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互联网研究将网络设施和互联网接入本身和当作一种赋能的载体,而近年的研究则注重网络的连接属性,尤其是考察社交网络作为联络的工具会产生怎样的赋能结果。 互联网如何赋能 通过对互联网与社交网络赋能的考察,我们发现网络已经深深地渗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不管是老年人还是中青年人,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每时每刻,人们有意无意都会涉及到网络的连接和使用。互联网对生活和工作的渗透,以及社交网络本身随着日常实践所产生出来社会结构,对传统的互联网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构成了挑战。 《生活在此处:机会与选择的重构——互联网与社交网络赋能报告》的赋能研究,亦只是在这方面进行的一个尝试。我们不否认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工具属性所带来的积极后果,以一种非常直接的方式,赋能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这方面的内容,本报告已经提供了许多经验数据,亦对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反思。但是,另一方面,个体、群体和社会组织所形成的连接,似乎越来越超越线上和线下所设定的局限,日益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特征。 也许我们要问:传统的测量方法,是否能够全面地揭示这种网络和连接无处不在的社会生活?本报告的抛砖引玉,希望可以引出更多有价值的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