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免疫系统的抑制通路来对抗癌细胞,从而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方法。但这类药物也会引起自身免疫性毒性,影响多个器官/系统造成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其中就包括风湿性irAE,如炎症性关节炎、肌炎、血管炎等。风湿性irAE与其它器官的irAE以及传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不同,它们可早期发生也会延迟发作,甚至在免疫治疗结束后仍长期持续存在。 近期,有加拿大风湿病学者整理了目前已获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性irAE及其管理,全文在线发表在《风湿病学杂志》(J Rheumatol)官网上。我们择其要点,汇总如下,供临床医生参考:风湿性irAE在临床试验中的发生率很可能被低估了。在早期临床试验中,关节痛和肌痛是最常见的风湿性irAE,其发生率分别为1%-43%和2%-20%。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日益广泛,越来越多的风湿性irAE被大家所了解,其中最常见的是炎症性关节炎,其次是肌炎、血管炎等。 炎症性关节炎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炎症性关节炎,在一些病例报告和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已有描述。有数据显示,其发生率为3.8%,无性别差异,主要表现有:
免疫治疗相关性关节炎与传统炎症性关节炎不同,且在长期结局上存在差异。大多数患者均为血清学阴性,伴高发附着点炎/腱鞘炎,与传统炎症性关节炎相比需要使用更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虽然它们可在第一次给药之后就出现,但也可能在接受免疫治疗2年后发生并且通常转变成慢性,尽管此时已经停止了免疫治疗。 此外,除了炎症性关节炎(表现为滑膜炎)外,近年来还有一些关于炎症型关节疼痛但无滑膜炎表现的报道。根据我们的经验,也与文献报道类似,这些患者可出现衰弱性疼痛和进行性骨赘,而且对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和抗疟药物治疗有反应。 肌炎免疫治疗相关性肌炎相对来说不常见,不到1%的患者受此影响。与传统自身免疫性肌炎相比,免疫治疗相关性肌炎存在几点不同:
在一项介绍比较详细的病例报告(N=10)中,有学者描述了免疫相关肌炎的特征:
免疫治疗相关肌炎倾向于早期出现,常在给予第一剂或第二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发生,严重程度从轻度(有些病例在停药后自发消失),到需要机械通气的严重外周肌无力和呼吸肌无力不等。 虽然肌炎是较不常见的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之一,但它与高病死率(17%)有关,仅次于心肌炎(39.7%)。肌炎与心肌炎或其他神经肌肉症状重叠出现时的死亡率甚至更高(在一项研究中超过50%)。 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直接识别与免疫治疗相关的肌炎,患者通常表现出快速进展的近端肌无力以及肌肉酶升高。但确诊可能有所延迟,一些患者将症状归因于癌症。 此外,免疫治疗相关肌炎可能难以与癌症相关的肌炎、心肌炎和重症肌无力相鉴别。肝酶升高可能会误认为是肝炎,肝炎在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中比肌炎更常见。一般而言,鉴于免疫治疗相关肌炎的高死亡风险,临床应保持高度警惕,必要时可进行肌肉活检。 血管炎免疫治疗相关血管炎可影响大中小血管。大血管血管炎,包括巨细胞动脉炎和孤立性主动脉炎,以及神经系统血管炎如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受累的原发性血管炎,是最常见的。血管炎通常在免疫治疗3个月时出现(1周至18个月不等)。 由于延迟诊断和治疗风湿性irAE可导致长期残疾和慢性疾病,因此识别有风险的患者并尽早转诊至风湿病科非常重要。 SITC指南推荐以下患者转诊至风湿病科:
能否尽早转诊取决于很多因素。理想情况下,建议在开始泼尼松治疗前,将有风湿病症状表现(1级及以上)的患者转诊至风湿病科。 鼓励肿瘤科医生与1至2名风湿病科医生保持联络以便转诊。这有望尽快对患者进行评估,并风湿病科医生积累处理免疫治疗相关风湿疾病的经验,从而改善疾病的治疗。 风湿病科医生在诊断和优化风湿性irAE管理,以及促进癌症的持续免疫治疗上发挥重要作用。 ASCO,ESMO和SITC发布的现行管理指南建议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进行治疗,目前尚无专门的临床试验提供管理建议,大多数建议都是基于专家共识。
由于风湿性irAE往往是慢性的,建议早期开始DMARDs治疗。羟基氯喹,柳氮磺吡啶,甲氨喋呤,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和白细胞介素-6抑制剂都已成功用于炎症性关节炎。DMARDs的选择取决于症状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偏好和药物的可及性。IVIG(静注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甲氨喋呤,硫唑嘌呤和霉酚酸酯已被用于治疗肌炎,环磷酰胺和血浆清除已被用于治疗血管炎。 就风湿性irAE而言,我们目前的了解和认知还比较少,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随着意识的增强和经验的积累,我们对风湿性irAE及其管理的了解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版权声明:君实医学平台原创归君实医学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
|
来自: 昵称37701268 >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