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间了不起的书店

 走路once 2019-10-15

有一间非常了不起的书店,开在一战后的法国巴黎。它既是一家书店,又是一个图书馆、出版社、文化沙龙、邮局、银行、甚至还是旅馆。它曾是很多天才的后盾,在天才还没成功之前。它就是1919年开在巴黎左岸的莎士比亚书店。

一间了不起的书店

莎士比亚书店

那时,海明威还没有写出他的第一部小说。乔伊斯还困在旅馆里,一边做家教,一边写着他的鸿篇巨制——《尤利西斯》。劳伦斯揣着他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到处兜售,找不到人出版……莎士比亚书店,见证了很多作家创造奇迹的过程,见证了很多名著的诞生。而被世人称作“天书”的《尤利西斯》,莎士比亚书店更像接生婆一样,亲自迎接了它的横空出世。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莎士比亚书店,这些天才和天才的著作会有怎样的命运。

1,书店的创办

莎士比亚书店创办于1919年。它的主人是一个名叫西尔维亚·比奇的美国女人。

西尔维亚是一个爱书的人。因为少年时期在法国生活过,她很喜欢法国文学。在没开书店之前,她经常在巴黎一个叫“书友之家”的书店里读书,听作家的讲座。在那里,她熟悉了很多法国作家,并且跟“书友之家”的店主艾德里亚娜·莫里耶成了很好的朋友。

后来,西尔维亚想开一间自己的书店,这件事渐渐成了她的梦想。她最初的想法是,在纽约开一家法文书店,做为“书友之家”在美国的分店,推广法国文学。但是因为经费不够,终没实现。重回巴黎的西尔维亚,在莫里耶的建议下,决定在巴黎开了一间英文书店,推广美国作家的作品。

那时,巴黎的房租和消费都比美国低很多。西尔维亚的那点经费,刚好能够在巴黎实现她的梦想。说干就干,西尔维亚在莫里耶的帮助下,很快在迪皮特朗街8号找到了一个铺面。

一间了不起的书店

海明威和西尔维亚等人在书店前合影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莎士比亚书店正式开业。书店以英文书为主,除了卖新书之外,还出租二手图书。类似一个书店加上一个小图书馆。书店的新书由西尔维亚的亲戚从美国邮寄过来,旧书则是从巴黎和伦敦的二手图书市场上购进。据西尔维亚后来回忆,那时二手书市场上有很多可以淘到的宝贝。

书店开张时,橱窗里放着的是莎士比亚、乔叟、乔伊斯等人的书。店内放着《国家》、《日晷》、《新共和》、《花化公子》等书评杂志。墙上挂着两张布莱克的画作,和惠特曼、爱伦坡、王尔德的照片。还有两件镇店之宝是:王尔德的信件和惠特曼的手稿。

1919年11月19日,书店正式开张。

2,书店的会员

莎士比亚书店采取会员制,没有书目索引,读者在完全开放的书架上去翻阅,然后寻找自己喜欢的书。

一间了不起的书店

西尔维亚和乔伊斯在书店里

莎士比亚书店一开张,就吸引了一批学生、作家、甚至还有像纪德这样的大咖作家成为了会员。而此时,大洋彼岸的美国作家正在受到打压,这种压抑的氛围,让大批的美国作家飘洋过海,来到巴黎定居。

莎士比亚书店的开张,无疑为这些作家提供了太多的方便。以至于这个书店开业不久,消息就传遍了美国。美国的作家们,一般到巴黎后的第一站,都是先来莎士比亚书店参观。然后,顺便告诉店主西尔维亚,他们已经把莎士比亚的地址作为自己的联系地址。西尔维亚欣然应允,就这样,这家书店很快成了邮局。居无定所的作家们,每天到这里来寻找自己的邮件。

后来,随着会员越来越多,莎士比亚书店,渐渐成了作家们认识、接触和交流的场所。经常出入的作家,有庞德,海明威,乔伊斯,菲茨杰拉德等人。

再后来慕名来到巴黎的作家们,他们之所以选择巴黎,跟聚居在这里的大咖们,跟这里良好的艺术氛围,甚至跟莎士比亚书店,多多少少都有关系吧。

比如海明威第一次来到这里,就小心翼翼地问西尔维亚:

