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dwd2000 2017-06-29

首先,“格物致知”不是王阳明提出来的,“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大学》,王阳明有一个“格竹子”的故事,主要原因是朱熹提出了“格物穷理”,理从外求的概念是说:天下大道要从事事物物上观察和发现,才能得道穷理。王阳明就先从竹子上入手,但对着竹子观察了一个礼拜,最后一口鲜血呕出,昏迷不醒。经过这个事王阳明开始怀疑朱圣人的说法,经过后来出入佛道,在到“龙场悟道”,最后王圣人得出结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一切理和道都在我们的内心,悟道可以不假外求,“理即心,心即理”,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大家可能不懂,但王阳明晚年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这上面可以看出什么是格物。

王阳明心学提出这个“心既理”的概念,这让我们看到了道的方向在那里。我的理解,首先理论要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中庸》讲“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又如佛家说我们的本心就如赤子一般,只是被人的欲望情绪等控制,让它蒙尘而看不到本心,而心学让我们如何拂去尘埃,让我们内心光明,从而“致良知”。


“中国最后一个圣人”,这个表述有问题。首先说王阳明是“圣人”,这个观点还不够准确。其次“中国最后一个”,这过于片面,今后日子还很长。“格物致知”是《礼记.大学》里的内容,不是王阳明的首创,大概意思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接下来才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从而治国、平天下。王阳明区别于其它儒学、心学的突出主张并为世人推崇的应该是“知行合一”。


阿弥陀佛,感谢邀请。王阳明的理论,主要有两个论点:

知行合一

通俗的理解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个理解虽然不能算是错,但是只是对于“知行合一”四个字的浅显的理解了。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本就是一体,知就是行,行就是知。比如说看见美女心里欢喜,不是先看见美女,然后才去欢喜的;看到便便偏皱眉头,不是先看到了,再立个皱眉头的想法。再比如讲孝,说一个人知道孝顺父母,一定是他已经做出了孝顺的事情,人们才会这样认为的。就是说,知是内在的观念,行就是外在的行动。知和行,是不能分开的。当然,理论虽如此,但做到却很难。因为,人的特点往往是知和行并不一致,知是知,行是行。这就像一些喷子一样,明明知道这个是真理,也要想方设法去贬低一下。另外,山人以为,这个知行合一,还含有一个意思,那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才是知行合一的真实内涵之一,否则你所不知道的事情你硬要去做,是根本不可能做成的,就更别提做好了。

格物致知

朱熹版”格物致知“: 万事万物都有天理存在,我们要努力寻找蕴含于万事万物中的道理,最后摸索总结出天下至理,最终成圣。说白了就是”格物穷理“王阳明版”格物致知“: 格为正,物为事。这里的事也不是事物的事,而是意之所在,意之所发,也就是心中之事,心中之物。所以王阳明理解的格物就是”格心中之物“。王阳明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也就是说,我们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格物也就是回归自己的内心,把自己的心中种种不正常的思想,欲望,情绪,观念正过来。简言之,朱熹向外寻求天下的道,王阳明向内向自己的心寻求。再说个额外的:存天理,去人欲。这在近代中国应该算是被误解最深的六个字了。这里的"人欲”并不是指的人的欲望,而是指超出合理 、正当范围的欲望。虽然说这个“合理”与“正当”很难界定。但是却不难判断的。比如说人饿了,一天吃三顿饭绝对百分百的正当,可是一顿吃个三五万的,就不正当了。再比如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个是天经地义的,可是如果你娶一个不算,包了个二奶还觉得不过瘾,再来个小三小四小五啥的,就属于要去的那个“人欲”了。所以宋明理学家们提倡的“存天理,去人欲”是指去掉不合理的欲望,而不是所有人的欲望。以上为个人浅见,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多多包含。


格物致知这个成语家喻户晓,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对古代科学发展从思想上有所影响,其基本意思是说:考察事物,获得知识。 这一词语最早见于先秦经典《礼记·大学》,是该书所提出的儒者求学八阶段的初始两个阶段:“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一段话,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这一程序性行为纲领的起始就是格物致知。由此可见格物致知在儒家学说中的确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格”、“物”在古代用法均很广泛,这一段话,在孔子时代大概并不难解,孔氏本人未做解释,孔门弟子对格物致知含义亦未阐发,这导致后人在理解格物致知含义时出现很多歧义,每个人都想依据自己的哲学倾向对之做出合乎己意的解释,这就使得在此问题上,真正出现了百花齐放局面。

