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魏与蜀汉谁是正统?北宋和南宋的观点截然相反

 地图帝 2020-07-02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最终魏、蜀、吴三分天下。古代的王朝非常讲究“正统”,也就是本王朝存在的合法性,这是比天还要大的事。三国魏蜀吴,很少有人把东吴视为正统,即使东吴认为自己是“绍汉之后”。孙权在公元229年称帝时,就说曹丕非法篡汉,汉祀已绝,皇帝位虚,“皇帝臣权”不得不称帝。

真正的正统之争,还是在曹魏与蜀汉之间展开,支持魏为正统的,与支持蜀为正统的,各有各的理由。

支持魏为正统的观点,主要有两点。首先,魏以合法的手段取得对东汉王朝法统的继承。曹丕强迫汉献帝退位,但至少在手续上是合法的,汉献帝自己“主动”让位,程序上没有问题。王莽篡西汉,曹丕篡东汉,司马炎篡魏、刘裕篡晋,直到赵匡胤篡后周,都是这个套路。这些人篡位,全是阴谋上位,却都合法。

其次,曹魏占据中原地区,这是支持魏为正统的另一个重要的证据支撑。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曹魏占据的地盘最大,号称“三分天下有其二”或“十分天下有其七”。曹魏的地盘包括现在的京津二市、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江苏省长江以北(不临江)、安徽省长江以北(不临江)、湖北省北部、陕西省中部、甘肃省大部(此外还有西域)。另外,公孙渊控制的辽东地区(今辽宁省一带),向魏称臣,但不由魏控制。

在古代,某个王朝如果占据中原地区,他就有资格自称正统,无论是曹魏,还是北魏、五代、金朝这些占据中原地区的王朝。比如春秋战国时,楚国实力非常强大,但由于统治区在当时未大规模开发的长江流域,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楚国不断北伐争夺中原,除了扩大地盘,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进入中原争正统。

南北朝时,南朝虽然代表着文化正统,由于与楚国同一个原因,被北朝贬称为“岛夷”。在南北朝之前,黄河流域的经济整体上要强于长江流域。隋唐之后,长江流域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唐中期时江南财赋就已占财政的“十分之九(韩愈语)”。三国时,黄河流域的经济远强于偏安西南的蜀汉,因此在挺魏派看来,蜀汉不能称为正统。

蜀汉的地盘确实不大,赤壁之战后,刘备南下攻取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约包括今湖南省大部)。之后,刘备入川,拿下了益州,也就是现在陕西省秦岭以南、四川省青藏高原以东、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大部、缅甸东北部。公元219年,东吴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西部,蜀汉丧失荆州的全部地盘。

你可能会说蜀汉即使只有青藏高原以东,秦岭以南,江陵以西,中缅边境以北,这样的面积也不算小了。 如果论控制面积,蜀汉并不算小,有一种说法,认为蜀汉面积达到106万平方公里。问题在于,蜀汉的“有效面积”并不是大。

什么是“有效面积”?在古代的农耕社会里,耕地的多少往往是一个王朝实力强否的重要标准。魏国有耕地面积巨大的华北平原,以及淮河两岸、汉水流域,这是魏成为强国的主要标志之一。蜀汉耕地只有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的四川盆地。蜀汉亡国时,人口只有曹魏的五分之一左右。蜀汉偏安于西南,没有控制“有效面积”大的中原地区,人口相对较少,刘备称帝没有得到汉献帝的正式授予,这也是挺魏派否定蜀汉为正统的主要依据。

三国之后,历代王朝也多以魏为正统,这与王朝的“正统”传承有关。北宋承认魏是正统,毕竟西晋是从曹魏那里得到的合法继承权,而北宋上承五代,向上可上溯到唐,乃至西晋。北宋篡夺后周,与曹魏篡夺东汉的性质差不多。北宋建立时,西南有孟昶的后蜀,东南还有自称唐朝后裔的南唐。在这种情况下,北宋显然不可能以蜀汉为正统,否则岂不是等于变相承认南唐的正统地位?

到了南宋,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金入占据中原,将南宋视为非正统。南宋当然不会承认这一点,即使是南宋向金朝称臣。在南宋内部,依然将自己视为北宋的合法继承者。南宋偏安江南,疆域在淮河——秦岭以南,与蜀汉有些类似,南宋上下更倾向于以蜀汉为正统,大儒朱熹就是挺蜀派的代表人物。朱熹攻击曹操、孙权都是贼,认为诸葛亮投靠刘备是因为刘备为汉室之后,正统所在。朱熹还认为司马光不应该承认曹操,这显然有些不顾司马光所处的时代背景了。

蜀汉不占中原,也没有承汉献帝之禅让,但蜀汉占一个“忠”字,这也是很多人力挺蜀汉为正统的主要原因。魏与蜀谁是正统争议这么大,《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是“始作俑者”之一。《三国志》是在西晋时代写的,自然要承认为晋所代的魏为正统。但是作为蜀人的陈寿“曲线救蜀”,曹丕称帝时,群臣的劝文及建国诏书不录入《文帝纪》;刘备称帝时,群臣的劝文及建国诏书皆录入《先主传》。这就很明显了,陈寿在感情上更认可蜀汉,只不过身为晋臣,总要有个避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