“乔伊斯经常来这里吗?“

乔伊斯刚到巴黎不久,就认识了西尔维亚。在他们认识的第二天,乔伊斯就来到莎士比亚书店求助。那时,乔伊斯正在流亡过程中,居无定所,身无分文。他需要找到住处,还需要找到家教的工作,来维持他的写作。

西尔维亚非常喜欢《尤利西斯》。出于对乔伊斯的崇拜,她竭尽全力地帮他。事实上,莎士比亚书店后来成了乔伊斯的银行,他不停地在这里借钱,还钱。来维持他难以为继的生活。

海明威把遇见莎士比亚书店的那一天看作幸运的一天。当他羞涩地提出想借书,但是兜里没钱时,西尔维亚慷慨地允许他把书带走,有钱时再付。海明威说:“她完全有理由怀疑我,她不认识我,而我提供的住址又是一个穷的命的地方。“ 可是西尔维亚丝毫没有迟疑。海明威后来说:”在我认识的人中,没有人比西尔维亚对我更好。“

海明威在美国文坛常被骂为“忘恩负义”,而他过那么多年后,还承认西尔维亚对他如此友善,可见,莎士比亚书店的店主,确实有不同凡响的人格魅力。

像海明威和乔伊斯这样的会员还有很多,他们的关顾照顾了书店的生意,而书店的存在也滋养了他们的写作、生活和感情。

3, 书店的出版业务

莎士比亚书店的出版业务是从出版《尤利西斯》开始的。

那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在英国出版遇阻。而在美国的《小时代》连载后来也被起诉,官司失败,作品被禁。乔伊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无计可施的他,坐在莎士比亚书店里唉声叹气。

这时,西尔维亚想: 得为这本书做点什么。

她开始设想自己出版这本书,然后在莎士比亚书店里卖。乔伊斯听了十分高兴。然后,西尔维亚开始为出版这部鸿篇巨制而奋斗。

《尤利西斯》出版的过程异常艰辛,经费不足,困难重重。这些,西尔维亚都克服了。排版的困难同样像一座山。被称为“天书”的《尤利西斯》本来就很难读,又加上出版的过程中,乔伊斯还在不断地修改。被修改过的书稿,字迹更加让人难以辨认。在这种情况下,光打字员就被折磨崩溃了八个。

西尔维亚以顽强的意志客服了困难,她亲自找喜爱《尤利西斯》的朋友们,说服她们做志愿者,一页一页去辨认字迹,进行校对。

费进了千辛万苦,最后总算印出了《尤利西斯》的第一版,共印1000册。根据纸质和有无签名编号,分别定价为三百五十、二百五十、一百五十法郎。当时,乔伊斯以为几十本也不见得能卖。西尔维亚坚持印了一千本,最后全部卖光。

第一版《尤利西斯》的买家,大多是散布在全球的作家们。现在,那个版本的《尤利西斯》,有编号的前100册,成了全球最贵的书,一本值10万英镑。

一间了不起的书店

1922年第一版《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印出来之后,送到美国订购者的过程异常曲折。第一批邮寄过去的书,全部被海关没收了。西尔维亚为此一筹莫展。后来,海明威帮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她让西尔维亚把书寄给他在加拿大的一个朋友。然后,那个热心的朋友每天坐一趟轮渡,把《尤利西斯》塞进裤子里,像一个大腹便便的孕妇一样,把书走私到了美国,送到了订阅者的手里。

这本书后来再版了很多次。它为莎士比亚的书店带来了繁荣。因为在英语国家被禁,《尤利西斯》在莎士比亚书店的销售格外火爆。那时,零售商到了莎士比亚书店,把一块绿色的大布往地上一铺,叫道:

