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赏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艺术的殿堂

 公司总裁 2019-10-16
翘首期盼,在经历了7次综合模拟演练、3场验证试飞之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迎来它“凤凰展翅”的高光时刻。

它的外形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寓意“凤凰展翅”,《山海经》有云:凤凰,见则天下安宁。与首都机场刚好形成了“龙凤呈祥”的双枢纽的格局。

大兴机场耗资800亿元人民币,于2014年12月开始动工,2015年9月全面开工,2019年9月25日正式投运。

项目从开始到完全竣工总共只花了4年时间,而且完工项目验收合格率均达100%!可以说是既神速又有质量。


全球第1大单体航站楼工程

全球第1座双层出发、双层到达航站楼

“双进双出”设计——

全球第1座高铁从地下穿行的机场

航站楼面积70万平方米

安检后到最远端登机口只有600米左右

步行前往最多只需8分钟

预计年客流吞吐量1亿人次

飞机起降量80万架次

世界施工技术难度最高

抗8级地震

大兴机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减隔震航站楼

核心区屋顶屋盖钢结构投影面积18万平方米

 相当于25个足球场的面积

可以完整地装下整个“水立方”

别以为它就只是一座迎送亿万宾朋的机场,它还是一座艺术殿堂!
中国当代艺术家们为新机场奉献了20余件(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成为机场人文气息的重要载体。

大兴国际机场公共艺术点位分布图

83岁袁运生再出山

一人包揽8幅作品

著名艺术家袁运生40年前曾为首都机场创作壁画《生命的赞歌——泼水节》,这次,83岁袁老先生再次出山创作8幅作品。

8幅作品分别取材自我国古代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夸父追日、伏羲画卦、共工撞不周山、女娲补天、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嫦娥奔月。期待袁老先生的这组鸿篇巨制。

IQ测试现场题

跟徐冰念英文方块字

另外,中国园内有一组作品名为《石径》,由当代艺术家徐冰创作。
徐冰先生早在1993年就开始创作英文方块字,也就是以中文书法的运笔来书写英文字母。这些由字母组成的单词,也如同汉字的笔画一样,被用来组成一个个新的、可以被读出来的方块字。

他认为,文字的隐喻潜在地构筑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而中英文书法试图打破文字的这种特性,寄托了他对中、英两种语言之间能够形成有效沟通和融合的愿望。

徐冰早期作品:用英文方块字写成的人民艺术(art for the people)
《石径》在19个石凳上刻出了南宋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的英文版全部近30个单词。

最终以一种另类的形式将这首诗的内涵展现出来。

这有点像一个 IQ 测试现场题,你看懂了吗?

石径《观书有感》对比翻译图

假亦真来真亦假

展望做出真的“假山石”

在“中国园”里还有著名艺术家展望老师的一件雕塑作品《假山石175#》。这是展望的经典系列作品之一,它以不锈钢拷贝真实的太湖石,再抛光成镜面,塑造出真正的“假山石”。

放在这个中式的庭院里毫无违和感,它融古今哲理之逻辑矛盾于镜面光亮的美妙反射中,可谓既人工又自然,既传统又现代。

不法自然,法心境

朱锫《意园》穿林驱雾

朱锫老师的作品《意园》也位于五个庭院中的“田园”里。
这个作品并不是模仿真实的自然,而是映射心境自然。其创意源于唐代诗人李峤《风》中的“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诗意情境。

当人游走其间时,似穿林驱雾,感悟“藏、息、休、游”之经验,暗含中国传统建筑园林之艺术精神。
位于“中国园”的作品《禅境》的创作灵感来自中国茶文化,作者为王中、陆志成两位艺术家。作品通过不锈钢古茶树映射水面虚实空间,体现虚实有无的禅意,将中国茶文化的现实状况再现在新的茶园中。

公共艺术作品《丝路》位于机场一层西北指廊庭院“丝园”,作者张兆宏、李鹏。

作品以丝为主题,结合水雾装置。丝般的线条在空间中自由流淌,如空间中的草书在秩序与不确定之间游走,充满东方神韵。

费俊率“归鸟”迎客

气象航班信息实时互动

国际旅客到达后走向海关必经的两条通道里有两件数字艺术作品,分别为《归鸟集》数字画卷和《微笑窗口》数字画壁。
《归鸟集》运用中国宋代花鸟画的视觉语言,营造出一幅精妙灵动的数字花鸟长卷。画面中的飞鸟、植物都在实时与人、天气、机场互动。

当你经过这幅画,屏幕下方的感应器就会“通知”鸟儿起飞跟随你,如果你停下来,鸟儿们就会聚集在你跟前的画面上。画面还会实时接收气象数据使画面产生变化。遇到起降高峰期,还可以在屏幕上看到群鸟共舞的精彩画面。

