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0-16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当务之急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

意志、胸怀、品德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这种“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交往活动,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帮助父母在“养育”和“教育”的关系中准确地定位。

都说“父爱如山”,在家庭中,跟孩子沟通比较多的往往是母亲,因为母亲细心体贴,更适合照顾和开导孩子。我们发现,父亲在家庭中一般话语比较少,尤其是家中有男孩的家庭,父子之间的沟通一般都不多。

我们知道,父亲和母亲对于孩子而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亲人,不仅给予了自己生命,还照顾自己成长。孩子能够感受到的父爱和母爱都非常真挚,但是也有一定区别。可是很多家长不知道,在孩子心中,虽然父亲跟自己的沟通并没有母亲多,但是父亲往往是心中的大英雄,而且自己总是会用崇拜和仰慕的心态面对父亲。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孩子的性格和思想更多会受到父亲的影响。换而言之,母爱对于孩子的影响往往在于一些细节上,但是父爱对于孩子的影响往往在于整体框架和整体方向上。父亲有这些良好性格,孩子跟整个家庭都受益。

正直乐观,为人处世,“正直”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也是我们赢得社会认可与尊重的基础。正直的父亲总是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也能让孩子和妻子觉得非常踏实。同时正直的品行和作风还能更好地彰显人格魅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家风。

而乐观是我们在生活中必须保持的一种心态,乐观的父亲不仅能够让家庭充满正能量,还能把家庭中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这样的父亲不仅能把遇事乐观的性格传染给孩子,还能帮助整个家庭在前进中披荆斩棘、获得更大进步。

尊重妻子、爱护妻子,有研究表明,有出息的孩子中,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父母非常恩爱,而且自己的父亲懂得尊重和爱护自己的妻子。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男人疼爱妻子跟孩子的成长怎么会有关系?

其实男人懂得尊重妻子,说明男人有胸怀、有包容心、懂得如何经营婚姻。这样的一家之主必定会让家庭充满和谐与温馨,而男人对于妻子的体贴也会不断影响着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满满的幸福之余,还能让孩子知道一些与爱人的相处之道,这对于孩子将来的感情生活也大有帮助。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坚强勇敢、不畏挫折,不难发现,不管男孩女孩,性格往往更像自己的父亲。内向自卑的孩子大多有一个唯唯诺诺、没有主见的父亲;蛮横任性的孩子大多有一个不明事理、嚣张霸道的父亲;而自信乐观的孩子大多有一个坚强勇敢、不畏挫折的父亲。

男人坚强勇敢,不仅能够在家庭遇到的各种大风大浪中保护家人,还能在遇到困难时妥善应对。在人生道路中,孩子将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坎坷,父亲的示范会增强孩子将来遇到困难时的勇气,帮助孩子形成坚毅不屈的性格。

喜欢微笑、喜欢表扬,微笑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气质,还能给身边的人带来一丝温暖。一个喜欢微笑的父亲能给孩子和妻子带来信心,还能提高整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和温馨指数。

而喜欢对孩子进行鼓励的父亲更是能够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更有冲劲和信心。聪明的家长知道,微笑是生活中最廉价但是最珍贵的鼓舞,而表扬是催人进步的最好良药。

父爱如山,不仅诠释了父爱的沉稳,还诠释了父爱的伟大。对于每一个孩子而言,父亲不仅是自己最好的人生导师,也是自己最好的楷模。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家长不应只是管理者,还应是示范者。我记得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这样说过,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进行学习的。这个理论对于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的优良品质和不良习惯都会在孩子身上得到复制。所以,家长首先要做一个好的示范者,他的生活态度、言谈举止都是孩子源源不断的学习资源。

家长不应只是“法官”,更应该做孩子的支持者。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身上存在一些问题,总是以“法官”自居,这对孩子的教育是无益的。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这样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便能够以孩子的“支持者”不断施加教育影响力,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作为教师,一定要帮助家长树立“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塑造品格、品格决定命运”的观念。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社交练习场。一个从小就不断受到父母“侵犯”的孩子,没有为自己划定界限的能力。

