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山一味”的普洱山头,各大山头茶分别是什么味?

 草民一介斋 2019-10-17

        当下普洱茶流行古树茶,所谓“一山一味”,就是普洱茶发烧友们追捧的山头古树茶,每一个茶区的每一个山头村寨所产的普洱茶由于极具品饮价值和个性魅力,受到普洱茶发烧友们追捧。

        根据地理位置,我们将普洱茶核心产区先作一个简介,普洱茶产区主要有4个,分别是:保山、临沧、思茅和版纳。最核心的是普洱市产区、临沧产区和西双版纳产区三个:

普洱茶三大核心茶区

一、临沧茶区

        临沧以前叫“缅宁”,后来因濒临澜沧江而得此名并沿用至今。

      这里是中国佤文化的荟萃之地,茶树品种众多,号称“茶树基因库”,同时,它也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

而提到临沧普洱茶,大家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冰岛和昔归了。让人记忆犹新的冰糖甜特别符合“冰岛”二字,昔归茶浓厚的香气也是让人迷恋不已。

二、普洱茶区

清朝雍正年间,思茅(今普洱市)就是普洱茶最大的集散地之一,当时的中央政府在此地设立了“普洱府”以方便管辖。

三、西双版纳茶区

西双版纳是举世闻名的普洱茶发祥地和“茶马古道”源头。相比其它产区,西双版纳有着更为丰富的茶山资源。

在西双版纳,你能看到熟悉的各个名山、名寨的身影,简直就是个普洱茶大宝库!著名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易武、倚邦、蛮砖、莽枝、革登、攸乐)均在西双版纳境内。

在勐海的巴达茶山上,还有一株被载入史册的、1700余年树龄的野生古茶树,它向全世界证明了茶树起源地是中国。

版纳茶区因为山头村寨众多,又分勐海茶区和易武茶区,其中易武茶区又又有“七村八寨'之分:

各大茶区山头茶特点

因为云南普洱茶区山头茶数量太多,我们仅对当下流行的几个典型山头茶做个简介:

【冰岛特征】

入口苦涩度极低,几乎没有感觉,喉咙部位渐渐有股凉气出来,慢慢的转化为舌头中后部双呷生津,入口的时候几乎没有觉察出有茶味,茶味是渐渐的从喉部延伸到整个口腔。

甜是冰岛茶最大的特点,但不是寡甜,茶汤饱满度和协调性非常好,而且生津效果明显持久,主要集中在双呷部位,茶汤糖香,浓度(饱满度)非常高!!杯盖杯底高香,冷杯后闻出点冰糖香。

【易武特征】

其香扬水柔,刺激性较低,汤色淡黄明亮、口感厚重香甜苦涩味低、回甘生津持久、叶底鲜活、均匀整齐, 茶质优良极耐冲泡。

柔是易武茶普遍的特点,但部分片区的树龄小易武茶涩感亦明显。

【南糯特征】

条索较长较紧结;一年的茶汤色金黄,明亮;汤质较饱满;苦弱回甘较快,涩味持续时间比苦长,有生津;香气不显;山野气韵较好。

饱满度是南糯山茶最大特点,茶汤较为厚实,苦涩来得快,对口腔的刺激性较高。

【老曼娥特征】

条索黑亮稍粗长,芽头肥大,茶味重,苦涩强,茶质好,汤质饱满,山野气韵强,饮后口中滑润感好、回甘强且久。

作为辨识度最高的一款山头茶,老曼峨也是最容易被茶友记住的山头茶,它最大的特点是苦,但苦后回甘的印象更加让人迷恋。

【布朗特征】

香气比较充实,茶汁厚度高,汤色明亮,缺点是苦底重,有的化的较慢,有涩味留存,但这些可以通过泡茶手法,如投茶量,泡茶器皿选择,出汤时间等来控制。

布朗山茶的总体特点是苦底重和生津迅速回甘长久,虽然不像老曼峨那么明显,但与其它山头相比区别还是大的。

【倚邦特征】

芽头较小,条索黑亮较短细,汤色黄绿,叶底黄绿,苦淡,苦中带甜,涩显于苦,汤质饱满;回甘快且较长久,香气显,由于长于山野,环境好,山野气韵好,杯底留香。

倚邦茶最大的特点是其中小叶种的外形和独特的香,此外茶汤之柔不亚于易武。

【勐库特征】

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劲扬,不若六大茶区汤质滑柔;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稍高。

勐库茶普遍偏涩,但香气浓郁高扬。

【勐宋特征】

条索紧结黑亮,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黄绿匀齐,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较好,苦涩较显,苦又更突出,汤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茶香纯正。

