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您在哪里 我都会飞向您, 把最重要的信息传递 音频录制:张秀军 徐健顺个人简介 徐健顺:满族,1969年出生于青岛。著名吟诵专家,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2年调至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1991年入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师从裴斐先生治唐宋文学。2003年在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师从李岩教授治朝鲜文学。2006年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师从赵敏俐教授治中国古代诗歌。 李商隐《锦瑟》 主讲:徐健顺 整理:王 君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李商隐的七律《锦瑟》,这首诗,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是一篇名作,它不仅是一首特别规范的,典型的七律,而且它的艺术水平很高,而且这个不易说解,所以名气很大。古人说这叫做“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做郑笺”的。 把《锦瑟》这些字打乱,重新作七律,能作出好多首来,每首看着都好像挺美的,挺好的。那时候,我也很年轻,所以也试着作一作,还记得做过一首《醉花阴》,好像“兰生晓梦忆华年,泪珠指无端”之类的,反正就是这首诗的这些字,颠来倒去怎么排都可以,排出一首挺美的诗来。而且他的押韵的字又多。押韵的字多,就会不断的重复这个,韵的感觉就是得这个诗整体来说,还比较流畅。 这首诗的韵是先韵,这个韵,首先是他很开阔,他有“a”这个元音,然后他就是“n”,结尾,这个前鼻音结尾是向下的意思,所以这个韵是下收,就是很开阔,同时又下沉。你想“天”就是很开阔,然后笼盖四野的下沉的,“山”也是这样子,“远”,反正基本都是这个含义,所以仙韵的是一般的,格调首先是比较开阔的。然后,要不然它就是收点,要不然他就是压抑,大概是这个样子。 第二种,就是说这是政治诗,里面评论国政的。这个也有点儿牵强,反正人家说的是思华年,你总得有个什么证据证明他不是。他是怎样的一个,我觉得这个都是臆测为主吧,所以我还是比较赞成自叹身世。思华年,自叹身世,应该是这样。那么,其实大多数的学者也都是认为这个诗是自叹身世的。那么他难在什么地方呢,就是难解在中间这两联。这两联用了四个典,却没说是什么事,他没有把事本身说出来,这个就是让人难以说解。 我们在李商隐别的诗里,可以了解到他们家的确是有个锦瑟,锦瑟无端50弦,因为锦瑟应该是25弦。这个古代的瑟是50弦,他是电声用的。然后后来不是因为太悲,所以就被改成了25弦,那李商隐见到的这个瑟一定是古制质。还是上古的形式,50根弦的。而50根弦是悲的意思,这种瑟弹起来很悲,太悲伤了,所以才被人改成了25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每一根弦每一根柱,50个就像他度过的50个春秋,他应该是当时度过49个了,古人是算虚岁的。所以华年以前经过的美好的时光,于是就会产生这个感慨,回顾自己的一生,我也是前几天刚过了50岁生日。所以这个,50岁回首,这种感觉,那的确还是有些感慨的。 下面这两联,如果我们跳出来所谓的这个情那个事来说,如果他是对整个一生的回顾和感叹的话,那么这个不是太难理解,我觉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我们说对联的对句,就是要找到他,到底要说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然后这个世界怎么样,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呢,这个世界就是庄生和望帝。庄生,他做梦。他有梦里和梦外。望帝呢,望帝化为杜鹃,它有生与死,他们都是两个世界,辗转在两个世界之间,他们整个的人生都是在两个世界之间的。所以说是这个人生,他是两重天,大概就这意思啊。晓梦还有春心。这两个词在原来的传说典故之中的其实并不突出,庄子是做了梦,但没有说是晓梦。早晨起来,望帝是化为杜鹃啼血,但是也没有说是春心。梦是晓梦,心是春心,这什么意思?春心有两种解释,一种就是,思春之心。