听话的颜回才是最好的学生,强过有太多想法的宰予、子贡等弟子。如此而言,孔子的为师之道也是存在缺失的。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思想家,唯物主义者。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八十四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论衡》的出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使其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其著作的历史重要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对待历史经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