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ope 艺术客 | 艺术皇冠双明珠:CCS 和 Dia Beacon

 木蘭猫不睡 2019-10-17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国际艺术之都纽约的地理形状是个伸长的半岛,其西侧是宽阔的哈德逊河。沿着美丽的河谷逆流而上数百公里的沿途,湖光山色,景致迷人,这就是久负盛名的哈德逊河谷。

这里是美国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艺术和教育的资源,例如哈德逊河谷画派纪念馆、罗斯福故居、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西点军校、风暴之王雕塑公园、克拉克艺术中心、威廉姆斯学院、巴德学院、迪亚培根等。如果做一个文艺之旅,走马观花也需要一周时间。

对这些文化名胜和艺术名校的介绍就不多说了,读者可以在网上搜索,最好有机会安排一个深度旅游,切身体验美国文化通俗化的另一面。这里我想说的是巴德学院的CCS和Dia Beacon,被艺术界人士誉为纽约艺术皇冠上的两颗明珠。不仅两者密切结合在一起,共同推动当代艺术的研究和推广,而且也与笔者的艺术生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近二十年艺术的国际化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来这里深造。

Dia Beacon外景

先说巴德学院。这所知名的私立文理学院原本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座分校,1967年独立建院,文艺方面以古典音乐,电影和视觉艺术比较突出。1990年,由纽约收藏家Hessel 出资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当代艺术策展研究中心(英文名为Center for Curatorial Studies, 简称CCS)。1994年开始从世界各地招收研究生。收藏家拿出了自己的数千件现当代艺术收藏供学生、教师和研究者使用。

笔者因为在中国美术馆的工作经历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的学历,于1995年被CCS录取,并于次年开始来这里学习,成为第一位来这里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主任Tom Eccle告诉笔者,这20年来,每年都有华人学生在这里求学。显然,中华艺术的存在感在这里是越来越强。

巴德校园内的剧院
CCS每年从世界各地招收10至14名学生,师资主要来自纽约主要艺术博物馆的策展人。课程安排周一至周三在学校上,周四的课在纽约市的各个博物馆上,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周四傍晚的各种开幕式以及在周五参观各种艺术展览。

根据课程的不同,有时在展览厅上,偶尔也在策展人的办公室上,最有意思的是在博物馆的库房上。记得有一次在迪亚艺术中心上艺术批评课,老师Peter shedjuale给大家布置的作业是根据抽签而定的展览评论。我抽到一个在苏荷区一家画廊的女性艺术家的展览。我过去一看,一下子全懵了!原来都是女性私处的摄影特写!

都不记得自己是怎样完成这个作业的了。只记得再上课时,老师念我的文章,还一个劲儿地夸我写得好,以后可以成为好作家。女生们一直在笑,真觉得无地自容。

巴德学院毕业展时与指导教师Lynne Cooke(中)合影 1998
每天下课时,图书管理员Susan都在门口放一大堆各类艺术家画册,供同学们免费挑选。因为CCS的知名度,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策展人们都将自己的各种画册以及展览图录往这里邮寄,有的就寄重了。有的因为质量不高,图书馆不能收藏,转而供同学们选择了。

我经常在下课后就抱一摞画册回来翻看,一个学期下来,画册就快堆满房间了。如何处理呢?我注意到纽约市里有一家著名的书店Strand Books主要销售文艺类的二手书,也回购各类画册,于是我就将自己读过的画册拿过去卖掉。每次都有几百美元,再用来购买自己喜欢的图书和画册,觉得挺滋润。
CCS周围的哈德逊河谷和对面的Catskill山一带是纽约的后花园。不少艺术家在年轻力壮的时候在纽约打拼,盛年已过之季,许多人都搬到这一带生活和工作,例如著名的Allworth Kelly,Sol LeWitt等。我幸运地遇到两位艺术家房东,都对我很好,都给了我巨大的帮助。

一位是Hick Digens先生,他是60年代时纽约激浪派艺术中的骁将,做过许多行为艺术并撰写了许多理论文章。他的夫人Alson是约翰·凯奇的学生和助手,她说我租的房子在约翰·凯奇在世时经常过来住的。

另外一位房东叫George Kuasha是一位装置和视频艺术家,也是著名的视频艺术家Gary Hill的合作伙伴。他年轻的时候曾经跟随写过《红星照耀中国》的斯诺学习,特别喜欢亚洲文化。在我的毕业展览上,他协助我解决了蔡国强作品视频部分的技术问题。

与CCS总监Tom Eccle在档案室
CCS的第一学年时,按教学大纲,班里的同学要共同策划一个展览,每人都需要从Hessel的收藏品中选择一件作品参加展览。我选择了白南准的《佛》,一件视频装置作品。这个展览之后,就需要准备自己的毕业展览了。我选择了徐冰和蔡国强做双人展,名为《天地之际:徐冰和蔡国强》。展览被安排在美术馆入口的大厅处,十分引人注目。

开幕时,在纽约的中国艺术家来了许多,包括正在纽约考察的栗宪庭、廖文、张平杰和沈忱等。当时是4位同学的毕业展同步推出,展出世界各地的10多位艺术家的作品。而我的展览不仅占据中心位置,而且成为最吸引人的一个展览。一位在场的中国艺术家感叹,中国当代艺术家在纽约的重要国际当代艺术展上还从来没有这么耀眼呢。
目前CCS是拥有研究中心、研讨室、文献资料室和包括15间画廊的艺术博物馆。每年的毕业季都同步推出14个各类学生毕业展。其他时间则推出不同类型的国际艺术家的展览,成为纽约艺坛新展览的试验场。

