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绪帝驾崩前,听说下一任皇帝的名字后,留下了意味深长的两句话

 历来现实 2022-05-19 发布于北京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一日,光绪帝病重,已经昏迷了两个时辰。

以军机大臣奕劻为首的大臣肃立在一旁,心情无比沉重。

突然,一个太监叫道:“皇上醒了!”

光绪睁开了浑浊的眼睛,嘴唇微微张开。

奕劻、那桐、徐世昌等大臣急忙凑上前去:“皇上,您有什么话吩咐?”

光绪明白,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他唯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死后,谁接过重担,担任清帝国的掌舵人。

“奕劻,太、太子定下来了吗?”光绪有点吃力地问。

奕劻回答:“回皇上,老佛爷已经定下了。”

“谁,是谁?”光绪瞪大了眼睛。

“醇亲王载沣的小王爷——午格(溥仪的小名)。”奕劻一字一顿地说。

光绪听后,说了两句话,然后目光离散,停止了呼吸。

下午六点三十三分,大清国第十一位皇帝光绪驾崩,年仅38岁 。

光绪说了两句什么话?一会再讲。

我们首先把时间拨回到1875年,回顾一下光绪的一生。

1875年(同治十三年)1月12日,从紫禁城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噩耗,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归天了。

听到这个消息,清帝国的百姓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问题,谁是咱们的新皇上?

一般来说,皇上健在的时候,都会指定接班人,但是同治没有,那是因为同治皇帝太年轻了,他有一个皇后和四个妃子,去世的时候已经结婚两年,可惜没有为他生育一个孩子。

什么原因?

一种说法是同治皇帝少年时“耽溺男宠”,整天泡在男人堆里,对女人根本不感兴趣;还有一种说法是皇帝身体不好,没有生育能力。

总之,同治皇帝猝死了,没有后代,老爸咸丰就他一个独子,他没有哥哥也没有弟弟。

如此一来,皇位空缺,清帝国出现了继承人危机。无奈之下,慈禧只得让自己亲妹妹叶赫那拉·婉贞的儿子,自己的亲外甥、年仅四岁的爱新觉罗·载湉当了皇帝。

载湉的父亲,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醇亲王奕譞,这孩子本来没有任何希望当皇帝,因此载湉是捡了个皇帝,被天上掉下的大馅饼给砸到了。

但是,一个四岁的孩子能知道些什么?他根本不知道权力是什么东东。四岁的孩子,还穿着开裆裤,连男女厕所都不认识,自然不能治理国家、担当重任。

也正是因为他是个小屁孩,什么都不懂,慈禧才选择了他。原因很简单,载湉年纪小、好控制,方便慈禧垂帘听政、继续把持朝政。

其实道光的六子恭亲王奕䜣有两个儿子,更有资格接班。

他的两个儿子当时一个17岁,一个15岁,大臣也推荐了,但慈禧还不要呢,嫌他们年龄大了,不好控制。

因此,慈禧就选择了老七的儿子当皇帝,是为光绪帝。

然而,醇亲王奕譞听到这个喜讯之后没有心花怒放,而是如丧考妣,他一声哀嚎,瘫倒在地,醒来后大哭不止。

这说明他已经看透,当这个皇帝是件苦差事。

果然,很长一段时间,大权被慈禧老佛爷掌握,光绪这个皇帝只是个摆设。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光绪渐渐明白,自己才是清帝国的最高领导人,大姨妈慈禧是垂帘听政,自己总有一天要当家做主。

慈禧也的确一度是把光绪当接班人培养,他的老师翁同龢也告诉他,江山是你的。

因此,光绪皇帝踌躇满志,盼望着自己快点长大,好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不过光绪皇帝注定是个悲剧皇帝,因为大姨妈慈禧是个权力欲望很强的女人,舍不得放权。

甭说慈禧,古代的政治家大都一个德性,很难做到急流勇退,放弃手中的权力。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过这么一句话:“权力是最好的春药。”既然是春药,品尝之后就欲罢不得。

