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也有趣2019-10-13 15:49
众所周知,1908年,清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光绪帝载湉和皇太后慈禧在两天内相继去世。而在光绪帝病重,慈禧太后也快不行了的时候,慈禧便在中南海召见了朝廷重臣,商量立储之事,以便在光绪帝驾崩后继承大统。
而大家都知道,最后商议的结果是立醇亲王载沣年仅三岁的儿子溥仪为嗣君。那么,为何慈禧会立年幼的溥仪为帝,而不是正当壮年的载沣呢?
究其原因有三。
第一,立溥仪为帝光绪和同治才不会绝后。
在慈禧和张之洞等军机大臣商议储君之立时,这时候的张之洞深知清政府内忧外患,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丞需治世的明君,于是他向慈禧恳奏:“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不如径立载沣。”
也就是说他主张立成人的载沣。
然而,慈禧却面露悲戚地说:“你们说的虑的都很有道理,但是不为穆宗(同治)立后,终无以对死者”。
也就是说立载沣则同治和光绪都会绝嗣,有道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慈禧才会选择立年幼的溥仪,并将溥仪过继给光绪为子,史载君主溥仪,“一人祧两房”,也就是说溥仪是继承光绪和同治两个人的宗姚的,要称光绪为父,祭其于宗庙的,如此一来,光绪帝就有了后。
而载沣是光绪的弟弟,总不能让他尊光绪为父吧?侄子可以过继给伯父,称其为父。而弟弟是不可以过继给兄长,称其为父的,这是基本伦理。
所以说如果慈禧选择了传位于载沣,那么光绪和同治就要绝后了。
一般帝王驾崩之后都是以父死子承的规则立太子为帝,而同治皇帝没有子嗣,驾崩之后立光绪为帝,光绪按照辈分来说是同治皇帝的兄弟,如果光绪驾崩之后在立载沣为帝愧对同治皇帝。
也就是说如果立载沣为帝,同治、光绪、载沣三人是平辈,一个朝代连续三位帝王都是平辈不利于朝代的国运,自古封建王朝讲究一代一代的往下传,光绪继位已经兄终弟及,按照慈禧的话说,这就已经是万不得已了,继续以兄终弟及立载沣为帝好像在预示清朝后继无人,实在有违祖制。
所以,慈禧才会选择过继溥仪于光绪,让他继承大统,而不是传位于载沣。
第二,溥仪的生母苏完瓜尔佳·幼兰是慈禧太后的养女。
溥仪的亲生母亲苏完瓜尔佳氏是大学士、军机大臣荣禄的女儿,而荣禄又是慈禧太后一派的人,深得慈禧太后的信任。慈禧为了巩固和荣禄的关系,便收其女为养女,并指婚醇亲王载沣。而溥仪就是苏完瓜尔佳和醇亲王的长子,所以有了这层关系,慈禧太后自然心有偏袒,一心要立苏完瓜尔佳氏的儿子溥仪为帝了。
第三,慈禧和载沣有过节,产生了隔阂,慈禧不愿立他为帝。
上面就提到过载沣由慈禧指婚,娶了苏完瓜尔佳氏为妻。然而,其实,他真正想娶的人并不是苏完瓜尔佳氏,而是另一个女孩子,而且载沣的生母刘佳氏已经亲自主持,让载沣娶他那心仪的女子了,并且已经放了大定,只待选择吉日迎娶过门。
然而,这件两情眷属的美事却被慈禧给破坏了,慈禧为了达到自己政治目的,霸道地毁弃了载沣的生母刘佳氏既定的婚约,硬是让载沣娶了自己不喜欢的苏完瓜尔佳氏为妻,而载沣敢怒不敢言,只得接受皇太后慈禧的旨意,与苏完瓜尔佳氏完婚。
因为此事,载沣的生母刘佳氏气得精神失常,载沣因此也暗自深深地恼恨慈禧。所以说,载沣和慈禧二人早有隔阂在了,因此慈禧会立年幼的溥仪为帝,而不是正当壮年的载沣。
显然相比于年富力强的载沣,三岁的溥仪更加利于控制,虽然慈禧太后将顺势升为太皇太后,但是作为皇太后的隆裕太后既没主见,又没能力,朝政大权仍然可以牢牢握在自己手里,虽然清朝没有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先例,但是这些在老佛爷这里都不是事儿。
值得一提的是,老佛爷选立溥仪为光绪皇帝继承人时,光绪皇帝尚未去世,虽然处在弥留之中,但是神志头脑尚算清醒,据说当慈禧派人将册立溥仪为皇帝的消息通知仍在囚禁之中的光绪皇帝时,光绪皇帝苦笑的同时还吐出了一句话:“又是一个傀儡皇帝!”
当然了,其实这些都只是慈禧的一厢情愿,因为历史和命运仿佛和这位权欲熏心的女人开了个玩笑,就在光绪皇帝去世后的二十多个小时,这位统治中国长达四十八年的女人在一片哭嚎声中升天了。
以上三点就是为何慈禧会立年幼的溥仪为帝,而不是成年的载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