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不努力却考高分的天才孩子,其实是这样学习的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10-16

都说“天道酬勤”,但有些孩子似乎没有那么“幸运”。

经常能看到他们刻苦学习的身影:

上课认真听讲,笔记也写得满满的,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老师说的每本参考资料,都会买;书本上也画得花花绿绿的,标记了各种重点……

但成绩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上学期结束的时候,班里有个女孩来办公室找我,想和我聊聊为什么她的管理学成绩不及格。

她很沮丧地对我说:“老师,我真的很努力了。您的课我一次都没落过,笔记做得也非常认真,而且还把您讲到的所有要点,都在课本上做了标记.......

这个女生,我有印象,她每次上课都坐第一排,还经常找我拷课件,确实很用功。

我问她:“你是怎么准备考试的呢?”

她觉得自己准备得很充分:“我复习了笔记,把笔记里的重点和课本的重点内容看了好几遍,临考前都觉得可以倒背如流了。”

按说都用功到这个份儿上了,为什么会考不好呢?

她心里委屈得很。

身边有不少孩子都和她一样,虽然付出很多,但往往却“劳而不获”。

难道,真的全是天赋在作祟?

1

为什么都这么努力了,依然“记不住”?

其实,还是学习方法出了问题。

我们来看看,那个努力的女学生,为什么会考不好。

在听完她的倾诉后,我问了她几个问题:

你有没有用每章后的重要概念检测过自己?

看到“风险性决策”“民主型领导”这些概念时,你能不能把定义讲出来,并在写作中用到这个概念?

课本中的要点,你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吗?

每一个新知识点的学习,和你已经学过的知识点有什么联系,想过没有?

每一个问题,她的回答都是没有。

很明显,她陷入了一个学习误区:

听课虽然认真,但却没有思考;过分依赖笔记,没有把老师讲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点背后的含义。

这种长期机械背笔记的方式,就是一种重复阅读和学习,长此以往会带来两大弊端:

一是,不知道自己学习中的薄弱之处,不知道要在哪里花更多精力去提高自己。

二是,会倾向于使用让自己误以为已经掌握了知识的学习方法。

所以一到考试时,就会“露出马脚”。

但为什么,她还感觉自己学得很扎实呢?

因为,像“重复阅读与集中记忆”这种毫无挑战性的工作,很容易让人越做越熟练,从而产生一种“已经记住了”的错觉。

这种判断错觉,叫“元认知欠佳”。

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自己知识掌握情况的判断。元认知欠佳,即在重复中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所学。

但其实,长此以往,这种缺乏思考的重复阅读和学习,既做不到真正的精通,也做不到长久的记忆。

对于这种“不走心的学习效果”,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曾经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检验。

让心理实验室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去找离自己最近的灭火器,结果很多人都没有找到。

一个在学校任教25年的教授不信邪,决定亲自去找找看,结果他发现灭火器就在办公室门口的右边,每天进办公室都能看见。

其实,学习也是这样,如果只是一遍一遍地翻书或笔记,而不去留心总结和思考,知识并不能真正在心里扎根。

2

做到这些,从“笨鸟”逆袭成“学霸”

央视前主持人樊登曾说,他上学时是个不努力的“好学生”,为此,经常遭到班里勤奋学生的“攻击”。

他每次考试的高分,似乎都来得那么漫不经心:上课不认真作笔记,下课也不玩儿命复习,平时的课本比脸都干净......

有个平时在课本上做了密密麻麻笔记、极为刻苦的女生,学习反倒不如他。

很多努力的学生都在想,看起来学习不费吹灰之力的他,为什么成绩总那么好,自己这么努力却考不过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凭什么?

樊登说,他从来不觉得自己天赋过人。他只是和那些爱记笔记的同学学习方法不一样而已。

他特别爱考试,经常会和同学出一些小测验互相考着玩。

临考前,他也不会像平时的同学那样拿着重点笔记背,而是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回忆这学期讲过的知识点,实在想不起来的,再对照书补充。

并且,这种方法屡试不爽。

直到今天,他每年要给读者讲几百本书,用的也是这个方法。

每本书只是看一遍,半个月后要讲的时候,就拿出一张白纸,回顾这本书的框架......

