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身之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胡艳杰 2022-10-06 发布于河南

《大学之道》中告诉我们修身的方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文//胡艳杰

选择性必修语文上册《大学之道》第二段最后一句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可见,无论是天子,还是庶人,都需要以修身为重。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这句话是针对国君说的。先齐家,后治国。可见,齐家的重要性。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可惜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事业上红红火火,家里却是鸡飞狗跳。很显然,这是不符合儒家所说的内圣外王。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是一个学会爱和被爱的地方。学会了感恩、原谅、理解、包容,再拓展到整个家族、社会,去承担社会、国家的责任和使命。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句话是针对我们普通人所说的。那么如何修身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什么是格物呢?百度上查到宋代理学家程颐的观点。他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做法“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朱熹在程颐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认识论及其方法。他说,知在我,理在物,这我、物之别,就是其“主宾之辨”,认为连结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朱熹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他认为格物的途径有多端,上至无极、太极,下至微小的一草一木、一昆虫,皆有理,都要去格,物的理穷得愈多,我之知也愈广。由格物到致知,有一个从积累有渐到豁然贯通的过程。朱熹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工夫,格一物、理会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而进”,“穷理须穷究得尽,得其皮肤是表也,见得深奥是里也”。人们必须经过这样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达到对理的体认。(来自百度)

《传习录》里记录的有王阳明关于格物的解释。

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译文:先生又说:“'格物’的'格’如同《孟子》中'大人格君心’的'格’,是去除心中不正的念头,使心之全体归于正当。只要意念所到之处,均要革除其不正之处而使心的全体归于正当,即是无时无刻不存养天理,即是穷尽事物的道理。'天理’就是'明德’,'穷理’就是'明明德’。”

王阳明认为的格物就是去恶归善,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这里的革除不正的念头,就是革除外界物欲对你的干扰,还自己一个清净心,彰显美好的品德。所以,“格物”是“止于至善”的手段。

致知,课下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获得知识,一种是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王阳明对于“致知”的理解有别于前人,他认为“知”是“良知”,“致知”即是“致良知”。格物致知就是将心中的良知推之于万事万物。心中的良知就是天理,将心中的良知推之于万事万物,那么,万事万物都合乎天理。推广心中的良知就是“致知”,万事万物合乎天理就是“格物”。把心和理合二为一了。

张弘毅老师认为,致知就是颠覆有限认知,形成新的高维认知。因为客观存在的一切人和物,都是自己的有限认知。所以,我们要提升我们的认知,才会有更高的自由度。致知不是向外追求知识,而是内观、自省,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意识与自己内在高维智慧相连接。致知就是你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于诚意,王阳明认为就是“明明德”。刘宏毅老师认为诚意就是专注。聚集你的能量,才能无事不办。诚是要跟真连接在一起的,就是真诚,你要本真地反应你当下认知的状态。诚意的意,实际上是我们的意识。当下的真正的意识是在哪,那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般人停留在表层意识里面,没有跟自己内在的状态去连接。

在《传习录》里,王阳明说:想使得父母冬暖夏凉、将他们奉养得当,便是意念,还不能说是诚意。必然切实去践行使得父母冬暖夏凉、将他们奉养得当的意念,务求自己内心无所亏欠、自欺,这样才能称之为意诚。实际上,这里的诚意做法,体现了他的“知行合一”的观点。还是这个例子,他说:必须将如何使父母冬暖夏凉、将他们奉养得当的知识推行于父母,使得父母切实地受到奉养,才可以称之为致知。必须在使父母冬暖夏凉、奉养父母的事上按照自己良知所知的去做,而没有丝毫不尽之处,才能称之为格物。

正心就是你自己的意识,一定要放到那个无上高的那个道上去。也就是端正我们的内心,让心清澈明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一步步去做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