长大后他们在外部世界,也不懂得为自己划定界限,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

在传记电影《我,花样女王》中,取得过无数冠军荣耀的美国花样滑冰选手坦雅,最终爆出各种运动丑闻。她幼年时长期被母亲殴打,成年结婚后遭到丈夫家暴。

她产生的想法竟然是:“我想他是爱我的,因为我妈妈就打我。而我妈妈是爱我的。”

谨小慎微,害怕犯错,经常因为犯错而挨打的孩子,会养成不敢犯错的行为模式。

驱动他们人生向前的动力,往往不是来自内心“想要往哪里去”,而是“哪里离恐惧更远,我就往哪里去”。

这样的孩子在面临重大选择时,往往只是急着“逃离危险”,而不能冷静评估风险。

驱动他们整个人生的动力,来自于“恐惧”与“逃离恐惧”。无暇思考什么是真正适合自己,什么是自己真正喜欢的。

他们会努力过上“让别人满意的日子”,而非“让自己满意的日子”。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处理情绪能力弱。一个家庭中,最容易被孩子模仿的,就是这个家庭的情绪处理模式。

当孩子经常被打骂,父母情绪不稳定。孩子自身的情绪也无法稳定,同时他无法从父母那里学会如何处理自身情绪,也无法合理地表达自身情绪。

对不同天性的孩子来说,有的表现为无底线地隐忍退让,有的则表现为在很多场合情绪失控。

情绪不稳定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也容易变得喜怒无常,莫名其妙地生气和打人……

当家庭没有成为孩子情绪的出口,孩子只能在某些环境下释放情绪。

在学校、在公共场所……当我们看到孩子在这些地方爆发力十足地大哭大闹时,有没有想过,这件事可能只是一个触发点,引发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累积了太久的情绪……

对人的信任感缺失。一个被父母打骂的孩子,很难学会跟他人好好相处。首先在家庭中,孩子往往表现为幼年时隐忍,青春期叛逆。除了青春期必然收获的鸡飞狗跳、关系紧张和各种不配合之外……

等到了家庭之外,由于长期存在的“不安”,导致孩子很难对他人产生信任。跟他人的互动方式,要么过度保护小心翼翼,要么就是照搬父母的方式来对待他人。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当我们清楚了“打骂吼叫”给孩子带来的后果之后,有些妈妈可能就要问啦,不打不骂,可是孩子做错事了也不“惩罚”,这样真的好吗?

不打不骂,不代表不能“惩罚”呀。在培养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的时候,当然要有相应的奖惩措施。

除了“打骂”之外,还可以有哪些更合理的惩罚措施呢?

自然结果惩罚,比如孩子早晨起床晚了,上学迟到。那么就让孩子自己面对迟到这件事的自然结果,自己面对老师。

比如该吃饭的时候孩子就是不来吃饭,那么就让孩子接受过了吃饭时间,“没有饭吃”这个自然结果。

非自然结果惩罚,事先约定,商定好清晰界限。可以不是自然结果,但需要提前约定。当孩子越界之后,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这个后果可以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不能做想做的事”,一个是“需要做不想做的事”。

孩子的成长需要建立规则意识,孩子永远不是不可以“惩罚”——

关键看跟孩子商定“奖惩”措施的过程是否合理,是否尊重了孩子的意愿;还要看“惩罚”的方式是否合理,是否真正把“孩子的成长”作为目标。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同时,最后最重要的一步,是在“惩罚”过后,帮助孩子找到应对问题的方法,而不只是把批评指责、打骂吼叫作为每件事最后的尾声。

要知道所谓“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刻,其实是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刻。

家庭教育从习惯培养开始,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教师要帮助家长认识到习惯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开端。

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教师要使家长认识到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塑造人是一个无比复杂的劳动,一定要有耐心、信心和恒心。

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教师要帮助家长认识到人格是与习惯相辅相成的,习惯是影响人格形成的最重要因素。勤劳、诚实、爱心、合作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通过一些细节习惯的培养来铸造孩子的品格。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帮助家长引导孩子学会学习,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那么怎样帮助家长引导孩子学会学习呢?