西双版纳有2个勐宋,景洪的小勐宋茶库底重,勐海的大勐宋有中小叶种的外形,但与景迈倚邦的小叶种相比,芽头较为肥壮,滋味上回甘生津较为强烈,有”小班章“之称。

【曼松】

曼松茶,是清代云南总督指名进贡之茶,产于倚邦茶山曼松寨一带。茶叶芽肥叶嫩,头拨春茶,茶芽紧凑,形如鸟嘴,色泽翠绿,精心加工揉制的贡茶,汤色青绿,清香扑鼻,入口感水路饱满,回甜持久喉底鸣泉。曼松茶的特点和倚邦相似,只是其柔劲,其香韵更胜之。

【无量山特征】

条索稍长,汤色黄绿尚亮,苦显涩弱,但涩较长,回甘较好亦生津,汤质尚饱满,叶底黄绿匀齐,有山野气韵。

无量山茶分布较广,滋味口感上各有千秋,没有普遍的规律性。

【困鹿山】

困鹿山古茶园有两大特点。一是与村寨共生,构成茶树在村中,村在茶园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二是栽培型古茶园野生古茶林相连。

困鹿山乔木茶的特点是:条索好,显毫,一年的茶汤色黄绿,香不强但持久,有苍老强劲的感觉,苦不重,苦化甘快,回甘久,涩不强,能化生津,汤饱满,缺山野气韵。

【苦竹山】

位于云南省景谷乡(小景谷)。小景谷是著名古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现存的人工栽培古茶树群落绝大多数直径有碗口粗细,树龄约200年以上。云南大叶种茶。此茶香高扬、水甜柔,甘醇顺滑回甘绵长与易武茶品相近,但香气更为飘扬,汤质厚度不如易武。

【景迈山特征】

香气突显、山野之气强烈。由于与森林混生,具有强烈的山野气韵,是乔木古树茶中山野气韵最明显的古茶之一,而且还具有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花香。兰花香是景迈独有的香。甜味明显而持久。景迈的的甜是直接的快速来,同时又是持久的。苦弱涩显,景迈茶属涩底茶,苦味有但不强,是涩味较为明显。条索紧结,较细且黑亮。

【攸乐山特征】

条索黑亮,比易武要紧结,苦涩比易武要重,回甘较好,汤质较滑厚,有山野气韵。

【邦崴特征】

条索较粗长,色较黑亮,汤色金黄叶底黄绿,苦涩较显,苦能化甘,回甘较久,涩退稍慢,汤质饱满,生津,山野气韵较强,杯底留香。

【巴达章朗特征】

条索紧结黑亮,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黄绿匀齐,山野气强,干茶与杯底香强烈且持久,苦涩较显,汤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滑顺,茶香纯正明显,茶气强烈。巴达山因为生态环境较好,山野气韵强,其小树亦不输勐海一些茶山的古树。

【勐库大雪山特征】

头春新芽,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野香中带兰香,劲扬质厚,微苦,回甘转甜,沉雄而优雅,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此茶采摘极难,纯正的千年野生型古乔木,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产量极低,弥足珍贵,是为普洱之无上珍品。市面上所谓的大雪山,主要是用西半山公弄一带的原料,品质不如纯料小户赛。

【昔归忙麓山特征】

条索紧结黑亮。汤色黄绿明亮,苦较突显,且苦显于涩。苦在舌两侧及舌根,苦退得比涩快,苦退后回甘较好,茶汤苦中带甜。杯底有古树茶特有之杯底香。但强烈程度一般,汤质滑润感和茶气较好。

昔归茶的外形容易辨识:”身子黑、芽头短、条索长 “茶汤中带苦底,苦后回甘强烈,有:”临沧班章“之称。

【老班章特征】

老班章生态好、树龄长,有强烈的山野气韵,嗅散茶和茶饼有很突显的古树茶特有之香,香型似乎在兰花香与花蜜香之间。

老班章的香气很强,在茶汤、叶底、杯底上都可以嗅到,而且杯底留香比一般古树茶更强更长久。

老班章的苦涩退化很快,一分钟左右就转而回甘,饮过老班章之后整个口腔和咽喉会感到甜而滑润,而且时间会很长,如果没有吃什么刺激性食物,这种甘润感会持续几个小时。

老班章长于山野,树龄久远,故而老班章的茶气强,在饮时可以感觉到,而且饮后手、脚、头、背等会发热微汗,当然这种发热感因各人的身体感悟不同会有差别。

在正常投茶量的情况下可以冲泡十多道仍有香甜和回甘,且叶底也有老树茶特有香气,不会出树叶味。

老班章叶底应该比较整齐,若非解饼时撬碎则应该叶、芽完整,而且叶、芽粗壮,三五年内的叶底黄绿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