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大伟:同学“群”

 情愫秋生 2019-10-17

观察微信里的各群趣相:工作群专一,驴友群繁杂,小学群家长里短,中学群愤愤不平,大学群坐而论道……

 微信有多大的魅力?说得绝对些,现代化的都市里,一个女性,可以没有丈夫,但不能没有微信。人生最大的不幸,古代:食无肉,居无室,出无友,夏无风;今天:有手机,无微信。手机孕育微信,微信促销手机,不能看微信的手机就是傻瓜机,就好比BB机没有数码显示。

微信里最强大的是“群”。工作群最专一,只有通知之类,而且是垂直型:上级对下级。公司对个人,倚强凌弱,所以最死气沉沉的“群”就是工作群。

退休了,驴友群最多,上飞机还是“黄牛角、水牛角、角归角”的陌生人,下了飞机,坐在回家的地铁里,一群陌生老人之间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加个微信。”互相加了微信,于是都成了“群”众。

旅行越多,驴友越多,“群”众越多。老邻居好比老婆,邻居群最少,往往只有一个。同学群最烂,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倘若不幸留过级,又多了一个班级群,坏事变好事,留得越多,路道越粗。今天忍不住回头对他跷起大拇指,锉锉伊:“出道是我早(毕业了),路道是侬粗(留级了,同学多一倍了)。”最可贵的,留级朋友不会发火,哪怕身价上亿,他笑着怪罪于曾经同桌的她:“她转学了,我就留级了,因为无法抄袭了。”冷嘲需要幽默,自嘲需要胸怀。这自嘲兼冷嘲一再教训我们:智力比学历重要,努力比经历重要。

小学“群”里,家长里短的多;中学“群”里,愤愤不平的多;大学“群”里,坐而论道的多,只要今天发生了一个事件,如同茅坑丢“炸弹”——激起群“粪”,群起而论之,田鸡篓子倒翻喽!田鸡满地跳,议论纷呈,你说东我偏说西,互不相让,不为真理只为炫,炫知识、炫思想、炫个性,就是要炫出与众不同、高人一等。忽然发现争论的焦点原来子虚乌有,于是扺掌大笑。

我替大学同学“群”写了副对子:“谈天说地,从股到金”,横批:胡说八道。微信群里,你可以感受到不承担后果的胡说,不承担责任的谣言,好比网店可以卖假货而找不到东家。倘若在微信群里寻觅真理,如乱麻里寻找线头,终于找着了,船已西移,失去了真理的相对性、针对性,“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真理变成了荒谬。这五年,同学们纷纷退休,应该放马南山,却依然老骥伏枥,坐而论道,久而久之,成了有“痔”者,印证了公共厕所里的广告:“有‘痔’不在年高”。

群主远在澳大利亚,天天坐在后院里,专注西方哲学,专注原版哲学,学有余暇,关注同学群,一有话题,或因势利导,或煽风点火。没有话题,策划话题,挑起事端,唯恐天下不乱,不惜挑动群众斗群众,灶头不能冷却,热闹就是人气,线上互联网对线下门面房的最大颠覆:不是人流,而是平台;不是平台,而是粉丝。同学群就是群主的粉丝群,人格魅力大于对错,大于是非,大于价值观。

街头巷尾,观棋不语的是高手;同学群里,观群不语的是高级干部,属于深海鱼油不冒泡;少说多看,充其量敷衍几句“今天天气哈哈哈”的是中级干部,属于潜艇级别偶尔上来换换气;有话就说的往往是做教师的;胡说八道的就是不读书不看报的——因为无知所以无畏,往往看都未看,随手转发,结果争论到最后,才发觉是自己惹的祸,相当于瞎子劝酒:“侬喝一半(沪语:喝与瞎谐音),我喝一半,要么阿拉都喝(都瞎)。”最煞风景的:正当大家为了天下大事争得脸红脖子粗时,忽然一女生上传一个养身帖子,好比小屁孩躲在角落小便,全神贯注,忽然后背被人拍了一下,一颤,顿时小便失禁。

我的一位医生朋友,愤愤不平地骂了句粗话后说:“有病看医生,没病看微信!”微信上常常有养生之类帖子,都是些“不问出处”的帖子,你不知道谁写的。微信里只有转进来的钱可以全信,其他只能稍微相信,尤其讲养生的、讲发财的。

养生帖子多了,说明“群”众开始老了,到了90岁以上,男的女的不分了,好比微信群里对的错的不分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