树立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在家庭教育中过程中,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自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是有无独立能力的心理基础。自信心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少儿期的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帮助家长认识到通过赏识教育来建立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性,杜绝那种把唠叨数落,肆意打骂等不明智的做法当作教育的做法,因为那样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要求不够严格,而是不良的家庭教育阻塞了孩子的兴趣。教师要帮助家长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境、利用暗示、目标、计划等策略去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庭中,家长不可能事必躬亲地教给孩子所有的知识,但是家长可以通过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家长要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和专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可以说,在这个方面花再多的工夫,都是值得的,因为这将成为孩子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引导家长重视营造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围,家长是家庭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优化家庭文化环境,建设健康,文明,积极的家庭文化环境,是家长的重要责任,家长应努力创造一种与现代社会融合,合拍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特别要重视孩子的合理意见。不要强迫孩子按父母的要求发展,而是去发展孩子的个性倾向,兴趣志向,促使其健康成长。家长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是正确的,但不要去为子女设计未来,而应该鼓励他们自由的成长,这种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十分有利于孩子自主意识和责任心的养成。生活中,家长要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努力创造丰富家庭生活,如看电视,阅读,家庭书法,绘画,摄影,旅游,体育锻炼等等,不仅能增长知识,锻炼能力,还有利于家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孩子发展多方面的情趣和多维学习。

父母的心平气和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养分,家庭教育既难,又不难。前两天我读到一篇文章,父母的心平气和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养分。父母如果随着自己的情绪好坏来教育孩子的话,那么这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无所依从,他搞不清楚到底想要什么,也搞不清自己怎样去迎合父母的脾气。如果我们的父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任何时候都能充满理性地跟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话,那么孩子一定可以养成心平气和的情绪,这样氛围当中生长起来的孩子就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困难、挫折、失败等等。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说到家庭教育有几个要素,第一个要素,孩子生长的环境要素。我在很多家庭教育讲座问过一个问题:请问多少家庭家里是有书架的?第二个问题:书架上面放满五百本书的有多少?第三个问题:有多少家长有晚上睡觉以前看半小时到一小时书的习惯?我做过很多家庭调查,喜欢读书的孩子,将来克服挫折的能力强很多,他会把从书中得到的知识变成自己内心的思想,当然,书呆子型的读书除外。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家长给的时间多少,决定孩子对家的感觉,我们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其实有意无意中已经通过自己的行为传输我们的人生价值,孩子对父母一定是有样学样。我们很难发现一个斤斤计较的家庭里面能够走出胸怀博大的孩子,我们很难在一个庸俗的家庭里面发现一个孩子有着高雅和清纯。

我们总说为孩子花有质量的时间。有质量的时间概念是什么?我们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对他们进行心情教育、性情教育,塑造他们健康快乐的个性、积极向上的态度、宽阔的胸怀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怎么样让孩子在这种教育中长大?我一直认为比知识教育要重要很多。如果把孩子的人格、个性、态度、精神、习惯、心理、能力、处世、技能培养好,即使在班里是最后一名我也不认为这个孩子会没出息。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在美国曾经有一个调查: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不是我们给幼年的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这些将影响其一生。拥有坚毅品格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

坚毅怎么培养?我想到挫折教育。对于挫折教育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父母想的是,打骂得越多孩子越皮实。很多有出息的孩子都是被打骂出来的,我小时候被打骂现在一点点心理障碍都没有。因为农村孩子家家户户都打孩子,扯平了。语言也好,行动也好是不是给孩子造成心理障碍和心理伤害,如果没有的话那就没事。

定规矩有时候也是一样,规矩的严厉性跟规矩的合理性是必须要考虑进去。我儿子3岁左右的时候用餐巾纸擦完鼻子往地上扔,我回家看完让他捡起来,他还故意再扔一张纸。我也没打他,冬天给他棉袄一披关到门外去,孩子在门外害怕,过了五分钟敲门了。我说你干什么?回来捡纸。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面去,从此以后不再往地上扔任何东西,这种严厉对他没造成伤害。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我们很多孩子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也不愿意参加团队合作,他怕在团队当中被人比下去。家长需要告诉孩子:你自己不要跟别人比,只要在这个活动中感到快乐就可以了,孩子从小养成凡事都要比较的心态,比到最后心里就会失衡。

母亲影响孩子的情感世界,父亲影响孩子的社会能力,父爱不缺席,才能让女孩更像女孩,男孩更像男孩。

总之,教师要引导家长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发挥家长作为“示范者、引领者、教育者、管理者”的作用,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孩子健康的成长。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作者;青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