宋代是谈论格物致知比较多的朝代。一代名儒司马光,曾专门作《致知在格物论》,畅述己意。他首先指出:“人情莫不好善而恶恶,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盖寡,恶且非者实多。何哉?皆物诱之,物迫之,而旋至于莫之知;富贵汩其智,贫贱翳其心故也”。从这种认识出发,他解释格物致知说:“《大学》曰:‘致知在格物。’格,犹?I也,御也。能?I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他批评郑玄说:“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司马光强调要抵御物质生活的引诱,认为这样可以保持一个人的高风亮节,不为物欲遮蔽自己的聪明才智。

此说当然有其不可磨灭之处,但亦未必合乎古人原意。他与郑玄一样,在此问题上都“师心自用”了。 “格物致知”到了宋代,被朱熹提到了特别崇高的位置。朱熹认为,《大学》一书缺了对格物致知进行解释的一章,他补上了这一章。朱熹增补的内容是:要获得知识,必须考察事物,以求认识事物的理。任何事物都有理,任何人都有一定的知识。求学者应该把心中已知的理作为基础,进一步努力,以求达到认识的顶点。经过长期努力,会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好像突然之间明白了一切,这就是认识的顶点。

朱熹所说的事物,包括自然界的事物,但主要是社会事物,包括读书和待人接物。比如考察如何孝顺父母,如何忠诚于君主等等。陆九渊和王守仁认为,心既然是理的凝聚,心也就是理,因此,要认识理,不必去考察外界事物。王守仁甚至认为,我心中固有良知,把这良知推广到事物,就是格物。 在格物致知学说上对后人影响较大的是宋明理学,其中主要可分为两派,程(颢、颐)朱(熹)一派和陆(九渊)王(阳明)一派。程朱等人释格物致知为“即物穷理”,二程说:“格犹穷也,物犹理也,若曰穷其理云尔。穷理然后足以致知,不穷则不能致也”。(《程氏粹言》卷一)朱熹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大学章句·补传》)这里的“即物穷理”,是要求人们运用已知的知识,深思客观事物,达到自己内心的豁然领悟。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内省式的思考过程。

宋明理学对“格物致知”的发挥,在后世也有人表示反对。例如颜元就公开批评朱熹说:“朱门一派,口里道是即物穷理,心里见得,日间做得,却只是读、讲、论……其实莫道不曾穷理,并物亦不能即,半日静坐,半日读书,那曾去格物”。(《习斋记余·阅张氏王学质疑评》)颜元主张格物要亲自动手,实地去做,不能离物而空洞地“穷理”。这样的格物致知,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实际上,因为格物致知学说具有研究客观事物以获取知识的含义,一些重视研究自然的有识之士也借用这一口号,赋予它新的内涵,用以阐发自己的思想。例如王夫之即曾这样说过:“密翁(方以智)与其公子为质测之学,诚学思兼致之实功。盖格物者,即物以穷理,唯质测为得之。若邵康节、蔡西山,则立一理以穷物,非格物也”。(《搔首问》)王夫之所提到的“质测之学”,是方以智的创举,它的中心内容是要求以实证方法研究自然现象。

王夫之认为只有质测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这赋予格物致知学说以崭新含义,标志着这一术语已经进入自然科学范围。 随着明末清初科学技术的传入,中国人研究自然现象的热情也高涨起来。这时人们谈论格物致知,很多情况下都意味着研究自然以获取知识。古老的格物致知学说获得了新生,成了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理论根据。清末翻译的西方科技书籍,有些径以“格致”名之。格致一词成了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在这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他所说的格致,就是指的这些自然科学。在中国传统科学与西方科学技术合流过程中,格物致知学说以独特方法参与并加速了这一过程,从而在科学技术史上取得了一席永久立足之地。


问题问的不完善,现将问题和回答分以下要点回答:

1、王阳明不是中国最后一个圣人,中国圣人很多,有些是隐士,有些默默无闻的做着利益众生的事,有些身居高位,领导文化传承,例子太多,不一一列举。

2、要做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太难,几乎没人做得到,除了菩萨,成佛之人。要理解这八个字,也很难,不过这是教理上的事,主推楞严经,楞伽经,成唯识论,金刚经,末痴学可以以文做答:



格物致知:是儒学非常重要的思想,因为王阳明是儒释道集大成者.