李商隐也说过: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这是非常明显的。但它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追思生命之心,这是春心。春和晓在一起,我们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和晓在一起都是生命的开端,所以孟浩然有,春晓的诗,感伤生命流逝的,所以这样一对的话,大概能知道这一点,在说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庄生晓梦迷蝴蝶,自己到底是人还是蝴蝶呢?自己到底是这样的还是那样的呢?对李商隐来说,他的一生到底是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是高贵的还是卑贱的,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他是有才气的还是无才能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可能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在开始的时候,他就不清楚啊。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望帝的春心,只能托付给杜鹃。杜鹃,就是他死了以后化身为杜鹃的,所以活着是没有实现的,只能有待来生啊。一个是搞不清楚自己的人生真相是什么,一个是自己的人生只能有待于下一辈子。这两个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是说。人生的理想没有实现。他的人生理想没有实现,他的人生和他的预计的人生,他以为应该有的人生。简直就是人和蝴蝶之这个天壤之别,差距就这么大,只能有待来生再去实现,它以为应该有的人生了吧。这是第二联。 第三联这两个对句。 一个是沧海,这是海里海底,一个是蓝田日暖,这是地底,反正都是在底下。那么是什么呢,一个是珠,一个是玉。珠和玉在古代,这都是非常名贵的东西,这样名贵最珍贵的东西怎样呢,一个在沧海的深处,这个叫沧海遗珠啊,珠有泪是多么的一种遗憾一个悲伤啊,这里还有典故,叫人出泪的典故。蓝田的玉埋在地下,太阳非常温暖非常强烈的时候,有烟会出来,现在的解家都说是戴叔伦的这可望而不可置于眼前,戴叔伦就是比李商隐稍微早了那么几十年,他说到这话李商隐能听到吗,这个成为整个文人这个阶层,大家都接受的一个共同的意向,我觉得这个可能够呛,所以我觉得蓝田日暖可能并不是这个可望不可及的意思,还是被埋没的意思,他和沧海遗珠是一样的意思。 这就要回来说李商隐还有他所处的背景,尤其是这个牛李党争 ,李商隐是个什么人呢,现在就像很多人对李白的看法,觉得李白就是个醉醺醺的人。看这个李白的电影话剧,剧终,只要李白一出场,就端着个酒杯,晃晃悠悠就出来了,我当年我的导师裴斐先生。我记得他有一次说他被邀请去看李白的话剧,看了十分钟,他就出来了,非常生气,他是李白的研究专家,他说,这李白一出场,端着个酒杯,摇摇晃晃,踉踉跄跄,就一直在那儿晃悠,满嘴胡话,说这是李白吗,这就是世人心目中的李白,觉得他就是那么一个酒疯子。实际上,李白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执着的一个儒士。李商隐也是这样,李商隐经常被看成是个才子。而且到处沾花惹草,这样大家津津乐道。尤其是他的无题诗。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李商隐这个人,一来是他觉得他自己出身高贵,他有这个皇室血统,或者是怎样怎样。反正是他觉得他出身高贵,祖上很好。第二,他觉得自己是才华横溢,他从小很小的时候就被认为是神童,天才才子,他的一生得到提拔,全都是因为他的文学的才华。 还有就是李商隐自己,他对于治国这件事,他是很有自信的一个人。别人可能看他就是一个舞文弄墨的人,但他自己不这么认为。这点他跟李白,杜甫都很像啊,都觉得自己是治国之才。李商隐对政治是非常热情的,对于时政啊,你看他做的诗,有那么多的咏古诗和这个刺实叹实的事,直接去评论政治现象,他这个人,从政之心是非常强烈的,他不是一个,就是像柳永那样的一个人,李商隐一个非常有抱负的一位儒士。然后就是这个牛李党争的问题,牛李党争,你要把握这么几个事,一个就是牛犁党争呢实际上总体来说,没有对的。这俩都不咋地,这两个党都是属于私心太重,没有对错,所以李商隐去这里去哪里,其实是没有对错的,这个一定要把住。