“来20本《尤利西斯》。” 然后四角包好,扛在肩上离去。

而到巴黎来旅游的美国人,带一本《尤利西斯》回去,简直成了一种时尚。当然,过海关时,他们把书皮换成《安徒生童话》,或者别的同等厚度的书皮,才能带回国去。

之后,莎士比亚书店又出版了一些乔伊斯的别的作品,都卖得相当不错。

4,书店的媒介作用

莎士比亚书店的老板西尔维亚,开书店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因为她对书单纯的热爱,和对作家们由衷的钦佩。所以,在经营书店的过程中,她为作家们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她介绍作家们互相认识,推荐作家的书给合适的读者、电影人,还想方设法推广作家的作品——事实上,她在很多时候是一个重要的媒介。

一间了不起的书店

西尔维亚和乔伊斯

在乔伊斯很困难的时候,她想方设法把乔伊斯介绍给了法国德高望重的作家瓦拉里·拉伯。拉伯读了乔伊斯的作品后,很喜欢乔伊斯。后来在很多个地方,他给了乔伊斯莫大的帮助。他努力推广乔伊斯的作品,甚至亲自给读者朗诵,在乔伊斯病重的时候,他还让乔伊斯住在了他的房子里。

菲茨杰拉德到巴黎之后,很想认识乔伊斯。西尔维亚便和她的朋友莫里耶安排了饭局,让作家们见面和交流。

西尔维亚还给乔伊斯录过几盘他亲自朗诵的《尤利西斯》,这些录音,后来成了乔伊斯留在世上珍贵的声音材料。

书店也会举行朗诵会,让学生和青年能够接触作家,也让作家可以推广自己尚未发表的作品。此时的书店,仿佛成了文学的孵化器,给作品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海明威后来在西尔维亚的《莎士比亚书店》里,为此书做了序言,他写道:

“在寒风吹过的大街上,那是一个温暖的所在……”

而我觉得,在文学史上,那里恐怕也是一个温暖的所在吧。

5,书店的灾难

莎士比亚书店在二战爆发前夕,面临过收支不平衡的情况。生意最难做的时候,是纪德等一帮作家们伸出了援手,一边申请政府补贴,一边拉会员,为书店的生存想了很多办法。

可是,战争爆发让书店遇到了麻烦。

西尔维亚本来可以回到美国,但是她不愿意放弃书店,她于是选择和巴黎人们在一起。有一天,一个德国军官去书店买乔伊斯仅剩一本的书,被西尔维亚拒绝。西尔维亚因此惹祸上身,她被抓进了集中营。

莎士比亚书店的书被转移到楼上,书店关门了。

半年后西尔维亚被释放。两年后,德国战败。海明威带着枪解放了书店所在的那条街,他跟西尔维亚在大街上热烈拥抱,街上的人们都鼓掌叫好。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西尔维亚没有再把书店开起来。

6, 书店的继承者

二战后的1951年,惠特曼的后代乔治·惠特曼,在巴黎圣母院的对面,开了一家英文书店。跟西尔维亚一样,他把二楼开辟为图书馆,书架旁边还有铺位。这个书店,也成了文人聚会和暂时栖居地。据说,这个书店从开店至今,已经帮助过文人和作家4000人。

一间了不起的书店

乔治·惠特曼

六十年代,乔治·惠特曼经过西尔维亚·比奇的允许,把店名改为莎士比亚书店。

为了纪念西尔维亚,乔治把他的女儿取名为西尔维亚·惠特曼。乔治去世之后,莎士比亚书店由他的女儿掌管。

现在,莎士比亚书店成了巴黎的一景,很多去巴黎旅游的人,都喜欢到那里看看,拍照留念,买书送给朋友们。

在网络对实体经营冲击如此厉害的时代,莎士比亚书店依然能够生存下来,可见它的生命力是旺盛的。

在一个城市,一个街道,书店跟别的商铺并排而立,但它跟别的店铺是不同的,它不仅是一个商业实体,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怀,一种人们对精神的追求和关爱。

这一点,莎士比亚书店诠释得非常到位。

这是书的幸运、文化的幸运、作家们的幸运。我多么希望,世上可以多一点这样的书店。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