王阳明一直修道家的长生术,同时他也研究佛家的经典,他提出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这个思想与佛家的"明心见性","万法唯心 境由心造"相似.

所以当时很多的理学家质疑他是佛家,并不是儒家,但是王阳明的思想应该是从孟子那里继承来,到明朝儒家此时也已经借了佛家的很多思想.所以这时候的儒家不在是纯粹的儒家,此时的儒释道三家已经融合了,很多思想已经分不清彼此了.

王阳明的伟大之处是,他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

个人理解,王阳明应该算是唯一三不朽者,我想人们记得王阳明,很多的人是因为他的立功,因为他通过自己的理论,如此迅速的平定宁王叛乱.所以世间很多人学习他,我想很多的人是学习的立功,也许是因为这个,所以他的心学才会这样快速的传播,对于立德,立言,并不是王阳明拥有的最高成就.

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多的时候讲究实用主义,所以如果可以快速的立功,那么我们就会愿意学习这些东西.就像现在改革开放一样,因为西方的科学可以提高生产力,所以我们可以快速的接受西方的文化,因为我们开放的文化传统,可以兼容并包.

格物致知,个人理解的应该是一个"诚"字,《大学》的主旨个人认为讲的其实也是一个"诚".

"诚"字,我想在儒释道三家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单纯是那一家独有.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亲,即事亲之事,格之必尽。夫天理则吾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极。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於正。”、“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王阳明关于格物致知原文。格物致知即正心顺理。正心三个阶段 知善知恶 为善去恶 无善无恶。


儒家经典《大学》提出大学之道的八次第或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格物致知不是王阳明提出来的。严格说来应是曾子根据孔子的讲述所整理归纳而提出来的。

所谓格物,即分清事物的条理顺序。格,这里是动词,分格,观察事物将事物或事理整体切分成部分或顺序,这是格物。

通过格物以知事物的本末、终始、先后,以切近其中之道,称为致知。

格物致知的思想强调了获得真知应当首先进行实际的观察,明确了观察活动是获得实践真知的首要活动。这说明我们先秦古贤圣已经自觉意识到认识真理的恰当方法应是从实际观察开始的。


儒家人老实本分,所以笨笨得说格物致知。别人一听,也就没几个受其吸引的了,这即不玄,又不高蹈,平实得就跟山东煎饼卷大葱一样,谁个高看一眼?老子亦格物,佛法亦格物,只是皆聪慧也,不那么老实巴交地干巴巴说,要格物,老子格物完,才有大道废,有仁义诸等等的流变出……才有无为道出,佛界尘根六识,无一不是自格物而知己之道。

诸子百家皆如此,格物而后百家之道出。

惟独儒家,老老实实说,格物致知。王阳明格竹子不成,是他的器物禀赋不与竹配,神农即在众草间发现其道……又怎么能说竹无道?

若说植物不可格,哪有释迦菩提和弥勒龙华之约?!树,古来就隐藏大密。枯守其竹,格物不出。释迦坐菩提,思究万物,而菩提证,你说他究竟是菩提证了万物之道,还是万物合了菩提道?

从未有一思一虑专在菩提树上,但,得道时,就忽然而知此树与万物道合…………此树不在万物之外。

到了王阳明花开花落与人心之合时,大概那个时候,竹与花皆一如也。则昔时不可格竹,今反可格花,何故?笑话……

心已游万物,道已出,格花格竹,随意而也。

修道,不是道家写来的那样,仿佛有一个固定成型的物,在等待着你,惟你合了它,才叫证着。

老子自己也说恍兮忽兮,但是,到了老子传道时,就以无为为专务……传丹法时,就又以自己为正道真传……仿佛你依着它修,就是得道……那么恍兮忽兮又算什么?

