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经实用秘验方

 循天园 2019-10-16

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指女性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因剧痛而昏厥,多见于未婚的青年女性。

【验方1】 红花50克、丹参100克,加入白酒500毫升,浸泡7日,每次服10毫升,每日2次。血热妄行,阴虚血热者忌服。

【验方2】 红糖60克,大枣60克,生姜15克,水煎代茶饮。治疗血虚寒凝痛经。

【验方3】 鲜紫苏、鲜玫瑰花(月季花亦可)各10克,红糖10克,开水冲泡,痛经期间煮水代茶饮。

【验方4】 绿茶1克,益母草干品20克,沸水冲泡大半杯,加盖,5分钟可饮,可反复冲泡饮至味淡为止。

【验方5】 玫瑰花或益母草花5克,蜂蜜25毫升,加水300毫升,煮沸5分钟,分3次饭后服。治疗经前腹痛。

【验方6】 白胡椒粉1克,烫热白酒1盅,冲服。

【验方7】 五灵脂10克,生蒲黄6克,水煎服。

【验方8】 盐250克,葱白250克,生姜120克(切碎),共炒热装在袋中,温烫下腹部,凉后再炒再烫。

【验方9】 益母草30克,焙干研末,陈酒炖服,连服2~3次。

【验方10】 当归、延胡索各30克,共研为末,每次服10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早、晚各1剂,连服3日。

【验方11】 花椒9克,生姜3克,大枣10枚,水煎服,每日1剂。

【验方12】 艾叶6克,红糖15克,水煎温服。最好在经行腹痛前先服1~2剂,痛时续服。

【验方13】 黑芝麻15克,生地黄15克,枸杞子15克,冰糖适量。将前3味煎沸20分钟,去渣留汁,加入适量冰糖稍煎待溶后即可饮用。每日1剂,分2次服用。用于肝肾虚型。

【验方14】 鲜韭菜50克、粳米100克。将韭菜洗净切细备用;煮粳米成粥后加入韭菜及少许油、盐食用。宜在月经前期尚未痛经时随意服用。此方有温补肾阳的功效,用于肾阳不足所引起的痛经。阴虚内热者勿服。

【验方15】 葱白250克,生姜50克,盐250克,共入热锅中炒热,盛入布袋内。温熨患者下腹部。凉后再炒再熨,每次20~30分钟,每日2~3次,连熨3日。用于寒湿凝滞痛经,恶寒肢冷,经行量少,色暗有块,大便溏薄等症。

【验方16】 鲜藕(不去节)1段(切片)、丝瓜1段,同熬水,代茶饮。

【验方17】 荸荠60克,海蜇头60克。先将海蜇头漂洗去掉咸味,再与荸荠同煮,不拘时饮用。亦可将荸荠、海蜇头取出蘸酱油食用。

【验方18】 白木耳数朵浸发后。放冰糖蒸至熟烂,加云南白药后服。白药的剂量不宜过多,每瓶大约可分做15次服。每月经期前后服1个星期,于睡前服用。

【验方19】 生姜10克,白胡椒7粒,红糖3匙。先将生姜切片,胡椒打碎,共入锅中水煎取汁,加入红糖炖化为度。行经期间每日分2次饮服。用于寒凝血瘀,经前或经后小腹胀痛,形寒肢冷,喜温喜按。经质稀淡等症。

【验方20】 盐500克(碾碎),生姜120克(切碎),葱白300克(洗净),在铁锅内炒热,用毛巾包住,熨痛处。每次10~20分钟,每日2次。(陈青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