其实,樊登的这套方法与心理学家用很长时间做实验、统计分析出来的有效学习路径不谋而合:检索、间隔、巩固、细化、迁移。

1.多进行自我测验,练习从记忆中检索新知识

2010年,《纽约时报》曾经做过这样一项研究:

让学生阅读课本里的一段文字,然后选择其中一部分人考试,让他们回忆阅读的内容。

一周之后再考察他们的记忆情况,结果发现接受考试的学生比没接受考试的学生多记住了50%的信息。

研究证明,这种主动从记忆中主动检索知识的方式,有两大好处:

一是,能迅速明白什么是自己知道的,什么是未知的,这样就可以依据薄弱之处,取长补短;

二是,回想已经学过的东西,会让大脑重新巩固记忆,能有效地中止遗忘。

樊登用小测验来考自己的方式,就是一种主动检索式的学习。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丢掉“老师讲,自己记,复习背,考试模仿”的习惯。

其次,要我们要学会把厚书读薄,把检索练习当成学习方法使用。

比如,我们课后在研究课堂笔记的时候,就不能一味盲目地背诵。要不时地停下来,合上笔记问自己一些问题:

这段笔记所记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有哪些概念是我之前没接触的?

这些概念和以前学过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现在的课本每章的末尾都有一些随堂小测验,孩子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很好的自测材料。

自测完后,要认真比对答案分析,这样才能判断自己的差距在哪,以便日后进行针对性地复习。

最后,如果在自测的过程中,效果不理想也不要沮丧,其实努力想问题的过程就是加深记忆的过程。

2.不要集中式填鸭练习,要有间隔地安排检索练习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人的记忆有一条不可逆的遗忘曲线。

即随着时间的增长,人对信息的回忆能力会越来越差。

实践证明,间隔练习更有助于克服这种遗忘曲线,把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从而记得更牢固。

樊登每本书看一遍,事隔半个月之后再回忆一遍的方式,正是间隔练习。

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挑选38名住院外科实习医生进行培训。

其中一半医生在一天内就上完了4节课,另外一半医生同样上完了四节课,但是每节课之间,都隔了一周的时间。

在上完课后的一个月,对这2组实习医生进行测验,结果发现每节课隔一周的医生表现普遍超越一天之内上完课的医生。

其实,这种有间隔地安排培训,正是为了让医生在这段时间里出现一些遗忘,然后付出更多的努力回忆学过的概念。

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记忆程度与理解程度自然也会随之加深。

如果把新知识的习得,当成一项技能的掌握,最忌讳填鸭式的记忆。临考抱佛脚,也许会让你在某次考试中取得高分,但绝不是长久之计。

那怎么样才能把间隔练习当成学习方法来使用?

可以建立一份自测计划,每学习一个新东西,都要留出一段时间来复习。

比如,课堂上的笔记就不要记太满,要留出一段空间以备下次复习时,记一些自测的心得体会。

3.倒嚼来巩固所学

樊登在白纸上一步步回忆已学知识点的过程,其实是将过去所学倒嚼、巩固的过程。

在《认知天性》一书中,作者把“巩固知识”比喻成了“写文章”:

写文章的时候,初稿往往会非常不成熟。几次修改后,文章才会又起色。等过几天再看时,想表达的东西在头脑中就更明确了。

巩固知识也是如此,不仅可以温故,还能知新,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拓展知识的过程。

而且,在不断的学习和巩固中,真正理解了知识点背后的含义,自然能将知识不断细化,做到融会贯通;

再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就又完成知识的迁移,做到举一反三。

当然,我不反对孩子们记笔记,这是个好习惯,但动脑思考、消化咀嚼才是将知识内化、变为己用的关键之道。

学习之道,勤奋是必须的,但勤奋也要有技巧。

参考资料:

《认知天性》【美】彼得·C·布朗、亨利·L·罗迪格三世、马克·A·麦克丹尼尔 中信出版集团

川妈说说

我教的几门课,都有很多需要背诵的知识点。每到临考试的时候,学生就想让我划重点:“老师,要背的东西太多了,记不住啊!”

当然不可以,但是我会带着他们用两节课的时间,从头到尾把知识点串讲一遍。学生很奇怪,这么多知识点,我怎么能记得这么清楚。重复记忆,当然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我已经完全吃透这些内容,还把它们利用理论框架把他们勾连起来。在我的大脑里,它们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小岛,而是由一座座桥连接的群岛。

达成这样的学习状态,我有一个大学时养成的小习惯。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把当天所学的知识,像走马灯一样过一遍。用自己的语言阐释它,用一个知识点去拉另一个知识点,吃透的地方就放过,没搞明白的地方,第二天爬起来再把笔记拿出来复习一遍。

我现在试着教小川这样,希望他能早一点明白,勤奋是必须的,但勤奋也要有技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