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种“格物致知”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9-10-16

许多人都以为“格物致知”是王阳明提出的。其实那是个错觉。

“格物致知”是儒家的基本理论之一,它出自《大学》,后人将《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儒家“八目”,可见儒家认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在于格物和致知。

后来许多儒家学者将自己的观点带入了“格物致知”中,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哲学理论。比如南宋朱熹与明朝王阳明,他们以自己的哲学观点分别诠释了“格物致知”的意义,也因此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两个高潮。


▲ 图片来源于下吧

 “格物致知”原本是朱熹理学的治学方法。“格”不仅指观察,还包含研究、探究的意思,“物”指万事万物,包括意识的和物质的,“致”是求得、获得,“知”则是知识。朱熹的“格物致知”是说:人在面对自己所不知的物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实践或书本知识)来把它搞明白。可见,他研究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哲学范畴。

朱熹的格自然之物,同时还包含了一定自然科学的研究。这里的“格”应该也包括“实验”的意思,在格物致知过程中包含着归纳、类推、创造性思维的科学方法,体现出了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只是当时没有“实验”这个词,也没有这方面的科学意识,但这应该说已经很了不起了。

“格物”是手段,“致知”是目的——本来很有科学精神在里面,可惜的是,因为传统文化的功利思想、实用主义思想,在功利目的驱使下,“格物”往往就变成了形式主义的东西。

▲ 图片来源于下吧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通俗而言就是“格心中的物”,即通过在事上正念头而实现良知。这里的“格”是正的意思,“物”就是事,是意之所在,“致”是实现的意思,“知”则是良知。很明显,王阳明的视野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而属于伦理学范畴,在这个范畴内,他的思想还是非常积极的。“格物”的目的不是博学多闻,而是为了意诚、心正。“格物”而“致知”,让我们的良知正常工作,在事上去磨练,那就能够做到定、静、安、虑、得。由此可见,“格心中的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我们做成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