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交千年友

 尹耀彬 2019-10-16

               适闲之三

3.27发适闲五绝一首,逐一作简单注解。與天涯、QQ的好友共享。

“神交千年友”,是讀书。我把发现一个人所喜欢的作家认为是一个人的知识发展上最可注意的事情。在世界上确有所谓"意合神会"这一回事,因之在古代与现代作家中,一个人必须要找得一个其神意与自己的神意相会合的作家。相隔有几万年,但在思绪及感觉却十分相似,以致他们从书页间彼此神会,犹如一个人发现了自己的影子一样。这就是“神交千年友”的含义了。

随着科学的发展,日益增多的平面媒體和立體媒體充斥着每一个人的视野,举步抬头触目皆是。尤其是工作的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速快餐文化成了青年人的上佳选择,静心读幾本書,陶冶一下性情却是常常被忽略了的。

我讀书的习惯形成得很早,小学毕业升初中后,去校要经过南京路上海图书馆,十二、三岁正是渴望知识窥察社会和世界的年令,课余时间基本上都泡在那里,及高中做学习委员兼职管理学校图书馆,使我更是近水搂臺先得月,其直接的好处在于那年251录取率的高考中跨入大学的门栏。进了大学只上半天课,在时间和图书资源上更是如鱼得水。“神交千年友”也算是多年耒的讀书心得罢了。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如果你在图书馆待上一天,不管这座图书馆有多小,这种虚幻的满足感很快就会消失了;当你随便翻翻,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本书,面对着人类积累下来的无穷智慧,你的心里决不会有哪怕是十分天真的自豪感,你的心中只会满怀敬畏,甚至会夹杂着淡淡的悲哀。当你浏览那些先圣先师、历史学家、科学家、诗人、哲学家的充栋之作时,你会意识到你永远也欣赏不了这些宝贵财富,你会叹息人生的短暂。

书,将古今距离的时间拉近了。讀书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多少有点像运动一样:你的热心、知识和敏捷都有关系。

讀书是心灵的旅遊。一旦能读了书,便立刻走进了一个不同的天地,如果读的是一本好书,也便立刻可以和一个世界上的最好谈话者接触了。这个谈话者引着你到一个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年龄中去,或为你解脱一些个人的忧烦,或與你讨论一些所不知道的生活的特殊方面。一个古代的作家使你得与一个好久前的精神发生交通。当读下去的时候,便会开始想像着这一位古代作家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他是怎样一个人。孟子与司马迁(中国的最大史家)都有过这同样的意思。在十二个小时中有二小时能生活在一种不同的世界里,使我们的思想离开一下日前周遭的牵制,这当然是足为一班被束缚在他们的(禁止)的范围中的人们所妒羡的一种特权。这一种环境的变易,在心理上的影响说起来,委实是同游旅一样的。"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从这几句话我们看见了二千五百多年前一个名叫孔丘的老头子的形象和疲惫倒霉的样子(读《孔子世家》)。有了书,才将地域的远近缩短了。在黄土高原上我们能望见驶向冰岛的渔船和大海里汹涌的波涛(读《冰岛渔夫》)。读但丁的《神曲》,一个在尘世的人可以认识天堂和地狱。读吴承恩的《西游记》,一个最现实的人也能像孙猴子可以入地,腾空。书,什么不给你呢?足不出户,而卧游千山万水;素不相识,可以促膝谈心。给城市的人以乡村的风光,给乡村的人以城市的豪华。年老的无妨读血气刚盛的人的冒险故事,年轻的也可以学饱经世故的长者的经验。一代文豪高尔基说:"请爱好书本吧,它将使你的生活容易化,它将友爱地帮助你了解感情,思想,事变的各方面和复杂的混合。它将教你尊敬别人和你自己。它将带着对于世界和人类的爱的感情,给予智慧和心灵以羽翼。"是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算(又鸟)犬之声相闻,生活过得相当舒适吧,但生了,死了,像春夏来在风雨里摇曳而一到秋冬就枯黄了的花草,有什么区别呢?

千年友,待续。

                                                09.3.3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