另一件数字艺术作品《微笑窗口》是一面以多语言“欢迎”文字及多种族孩子“微笑”图像构建的数字画壁。它通过互动影像的方式,实现了既有浮雕质感又兼具动态美感。

王中候机楼里搭“舷窗”

实时欣赏北京美景

国际到达旅客走出飞机后不久,会在新机场内看到一组“舷窗”。舷窗屏幕上有一些小图标,每个图标都记录着北京一个景点的影像,点击图标,颐和园、天坛公园、北海公园等景点的实时影像便会出现在游客面前。

这组作品由王中、靳海璇设计,艺术家以此暗喻:北京是中国的“窗口”,而新机场是北京的“窗口”,承载着非同凡响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盛姗姗玻璃雕塑

表现“二十四节气”

在东南指廊尽头,悬挂着旅美华裔公共艺术家盛姗姗的玻璃雕塑作品《二十四节气》。
每两片玻璃上绘制一幅代表一个节气的画面,艺术家还根据万年历和二十四节气变化设置了多媒体灯光投射。

到某个节气时,旅客可以看到作品对应的局部会发出亮光,如同一个缓慢的时钟告诉人们节气的到来。

多种渐变的颜色在多个角度光照下,呈现气韵生动的景象,连续的曲线轮廓像天空、宇宙、河流……代表二十四气候在时空中不知不觉的交替变化,不断出新的气象和隐形约约二十四节气的书法字体。

十块铜方砖铺地

再现中轴线经典景观

新机场坐落于首都中轴线南端延长线。针对这个现状,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邵旭光、孙博、崔超轶、赵莉娜和李震共同创作了《一线一城》。

作品由十块0.9米见方的铜方砖组成,铺装于机场中轴线上,其浮雕图案从北至南依次表现了北京中轴线、国家体育馆、鼓楼、鼓楼、景山万春亭、天安门、前门、天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邱宇折扇演绎“时间之花”

12时区旅客感受诗意时间

三层国际出发大厅是去往不同时区的人们交汇的区域,也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汇的地方。艺术家邱宇借鉴中国传统折扇创作的动态装置《时间之花》,诗意地展现了世界上12个时区的时间。

12支“时间之花”的花瓣分别为两层折扇扇页,扇页分别以秒针和分针速度随着时间的流动而转动,365天不停歇,提示人们时间的流失。

花朵会集群运动

空中的舞蹈能遮光

这是马浚诚、张默一两位艺术家创作的遮掩动态装置《花语》。整个作品采用金属机械、弹力纤维织物制作而成,每个电机驱动的单元可以随音乐律动开合,并在半空间中做优美的集群运动。

根据日照变化,花开大小也会实时发生改变,起到自动调节光线的作用。

座椅似山

形随意动

《形随意动》是一组公共艺术化设施座椅,由艺术家朱理、黄蔚萌、黄弘、黄珊、尹德馨、杨佳明创作。

作品以山的形状为灵感,是座椅也是景观。座椅内部可合拢组合成为一个不受外界打扰的整体。

儿童设施和公共艺术作品《弈趣》位于机场二层东南指廊,作者是武定宇、魏鑫、肖博文,采用不锈钢、瓷砖材质制作而成。

作品设计灵感来自于围棋,它以棋盘格和黑白棋子为造型意象,在赋予其摩登感和活力缤纷的艺术表达形式的同时,还赋予其实用机能和互动功能,使棋子转化为可供旅客休憩的座椅。

同时,棋子座椅表面采用碰触感应面层材料,在手指碰触时浮现出文字语句,达成典雅而趣味的互动,将公共空间艺术品与功能设施合二为一。

送给孩子的礼物

大鱼肚里玩游戏

熊时涛、王维东两位艺术家专为儿童准备的装置《其名为鲲》,位于机场二层东南指廊。

两位作者借用中国古代生活在北方海里的大鱼的形象,创造出儿童攀爬玩耍的场所。

水墨丹青轨迹幻化动态舞蹈

旅客成为画面一部分

李震、曹雨西创作的《水墨互动》利用计算机粒子模拟算法,重新演变生成数百万水墨粒子的运动轨迹,从而重新演绎动态抽象的水墨丹青韵律。

作为一个互动装置,它会将观众身体形态通过三维摄像机捕捉进作品的视觉画面之中,将观者的身影动作韵律与作品的水墨抽象概念融为一体。

艺术家邵旭光创作的《行云流水》位于机场二层东北指廊,采用玻璃钢、不锈钢材质制成。这是一组简洁色彩和流线样式的座椅,纹理在座椅表面起伏变化似行云似流水,产生极美的视觉效果,并与窗外景色融为一体。

同样位于此区域的功能性座椅和公共艺术化设施《滴水倒影》以 “水滴”为灵感,简单澄澈,如水般涌动,使人有亲近自然之感。

大兴国际机场在选址、建筑设计、艺术创作上
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
可谓是一座公共、开放、共享的艺术“博物馆”,
它也将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艺术馆!

来源:谁最书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