这全是自打脸的事。

若你问我,没有修道一事,人人皆铸道师,你来时,世间尚无剑,你心游万物而以乾坤为砧木,铸一道而出,则世间乃有一剑。

锤万物如铁,身以短长厚薄别,刃以锋钝异,如此,则世间铸道者岂止万出,我以为甚至可亿出,剑剑殊异,道道不同,皆如剑师。

所以,世间不该有此老实本分词:格物致知,不如就用我这偷奸耍滑的词吧: 铸道师。


“格物”“致知”最早出自儒家经典《大学》,是八条目中的两条。从汉代开始,关于它们的解释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说法)的解释和王阳明的解释。他们两个人在这个问题上可谓针锋相对。

王阳明的格物本质上是格心,而格心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正念头,端正自己的意念。他有自己的一套说辞,他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在他看来,支配我们身体的是心,而心一旦发动起来就是我们的意念,但我们的意念活动有一个本质(即本体),他认为是良知。所谓物,就是意念所关涉的东西。从这个解释中我们看到,王阳明把客观上的物变成了我们主观意念活动的内容,因此格物自然就是格心,即从根本上端正我们邪恶的念头。所以他说“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因此王阳明是主张向内用功,强调在心上用功,这也是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的一大原因。

至于致知,首先我们要明确,这里的知就是“心之本体便是知”的知,王阳明解释为良知。致知就是把我们生而具有的良知推扩出去,“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致良知,一方面是指人应扩充自己的良知,扩充到最大限度,另一方面是指把良知所知实在地付诸行为中去,从内外两方面加强为善去恶的道德实践。

当然,在王阳明晚年的时候,他用致良知来包罗统摄一切概念和学说,诸如格物、知行合一统统可以用致良知来解释。


格物致知是宋朝理学家朱熹的核心思想,王阳明的思想核心是心外无物,这两个思想看似不同,其实都是殊途同归。

朱熹的格物致知,强调由外致内,即用这颗澄澈如镜的心,客观的照见现象界,以期洞见现象界的真相,他的一首诗写得明白: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方塘指我们的内心,一鉴开,是强调心灵品质,如一面明镜。天光云影则指物,即现象界。这句诗教我们用一颗没有污染的心去观察世界。这样做的目的是致知,这里的知不是知识,而是智慧,是洞悉真相后所具有的真知灼见。格物致知也和老子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类似。

阳明先生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强调向内寻找,理也即智慧,他的观点是一切的智慧都在心内,不必向外寻找,只需澄清自己的内心,真理自然显现。他的观点和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感悟“何期自性本自俱足,何期自性本自圆满……”是一致的。

世界的实相是一元的,一切的二元对立观点都是人们头脑产物,本是生存所需,发展到后来却成了人类心灵的桎梏,一旦人的意识突破二元的枷锁,进入一元意识,那么他彻底自由了,一切的生死、好坏、美丑、内外,都不会对他的心灵产生阻碍,他超越了一切矛盾,活在永恒的、自由的王国中。


謝邀。

首先,格物致知出自大學,不是王陽明。但王陽明早年確實在格物上下了很大功夫,這也都是有趣故事~

其實中國聖賢無數,有我們知道的也有我們不知道的,當代也有,難就難在常人認不出他們罷了。

我的老師說過一句話:今天的人退回2500年前,在孔子老子都還只是幾乎無人問津的凡胎時,有幾人還能認他?

放到今天也一樣。

人們搞不懂聖賢,認不清聖賢,就是因為人們的視角搞反了。

我的一個朋友總是堅持說,一個很厲害的人,一定應該是在社會上有地位有名望的人。他看的就是外在。聖賢成就的恰恰不是這一塊,而在內在。

所以大學中才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外在的一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要排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後面。所以,我個人認為,心學的心,指的當是誠意正心的心。心學,指的當是誠意正心的學問,也只有在這條路上,常人才可能修成聖賢。

我想,王陽明先生也是如此吧。


格物致知并不是王阳明提出的,而是出自《大学》,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逻缉基础。然而《大学》中却没有具体描述如何格物、所致何知?宋明诸子欲为往圣继绝学,便绕不过这个坎,不得不勉为其难强解之。朱子认为万物皆有一理,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乃至格尽天下之物便可总结出公理即天理、道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对孔子学说的阐释,后人称之为理学。王阴明早年也按朱子所言尝试格竹子,结果失败,还差点丢了小命!其后,认为朱子的说法行不通,即便格一物可行,格万物如何可能?后经几番死去活来终于龙场悟道: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格物即是格心。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一整套对孔子学说的阐释,后人称为心学。

所以,所谓理学、心学本质上就是宋明后儒偿试对孔子学说重新进行解读而且未必是正解。许多学者将之定性为儒学的发展、完善乃至于“新高峰”皆是胡说八道。

其实孔子所谓格物是既格物也格心,心物本来不二。所谓仰观俯察,远取诸物,近取诸身,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是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