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传统及其当代意义

 昵称14979747 2019-10-16

  坚持现实主义精神

  坚守现代价值立场和“为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现代乡土作家在处理文学与现实关系时,具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作为乡土文学传统的奠基者,鲁迅提倡“睁了眼看”,反对闭着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因而,在《阿Q正传》中,我们不仅看到阿Q的可怜和无助——他没有任何赖以生存的资产,甚至连姓氏都渺不可求;同时,也看到他的可悲和无耻——受到强者欺辱时,他以“精神胜利法”麻醉自己,甚而沉迷于幻想的胜利之中而乐不可支,可是对小D、小尼姑等更弱小者,他又肆意挑衅、戏弄、欺负。塑造这样一个可怜又可悲、无助又无耻的灵魂,是需要巨大的艺术勇气和艺术良知的,因为其批判锋芒,不仅指向外在世界,更指向当时国人普遍的心理和意识。

  鲁迅一直认为,只有直面现实,揭示现实的缺憾和不足,才能“引起疗救的注意”,因而他辛辣地讽刺那些逃避现实的人。短篇小说《风波》就嘲讽了那些脱离实际地讴歌“田家乐”却毫不了解乡村生活实情的文人。小说开篇即描绘落日余晖,炊烟袅袅,酒船上的文豪面对临河的村庄大发感慨:“无思无虑,这真是田家乐呵!”接着,小说围绕主人公七斤的夫妻关系、邻里关系和经济状态,揭示了乡土社会精神的蒙昧和物质的贫乏,有力地解构了虚幻的“田家乐”。《狂人日记》《药》《明天》《故乡》《祝福》《长明灯》等小说,也无不以现实主义精神描绘乡土社会落后的文化和窘迫的生活,并深入挖掘两者之间的关系。“揭出病苦”并非鲁迅创作乡土小说的最终目的,探究阿Q、七斤们应有的、幸福的、合理的新生活,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

  鲁迅乡土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蕴含了作者对国家、对人民最深沉最炽热的爱,也体现了中国现代作家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后起的优秀乡土作家,在鲁迅的启迪下,立足现实,关注现实问题,书写各自熟悉的故乡。许钦文描绘了陈旧的道德观念、匮乏的科学知识使浙东山村走向衰败的历史图景。柔石致力于描写乡村、小镇陈腐的风气和观念,揭示它们如何扼杀新思想、新事物、新人物。台静农刻画中部农村的贫富对立:穷人卖妻鬻子,因欠债欠租而被关被杀,常致家破人亡;富人肆意妄为,强占他人妻女。彭家煌讲述贤愚混杂、令人啼笑皆非的乡间悲喜剧。

  沈从文的风格虽然与鲁迅不同,较之于鲁迅的犀利与冷静,沈从文似乎要温馨、浪漫得多,但沈从文多次坦陈其湘西小说是在鲁迅小说的启发下创作的。温馨、浪漫只是沈从文乡土小说的外衣,这层外衣包裹的是悲痛和忧伤。《边城》中的爱情、亲情、友情都不失纯朴,但其悲剧的根源却在于翠翠家贫如洗,而王团总的女儿有丰厚的妆奁。《长河》中,保安队进入乡村,强征各种钱款,甚至敲诈勒索。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不温馨,也不浪漫。在本质上,他跟鲁迅一样,直面乡土社会的种种蒙昧、落后现象,为乡土社会民众应有的幸福、合理的生活而呼吁。

  此后的几十年中,虽然中国社会历经种种变化,但乡土文学热却经久不衰。在一个世纪里,乡土文学一直是最热门的题材领域之一,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加入其中。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乡土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建设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进一步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为广大农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中国当代乡土文学作家需继承现代乡土文学传统,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承“为人生”的创作目的和现实主义精神,创作出真实反映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发展变迁和新时代农民精神面貌的优秀作品。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