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何以谋生?20年后何以谋生?20年后何以谋生? 作者:张辉 来源:辉哥奇谭(ID:huigeshow) 我在27岁左右的时候,有一个30岁左右的同事在饭后和我闲聊,说到他在考虑养老的经济问题,我当时吓了一跳。我说:你怎么这么早就开始思考养老问题?后来我知道,不是他多虑,而是我自己幼稚了。 再后来到了34-35岁期间,因为发生了职业危机,我感觉工作前途暗淡,同时发现银行账户存款不足,感觉此生财务自由无望,陷入一场严重的焦虑。幸好这场持续一年多的焦虑没有压垮我,反而给我的人生带来最大转机,这是后话。 这次「人生预警」另外一个作用是:我更加在意60岁以后的生活状态和收入来源。我明确的知道如下事实: 第一、无法靠工资维持60岁之后的生活水平,因为那时很难有雇主愿意付你青壮年时的高薪。 第二、无法靠工资存款为生,通货膨胀的力量是巨大的,上世纪90年代万元户人人羡慕,但现在一线城市的白领很容易超越这个水准。98年在大学时花费「巨资」40元请一个女生吃饭表白,现在40元在北京只够自己一人吃顿牛肉面套餐。 第三、无法靠养老金生活,不信你看看养老金政策,算算自己退休时,每个月能拿多少养老金。像父母这辈人一样靠养老金过惬意日子的事情很难发生在我们这代人身上了。 这些思考是痛苦的,但是也让我放弃了幻想,决定另辟蹊径。我的有些朋友把退休后的生活来源寄希望于房租收入上,但我选择了另外的途径,如下: 1.股息 2.版税 3.保险费 4.会员费 今天简单说说股息。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小的计划,在10年内,来自股息的收入可以覆盖家庭和个人的所有开销。很多人说:获得这样的股息得投入多少本金才可以?按照目前蓝筹股股票1%-3%左右的股息率,这个想法似乎很难实现。 但我对自己持有的两支股票做了简单的毛估,按照4年前买入茅台和招商银行的每股价格为分母,2019年每股分红为分子,现在这两支股票每年的股息回报分别达到年8%和年6%。单从股息回报来看,就是极佳的理财产品,更不用说股价的增长。好公司就是这样,长期来看能赚大钱,用不断增长的股价和持续提升的分红规模回报自己的股东。此外提醒一下,持有股票超过一年,股息红利免征个人所得税。 所以,如果我投资的公司其年盈利能力能长期保持稳中有升,也随着我投入的本金规模扩大,靠股息维持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并非痴人说梦,算算就知道。 我经常做一种练习:想象十年后的生活,我在哪里,做什么,家庭是怎样一种状态,有多少财富,财富结构是什么,我在这十年会持有哪些股票...这种练习从五六年以前就开始了,对于改变我的观念非常有帮助。很多短期想不清楚的事情,想10年就清楚了。如果10年不清楚,就想20年。 当下要买什么股票是想不清楚的,多想想什么样的股票你会持有十年甚至二十年,能帮助你养老,然后坚定的买入持有即可。从股票中获得可观股息的想法,也能帮你建立价值投资的习惯。 时间对财富的侵蚀主要体现在通货膨胀上,而真正的财富来源于那些能战胜时间的东西。我们的养老策略,就是用今日的资源,包含时间、精力和资金,去换取那些能战胜时间,不断产出更高价值的东西。 本文授权转载自张辉的微信公众号「辉哥奇谭」| huigeshow 作者:张辉,辉哥奇谭、改变自己主创,探索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个人微信公众号:辉哥奇谭(ID:huigeshow) 本周末的会员语音 对于人生,如果看得足够长远,的确得有Plan B,因为我们的职业竞争力随着年龄的变化在不断变化。我们必须立足长远,未雨绸缪,避免在拼智慧或者拼资本的年龄还在做拼体力的事情。你的人生是否有Plan B?你的Plan B是什么?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有Plan B?为何这个时代让大家更容易实现Plan B?本周末的会员语音,让我们深入讨论一下人生的Plan B,我也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如何考虑自己的Plan B。 今天你做了什么改变 大部分人为何难以富有?因为从来不敢正视一个问题:自己预计一生能赚得多少财富?不敢想、不愿意想。总是告诉自己:钱多少不重要。这个问题都想不清楚,钱从天上掉下来吗?上期我的会员语音《一生要赚多少钱?》,我谈了自己是如何思考这些问题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又如何影响了我过去几年的财富积累。请参考如下会员反馈: @会员 yolanda-圆圆圆 感谢辉哥的分享。赚钱确实是一个沉重而残酷的话题。早两年钱开始用软件非常详细地记账,看自己每年花多少钱,赚多少钱,这几年统计下来,虽然也都能保证每年有盈余,但是非常清晰的一点是,每年的花销都在逐渐增加。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生活花销不大,对物质生活也没有很高的要求,这两年我非常清晰地意识到,虽然自己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是不算太高,但是我还有其他方面的需求,我并不想将来在买一个上百块的水彩本或者换一个上万的电脑时而心疼纠结,也不想为了保住生活来源而无止无休地工作,尤其是这个工作我可能并没有那么大的热情。父母是非常非常传统且保守的工薪阶级,看着他们一辈子的生活我就知道仅靠工资我不可能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正好当时也已经关注辉哥一段时间、已经受到许多影响,所以那个时候我决定开始投资,先用我仅有的不多的闲钱来试错和学习。这两年虽然达不到15%的年化收益,但至少没踩过大坑,算起来也有了一点点的睡后收入。我还记得辉哥以前提到的“牛肉面财务自由”和站着挣工资。我也希望自己十年内实现自己类似的目标。深耕本职当然是基础,但是好在目前的工作方向延展性很强,让我可以在不影响相关方利益的同时,利用本职工作的技能增加第二收入。就如王健林所说,先定个小目标,赚它一个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