其实,权力又岂止是春药?权力还是一瓶魔力致幻剂。

当一个人手握绝对权力后,就容易迷失心智,从而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感觉。

有一种不成熟叫做妈妈觉得你不成熟,放在姨妈身上大概也是一样。慈禧总是不放心,认为光绪不成熟,不敢把权力下放给他。

在慈禧听政的时候,她就告诉大家,我是临时的,等皇帝长大了就“归政”,把权力交给他。光绪15岁的时候,慈禧在压力下开始考虑让光绪亲政。

不过这并不是慈禧的真实想法,她在想如何能永远掌权。果然,一帮亲信上书说,老佛爷不能走啊,离开您,我们什么都不是。您还是要“训政”啊,不然大清就会迷失方向。

慈禧只好“勉为其难”地借坡下驴:“那好吧,就等皇上大婚之后再亲政吧。”对此,光绪非常无奈,只好告诉自己再等待两年。

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二十六日光绪册封皇后,二十七日光绪大婚。

二月三日,慈禧太后归政。

被扶正的光绪雄心勃勃,挽起袖子想大干一场。然而踌躇满志的他,很快就被大姨妈慈禧迎头浇了一盆凉水。

此时,慈禧太后没有遵守幼帝一经大婚便要亲理朝政的祖宗之法。她表面上搬出皇宫到颐和园去"颐养天年",但实际上依旧牢牢抓住权力不放。

光绪亲政之后发现,文武官员都是老面孔,都是慈禧的亲信,他们不听自己的。

这还不算,慈禧还把光绪帝读书的书房由毓庆宫迁到颐和园附近的西苑,为的就是把握光绪的动向。

按照规定,光绪帝每日必须到颐和园向她请安。

最气人的是,亲政后的光绪帝在遇到大事的时候,必须请示慈禧,征求她老人家的意见。

这时候,光绪依旧不能做主,什么事都要听大姨妈的,自己只是个橡皮图章。

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光绪一天天长大,已经成年,有了自己的主见,不甘心被慈禧摆布,一场冲突在所难免。

光绪面临的,也是一个非常严峻的局面。他亲政时,封建专制在全世界已经日暮途穷,帝制更是成为过街老鼠,而清帝国经过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的打击,已经风雨飘摇。

更让人担忧的是,作为国家稳定基石的八旗绿营兵已经腐败,失去战斗力,如日中天的淮军,又控制在汉臣李鸿章手里。

而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后,大清的纸老虎面目暴露无遗,列强环伺,加大了瓜分中国的力度。

此时的邻国日本已经进行了明治维新,国力蒸蒸日上,对中国虎视眈眈。

总之,当时的大清内部危机四伏,外部群狼眈顾,清帝国来到了十字路口。因此,光绪有了危机感,对王朝的命运他不能坐视不理,不能让大清毁在自己手上,他要奋起一搏。

甲午战争的爆发,让光绪和慈禧的矛盾暴露无遗。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已经崛起的日本要挑战清帝国在朝鲜的地位,借口保护侨民,增兵朝鲜,要放手一搏,跟清帝国展开一场赌国运之战。

而慈禧和李鸿章则心存幻想,觉得日本人不会真打,没有做充分准备,把列强调停作为解决中日冲突的主要途径。

光绪帝及帝党成员则非常清醒,认识这场战争对清帝国来说是生死攸关的战争,只能胜,不能败。因此光绪下令积极备战,要与日本决一死战。

1894年6月,光绪下令自己的师傅翁同龢和参与军机处决策,与诸位军机大臣制定与日本作战方略。

但是对于光绪的指示,李鸿章却阳奉阴违。结果陆军在朝鲜惨败,北洋水师在海战中被日军消灭。

光绪担心的一幕果然出现,军事失利的清廷不得不吞下苦果,在慈禧太后的安排下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条约的签订让光绪帝"顿足流涕",也让广大爱国人士痛心疾首。

条约签订一个月后,康有为联合在北京参加会试的1300名举子,上书都察院要求清廷拒和、迁都、变法,挽救帝国灭亡,史称"公车上书"。

光绪了解到康有为们的变法主张之后,非常振奋,感觉与自己的主张是不谋而合,产生了变法的想法。

光绪全力支持维新派,决定大干一场,他颁布了“定国是诏”,揭开了“百日维新”的大幕。

这次变法深思熟虑,不算是一时的冲动,它包罗万象,其中既有了文教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也有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涉及多个领域。

如果此次改革得以实施,清帝国也许真的会奋起直追,缩小与日本的步伐。但是“女强人”慈禧是不会甘心自己失败的,不会容忍光绪的“挑战”。

除了慈禧,王公贵族和满汉高官也不会答应,因为一旦变法,他们的既得利益就会受损害,这是万万不可接受的。

因此他们和慈禧结成利益共同体,不但不执行新政,还阻挠新政实施,这导致维新派的政策难以实施,光绪帝的变法诏书也变成一纸空文。

最关键的问题是,光绪没有掌握军队。俗话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光绪手中没有一兵一卒。而政坛老手慈禧则未雨绸缪,安排自己的亲信荣禄掌握了京津一带军队的控制权。

