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概述】Gatchell等最初提出囊内乳头状癌的名称,曾经视为导管原位癌的一种少见变异类型,现在被广泛称为包裹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此种病变多见于年龄较大的女性,临床表现可见乳晕下肿块和(或)乳头溢液。 图1 包裹性乳头状癌特有外观 包裹性乳头状癌大体检查具有独特外观,表现为一个位于囊腔内的质脆和有圆形突起的肿瘤。囊内聚集的液体致囊腔扩张,肿瘤向腔内突出。肿瘤通常具有较宽的基底部,通过它附着于囊壁,有时囊内可见血块。低倍显微镜下表现为被一层厚纤维被膜围绕的乳头状增生性病变。肿瘤可表现为蓬乱分支乳头状结构,筛孔状结构,或实性致密团块。乳头状结构纤细,一般不具有明显的纤维血管轴心,富有上皮细胞时乳头状结构不明显(图1)。肿瘤上皮细胞形态单一,常为复层柱状上皮,呈现明显异型性,具有低级别或中级别核异型(图2)。 图2 包裹性乳头状癌显微镜下所见 【超声表现】 包裹性乳头状癌声像图分囊性伴乳头型和实性乳头型两类。 囊性伴乳头型表现为高度扩张囊肿内见乳头状低回声突入囊腔内部,表面凹凸不平,基底部较宽。囊壁呈清晰的高回声,内面光滑连续。彩色多普勒检查乳头状低回声内部可见丰富点状、条状血流信号,动脉性为主,血流信号局限在囊腔内部(图3-A、B)。实性乳头状型声像图为清晰环状高回声包绕均匀性极低回声,呈膨胀式生长。较大癌灶者内部血供多丰富,由四周向中央分布的条状血流信号,血管分支走行扭曲,粗细不均(图4-A、B)。 囊性伴乳头型 (包裹性乳头状癌,女,66岁) 图3-A 附壁低回声乳头,基底部宽 图3-B 附壁低回声乳头,见滋养血管进入 实性乳头型 (包裹性乳头状癌,女,68岁) 图4-A 均匀性低回声周边包绕环状高回声,膨胀式生长 图4-B 癌灶内血供丰富杂乱,特征局限在癌灶内部 【诊断思维要点】 1.年龄>60岁,突入腔内乳头基底部宽高度提示恶性乳头状病变可能。 2.清晰规则高回声包绕及其内血供未超边界是提示实性乳头型包裹性乳头状癌的线索。 【鉴别诊断】 复杂性囊肿 乳腺囊肿内部内容物浓缩甚至合并感染时,有时可见附壁稍高回声(假乳头涎腺),但回声多细腻平滑,缺乏肿瘤立体感,彩色血流检查假乳头内部无血流信号检查(图5-A、B) 假乳头现象 (复杂性囊肿,女,80岁) 图5-A 环状高回声内部见稍高回声乳头附着,囊壁后方见沉积稍高回声 图5-B 假乳头内部无血流信号显示 真乳头 (包裹性乳头状癌,女,55岁) 图6-A 、B 环状高回声内部见多个乳头附着 图6-C 真乳头哦内部见丰富血流信号显示 参考文献 1、轩维锋.徐晓红.张建兴.乳腺超声与病理诊断 科技文献出版社 P99-100 201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