说到这里,我就聊聊离CCS约30公里远的Dia Beacon。这个国际知名的艺术机构以研究、展览、推广和运营国际极简主义和观念艺术最为有名。20多年前,我在这里读书时,经常来纽约市里的Dia Art Center上课,艺术中心的策展人Lynne Cooke是CCS的学术委员。所以CCS和Dia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并且经常合作展览,而CCS的学生也经常在Dia Beacon实习,我自己也对Dia充满迷恋和敬意。毫无疑问,在巴德学院CCS和Dia学习的经历影响了我对国际当代艺术的认识和自己的创作实践。

安迪·沃霍尔作品《大影子系列》

河原温作品《日期计划》

李焕禹作品《关联物》
Dia Beacon由位于纽约Chelsea区的Dia Center for Art扩展而来,在纽约是一个小型艺术博物馆,同时负责运营位于Soho区的艺术家Walter De Maria的两件长期陈列的装置作品,一个叫《纽约土地室》,另一个名为《打断的一公里》。对艺术有兴趣的朋友到纽约后可以去看看,绝对令你震惊,并启发你的思考。当然,这个艺术机构还管理着位于墨西哥州荒原上的另一件让人惊叹的大地艺术作品《雷电场地》。

之所以谈到这些,是因为在我的毕业展上,蔡国强特别定制和实施了一件与《纽约土地室》对话的新作品《纽约蚯蚓室》,加上徐冰的《蚕花》引起一时的轰动,附近地区的三十多所中小学几乎全体预约来看展览,可谓盛况空前。展览主任Marcy说,后来再也没有那么轰动的展览了。

大地艺术作品《雷电场地》
Dia Beacon于2003年正式对外开放,它是由一座废弃工厂改建的约2万多平方米的展厅空间。同步展出20多位艺术家的三百余件作品,展出的形式包括长期个人陈列、临时展览和藏品周转展。即使临时展览的展期也都在半年以上,陈列则是永久性的。展厅开阔、高大、敞亮,自然采光,观感十分舒服。

Dan Flavin的荧光灯系列

Dan Flavin的荧光灯装置
这个机构以收藏和展出六七十年代以来的国际极简主义和观念艺术为重点。而且是成体系地收藏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所以看惯了杰夫·昆斯那种流行艺术样式的人一定脑洞大开,因为这里还有当代艺术的另一个侧面:理性、冷峻、纯粹、空间化、材料化和观念化。主要的艺术陈列包括:Richard Serra 的“转矩涡旋”系列、Dan Flavin的荧光灯系列、Louise Bourgeois的作品陈列、Sol LeWitt的墙画系列、Michael Heizer的大型室内陆景艺术“东,西,南,北”。

最近几年,Dia Beacon收藏了韩国艺术家李禹焕的作品,其中“关联性”系列有五件展出。Garhard Richter的委托作品”六片灰镜子”格外引人注目,应该是艺术家现存的最大型的装置作品。目前正在展出的安迪·沃霍尔的抽象油画作品“大影子”也特别震撼,由60块100×200cm的画板组成,一个主题,有无数的色彩和构成的变奏。日本艺术家河原温的“日期”系列虽然规模小,但却是长期陈列,他是首位被Dia收藏作品的亚洲艺术家。

Sol LeWitt 墙画

Louis Bourgeois作品

其实,在美国战后的艺术发展中,抽象表现主义艺术之后涌现出两个主要的艺术派别,即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波普艺术和以艾伯斯 、纽曼为代表的极简主义艺术,而极简主义艺术家中又有许多艺术家跨界到大地艺术、色域艺术、观念艺术、欧普艺术和机械装置艺术等等。这些非再现性的艺术形式,延续并光大发扬了欧洲的理性抽象艺术。因此,Dia Beacon是这一类艺术的大本营。

过去三十余年中,中国艺术界比较便捷地接纳了以安迪·沃霍尔和杰夫·昆斯为代表的波普类当代艺术,而非再现性的、理性的和抽象性的当代艺术则很少有人在研究和借鉴。所以目前中国艺术市场上新晋流行的抽象艺术大多缺乏文化底蕴和理性逻辑。显然,除了在纽约看正在流行的艺术之外,真正的当代艺术爱好者也应该来纽约上州多看看已经成为经典的当代艺术。

- end -

有趣时代的艺术潜力 |《Scope艺术客》
总第28期上市!

何翔宇:于无声处

耿雪:寓言之船

70年,他们画笔下的“我和我的祖国”

看马修·巴尼新作《堡垒》如何“神操作”

费俊:威尼斯双年展中的“建桥人”

他把当代艺术装进西湖民宿,把一堵墙带到威尼斯双年展



顾问 
范迪安/方振宁/黄笃/李振华/邵亦扬/王春辰/
徐冰/徐累/尹吉男/赵力/张子康/朱朱
主编 郭静
副主编 顾博
策划编辑 杨扬
资深编辑 张宗希
编辑 徐伟/李珺
设计总监 曲嫣
广告总监 刘怡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7号
北京财富中心写字楼A座3107
邮编:100020
官方微信:scopeart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1-7740
国内统一刊号 CN23-1508/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