没有军权的维新派只好去策反袁世凯,希望他率领军队保护皇帝。袁世凯经过权衡,还是把宝押到了慈禧这边,出卖了光绪和维新派。

慈禧得知维新派的计划之后勃然大怒,随即幽禁了光绪帝,杀害了谭嗣同等变法六君子,康有为、梁启超则逃往国外,历时103天的变法宣告失败。

从此之后,光绪的政治生命彻底终结。经过这场较量,慈禧对光绪也彻底失望,彼此之间的亲情不复存在。

其实慈禧起初是把光绪当亲儿子养的,倾注了全部心血。

皇子本来都是奶妈负责抚养,但是光绪抱进宫的时候,慈禧亲自照料光绪,怕他冷怕他热,怕他晚上蹬被子。光绪和慈禧也没有利害冲突,他们的目标一致,本质都是为了爱新觉罗江山的千秋万代。两人有代差,认识不一致,才最后成为相爱相杀的“仇敌”,只不过还没到不共戴天而已。

尽管慈禧囚禁了光绪,但是也没有动杀机,只是动了废掉光绪的念头。1900年,慈禧决定抛弃光绪,让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取而代之。

慈禧预定在庚子年元旦逼迫光绪帝让位,改元"保庆",让溥儁即位。因为遭到国内外各派势力的强烈反对,慈禧被迫中止了废立计划。

要不然的话,光绪连傀儡皇帝也当不成了。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光绪帝不再被软禁,可以上朝,但依旧是傀儡皇帝,橡皮图章。

光绪本来就身体虚弱,再加上变法失败,清帝国的统治已经是风雨飘摇,忧心忡忡的他终于在1908年冬天病倒了。

光绪一病不起,慈禧也到了暮年,不能不为大清江山考虑。

经过挑选,慈禧太后决定让醇贤亲王奕譞的孙子、摄政王载沣之子、三岁的溥仪担任光绪接班人。

光绪之前对此一无所知,但是临终时,他不得不为清帝国的江山考虑一下,问接班人是谁?

当他得知老佛爷安排溥仪接班时,他一时喜忧参半,说出了人生中最后两句话。

喜的是溥仪是自己弟弟载沣的儿子、自己的亲侄子;忧的是他才三岁,无法担当治理国家的重任。

因此,光绪自问自答道:“找一个大一些的(来接替我),岂不是更好?”

沉吟了片刻,他又叹息着自嘲:“太后的旨意,没有人敢违抗啊。”

很明显,这两句话意味深长,找个大一些的继承人,可以保证在慈禧归天后能快速顶起大梁,然而此时的清帝国已经和自己一样病入膏肓,不管是谁接任自己的皇帝位置,又能有什么作为,有什么区别呢?

光绪通过溥仪,想到了当年的自己,想到自己被笼罩在慈禧太后阴影中的身不由己、壮志未酬的一生。

因为有了慈禧,胸怀壮志的他最后一事无成,带着无限遗憾退场,成为匆匆过客,结束自己凄凉、无奈的一生。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光绪临终的两句话,可谓是字字诛心,满含辛酸和无奈,也满含着对慈禧的无言反抗,让人闻之叹息。

事实上,溥仪和光绪虽然都是娃娃皇帝,虽然都是傀儡,但是两人的经历不同,结局也不相同。

光绪驾崩后,慈禧太后第二天也与世长辞,溥仪被抱着坐上龙椅。

溥仪没有改变傀儡命运,控制他的主子更多。登基后,他先是被隆裕太后控制,后来被张勋当做工具。再后来给日本人当了傀儡,被强盗玩弄于股掌之上。

日本战败后,溥仪成为俘虏到了苏联,为了活命,又不得不对斯大林歌功颂德。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党和政府的改造,溥仪才真正地获得了新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三度登基的溥仪比光绪干的坏事还多,但他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沐浴在新中国的阳光下,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一点又要比光绪幸运得多。

如果总结的话,光绪的一生,以悲剧为主,而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有悲剧,有丑剧,还有闹剧和戏剧,让人感慨万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