那么李商隐开始是牛党的人,后来就成了李党的人,这个所以当时的人认为他忘恩负义,这个牛党的人就打击他,然后这个李党的人对他也是心怀猜忌,觉得他毕竟是投诚过来的,这个历史身分不清。 所以这个就是要理解李商隐,他觉得自己没有做错。我就他并不是李党的人,也不是牛党的人。他只是顺着他,觉得他该做的去做,所以这个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命运要如此的捉弄他,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一定要知道李商隐是个是个倒霉蛋儿,就是李商隐的命运,我觉得跟牛李党争当然是有关系啊,然后他就两边儿都不待见他,这个,他这个官途官运就就不行了,但是这个可能只是一小部分原因,更大的原因呢,是他每回都没跟对人。 他跟着谁,谁就去世了,逝世啦,反正是他跟谁谁就不好,每回出现了希望每回就完蛋,每回以为是个好事结果是个坏事。每次都是这样啊。等到人家得势的时候,他本来是应该可以跟着上的,他又在家丁忧守丧啊,等他守完了丧,人家就逝世了。这是命运总是跟他对着干,他总是在不合适的时间。出现在不合适的地点。所以对于李商隐来说,他特别有一种无辜的感觉,这就叫枉然。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做错了吗,我的选择错了吗? 每一次他都是根据当时的形势,但有的时候,也许是出于被逼无奈,没有人赏识的。有的时候他是有想法的,有计划的。但不管怎么样。有的时候他辞官,有的时候他去考试,有的时候他跟人做幕僚,他几乎把那个时代能够做官的路都走过了。但没有一条是通的,没有一回是对的,每回都是失败,终生徘徊在非常低微的这个官职上,要么就没有官。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李商隐也要问问苍天,这是怎么回事,我到底是哪里不对? 这首诗的悲哀啊,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这首诗很好,反正又没读懂,但是还觉得好,因为第一它辞藻优美,声韵流畅,用了这么多的韵字,大家可以数一数,这个按韵母的字,有多少,然后一想这么美。第二,就是虽然没有读懂,但是大概其也能隐隐约约的能够体会到这首诗就是感叹人生的不如意,你想有几个人人生如意啊,没几个人生如意。所以大家就都对这首诗有感觉,因为自己的人生也不如意啊,所以就觉得这首诗,非常好值得反复的吟咏,反复的琢磨。 那这首诗如果我们讲给学生,这是高中的学生,我们应该,怎么讲,我觉得首先这首诗的声韵,对仗啊,他的这个诗思结构,这个要说清楚,第二就是李商隐这个人,他是个什么人,他的人生经历,是一个什么特点的社会背景,是什么也要说清楚。知人论事,然后就可以知道它所发的这个感叹是什么,现在才知道他发的感叹是什么;自己的人生,就是总是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自己明明是有条件的,我到底缺什么,我其实什么也没缺,为什么还是不成。 他不缺绅士身份,不缺才干,不缺权贵的提拔这个赏识,不缺机会。他做王茂元的女婿,那这是多大的一个台阶,可是好像啥都没得到。王茂源没有给他什么。跟着令狐楚,也没得到什么,就是。这是一个好奇怪的人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如果到这里大概把这个事说清楚了,那么我们就可以来想,我们到底应该给学生们。来做什么样的教育。 高中生,人生还没有展开,他们上了大学以后,或者是不上大学,到了社会上工作了,这个人生才正式展开。一群人生还没有展开的人,去读一首人生即将落幕的人,做的一首关于一事无成的一首诗,这个可怎么讲。我想,这个可能也有两个可以切入的点,一个就是。人生的成败和努力,其实真的没有固定的直接的关系。 不努力不会成功,努力呢,也不一定成功,这里还有命运,这个李商隐的一生是特别的能够表现出这种命运的,这种,奇怪和不公,有命运的问题啊,所以我人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啊,又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不是努力就能成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是一层很重要的事情。 这首诗的朦胧 就是没有指出实事 主要是因为这是一首感慨整个人生的诗 是说的人生的总体感觉 失意与不公 所以不是某件事某个人能说明白的 所以说了四个典故 四个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