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蛮和文明的区别

 昵称535749 2019-10-17

2019-10-16 22:20 

华人号:文化百科

一个2014年的新闻

法庭上,小何爸爸的目光始终盯着前面那个瘦小的身影。在打斗中,这个孩子用铅笔刀失手杀了自己的儿子,夺子之恨,让他不由得攥紧了拳头。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杀子凶手。“没想到,他这么年轻、瘦弱,眼神中饱含惊恐和无助。有着和自己儿子一样稚嫩的脸庞”,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心如刀割,眼里泛起泪光。他内心挣扎着,最终,他选择了原谅!

“其实要从心里真的原谅他很难,毕竟我的孩子都没了,赔钱又能怎么样。但他(小苏)也是个孩子,希望能改过自新吧。”小何爸爸说。

我承认,

起初看到这篇新闻的时候,

确实有点不理解,但充满敬佩!

究竟是什么力量?

能让一个普通的父亲,做出这样的决定?

让我想起南非前总统,

曼德拉原谅了那个让他坐了27年牢的人,

不仅改变了自己,甚至整个国家。

时至今日,许多人还会被这种精神感染。

这种宽恕,

是爱和怜悯,真正文明的力量。

生活中,

我们也许极少会亲身经历这样的事,

但我们却从未停止

在生活中体验:愤怒、激动、自责和迷茫...

身不由己这四个字道尽了无数人的心声,

是的,这不并我们所想。

和所有人一样,因为

没有人愿意要如此野蛮的体验无比珍贵的人生。

野蛮需要靠文明来净化。

那文明和野蛮的区别是什么?

另一则新闻

还是学生的时候,我有幸旁听了着名的人类学和考古学家玛格利特·米蒂的一个讲座。下课前一个听众提问:“发掘出一个原始部落的遗址后,您怎么判断这个部落是不是已经进入早期文明阶段了?”我猜正确答案可能是在遗址中发现了陶罐或者鱼钩,再不就是发现了碾米的石臼。

但米蒂教授的回答却是:“受伤后又愈合的股骨。”她接着解释说在一个完全野蛮的部落里,个体的生死纯粹取决于残酷的丛林守则:优胜劣汰。除了少数特例,多数受伤的个体都无法生存下去,更别说等到骨伤痊愈了。如果在一个部落的遗址中出现了大量愈合的股骨,就说明这些原始人在受伤后得到了同伴的保护和照顾,有人跟他们分享火堆、水和食物,直到他们的骨伤愈合。

最后米蒂教授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标志着原始人类开始懂得‘怜悯’,而‘怜悯’正是文明与野蛮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怜悯、慈悲、仁爱...

以生命的角度去关爱世上的一切。

从古至今,同时代的圣贤都在为我们亲自演绎!

还有无数优秀的人,

他们比一般人更懂得尊重、友善、互助、包容...

可见,它不只是道理。

这样做,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我们自己!

当开始懂得宽恕,便更接近自由。

当开始懂得尊重,才能获得尊贵。

当开始学习怜悯和慈悲,方能认知生命的珍贵。

这也是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素食。

因为素食,不伤害生命的心态,

是培养怜悯和慈悲的良方,会增长爱的能力。

21世纪的今天,

我们早已离开那个茹毛饮血的年代,

尊重生命是良知的觉醒,

为慈悲而发心,为怜悯而付出,

值得我们为之实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