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强大,从懂得“拒绝”开始!

 东秋元图书馆 2019-10-16
你肯定见过,或者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总被评价为“这人不错”
但其实你知道自己并不想这样
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请求
却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
心思敏感,常常不自觉去猜测对方的想法,担心被人讨厌……
这样的人,我们称为“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人不会和别人起冲突
不会吵架
不会任性表达自己的不满和需求……

生活中,有人总是不断去满足他人,其自我价值体现在别人对他的观感上,而且他还怕别人生气,总是着力维护各方的利益,自己却不开心。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咸阳市心理卫生协会吴丽娟解释: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讨好型人格”。
'

“有些人之所以喜欢去讨好他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源自内心的恐惧和不自信。在他们的成长过程里,往往没有足够的正面鼓励和积极反馈,因而努力改变自己的行为,努力去取悦他人,喜欢得到别人的表扬和安慰。”

'

吴丽娟举例,就像小时候特别懂事的孩子,用自己的懂事换取父母的表扬,即使他们内心并非心甘情愿如此。
很多孩子的童年没有得到足够的疼爱,所以他们希望用讨好别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害怕冲突,竭力做一个老好人,维持周围表面和谐。

很多人以为取悦型人格会很受欢迎,但是心理学发现在现实中,他们在人际关系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受到尊重。
人际关系中最受欢迎的反而都是我行我素,坚持做自己的人
而在生活中其实最受伤害的也都是喜欢迎合别人的人,因为他们在讨好别人中,如果发现别人并没有想象中开心,他们会产生新的怨恨,从而导致彼此的关系陷入僵局。所以,取悦症并不是最佳人际关系。

另一方面,喜欢讨好别人的人,往往因为精力集中在他人身上,所以无法发挥自己全部潜力,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习惯让他人感到满意,自己的需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他们内心是受伤害的,事后需要更多的精力去修复。

吴丽娟表示,过分取悦他人的滥好人可能对自身有着不良影响,比如活在拒绝和失败的恐惧中、充满自卑、失去自我、时常自我责备、对人际关系缺乏安全感、无力选择、感觉被孤立等。

  • 首先,尊重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感受,其实即使他人生气也没有什么。尊重自己的感受,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才是对自己选择的真正负责,而不是将自己生活的决定权交给他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都有能力管控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别人的情绪压力背负在自己身上。

  •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学会说不。当别人提出一项请求需要帮助的时候,不要马上进行承接,可以和对方说自己先思考下。需要考虑做这件事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是什么,是否发自内心地想做,是否有时间做等等。

  • 还有努力实现自身价值,提升自信心做内心强大的自己。认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比讨好他人更重要。

“要知道,即使一个人力求讨好所有人,照顾到所有人的感受,他依然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一个人最重要是找到自己立足社会的信仰与选择,只有你自己满意了,你才会更真诚对待这个世界,当你明白,你不必让所有人满意,你就会越独立,越自信,你也会有更多精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你也会拥有更健康的人际关系与更强大的内心。”吴丽娟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