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身的不彻底性决定了路德宗教改革不可能获得全面的胜利

 timtxu 2019-10-18

16世纪上半叶,马丁·路德出人意料的在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这场运动将农民、市民、骑士、贵族、皇室等各个社会阶层都卷入其中。然而最终各路斗争力量或妥协或失败,使得路德的宗教改革并没有取得全面的胜利。今天我们就来尝试从路德个人及其宗教改革本身的不彻底性上来寻找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自身的不彻底性决定了路德宗教改革不可能获得全面的胜利

路德性格中本身就具有妥协性

路德出生于曼斯菲尔德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母是一对矿工,严厉的母亲经常责打小路德,而当疲惫不堪的父亲从矿井回来的时候也会将积攒了一天的负能量全部发泄到他身上,路德的童年几乎扮演着一个受气包的角色,害怕做错事而挨打的恐惧心理影响了他的一生,这种性格上的弱点或许可以解释为何路德在最需要坚持的时候选择了妥协。下面这两件事也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路德的性格特征。

有一次,路德遭到了暴风雨的袭击,阵阵闪电划破天际,轰鸣般的声响让人仿佛觉得是上天在咆哮。路德在心中发誓说:“圣者安妮,救救我吧,我一定接受神的旨意。”但他后来并没有履行自己的誓言,他把自己的当时的发誓解释为被迫的,以此来为慰藉自己的心灵。此后不久,他就遁入了奥古斯丁的修道院,当时他只有21岁。而在第一次见到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的时候,路德的表现让人非常失望,艾克博士问了他两个问题,一是这些书是不是他写的,路德用压得很低的声音承认了。二是愿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观点,他支支吾吾的半天也没回答出个所以然来。从这些事上我们可以看出,才华横溢的路德并不具备一往无前,锲而不舍,力排众议,力挽狂澜的精神属性,而这恰恰是一个成功的改革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自身的不彻底性决定了路德宗教改革不可能获得全面的胜利

路德的教义并不具有颠覆性

众所周知,改革想要成功就必须具有强烈的颠覆性,这样才可以和过去彻底说再见。尽管路德的教义曾经被认为是大众的拯救之光,但令人遗憾的是它并不具有推翻教会陋习的决心。路德从来都没有反对过基督教的传统,也没有要在教会里推行共和原则的意思,他根本没想过要按照自己对《圣经》的理解来建立一个新的宗教。在奥格斯堡教派的章程中,我们甚至会发现天主教教会与新教教会拥有惊人的相似性,对于圣餐方面的仪式是他们之间唯一的分歧。因此教皇克雷芒七世本打算在1532年接受奥格斯堡教派,他还将这个教派介绍给了权威的罗马神学家,神学家们也表示奥格斯堡教派的有些主张是符合基督教精神的,还有一些教义虽然与天主教教义有冲突,但完全是可以纳入到讨论的范围内的。当时真正和天主教对抗的是在宗教改革旗帜下发展起来的“再洗礼派”,这一教派完全背离了路德的教义,甚至被路德本人所强烈反对。这也说明即使是在宗教改革派的内部,也存在着激烈的分离主义倾向。

自身的不彻底性决定了路德宗教改革不可能获得全面的胜利

宗教改革最后被卷入了德意志的政治斗争

事实上,所谓的新教改革运动从最开始就被卷入了错综复杂的德意志政治斗争,从而失去了它本该拥有的纯洁性。查理五世起初并没有对路德派表示出恶劣的态度,这位志在称霸欧洲的君主甚至打算利用新教改革运动来修复皇权的权威。但最终他却发现新教背后拥有着德意志贵族们的支持,再抱有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等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是便立刻与路德和新教徒们决裂。

1521年查理五世接见了路德,他向路德提了一个问题:“按照你的看法,教廷是否也错了?”路德回答说:“陛下,这明显的违背了《圣经》清晰的教义。”查理五世听罢没有说半句话,悠然起身带着他的随从退出了大厅。皇帝之所以没有杀死路德,是因为他答应过诸侯们保证路德的人身安全。后来路德与查理五世回忆起双方会面的情景时都表达了否定的态度,路德说自己像一头无辜的羔羊来到一群猎狗的中间。而雷卡特写的回忆录里也记载了查理五世的评价,这个人绝对不可能把我引上邪途。

自身的不彻底性决定了路德宗教改革不可能获得全面的胜利

路德的宗教改革脱离了底层群众

路德把拉丁文《圣经》翻译成德文的壮举,对德意志的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连德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歌德都对其怀着深深的敬意,这让德国的广大农民可以直接感悟到《圣经》的启示。就像他自己曾经说的那样:“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然而出身于农民阶层的路德在改革的过程中却脱离了底层群众,失去了他们的支持。

他曾经说服萨克森选帝侯发布了一道命令,宣布教会必须服从世俗权力的指引,选帝侯对于这个提议相当满意,并对路德大加赞赏。很快王室和贵族都因为这道法令的颁布而加强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由此可见路德在这场运动中其实是为诸侯王室所效劳的。事实上,德意志的很多亲王都想讨好路德,企图利用他的声望成为自己在人民与皇帝中的缓冲器。

自身的不彻底性决定了路德宗教改革不可能获得全面的胜利

路德对骑士和农民阶层发起的斗争始终持有否定的态度,这使他遭到了许多人文主义者的不满和批判。1525年德国南部爆发了激烈的农民起义,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只有路德才能调停这场的革命。路德起先宣布起义者的《十二条款》是公平合理的,可以作为谈判的基础,不过他告诫农民要保持和平,不能引起暴动。而当时农民战争的领袖,著名的人文主义者闵采尔的态度与路德是非常接近的。但出人意料的是,仅仅三个星期后,路德就推翻了他之前的立场,他指责农民是“强盗和杀人犯”,用暴力扰乱了社会次序。闵采尔针锋相对的回击说道:“啊,亲爱的上帝,农民生活于贫苦之中,他们终生辛勤劳动,但依然养活不了永不满足的专制暴君,诸侯的统治应该结束了,应该把权力交给普通人民,人民在挨饿!”

事实上,闵采尔的话一点都没有说错,在公元1500 年左右的时候,德意志农民的处境是非常惨无人道的,他们没有尊严,更谈不上人权,封建主连最微不足道的要求都不愿意满足农民,比如要求捕鱼和打猎的权利。有时候农民们诚恳的跪在领主面前,恳求保留自己的右手,砍去左手,即使如此,他们的右手依然被残忍的剁了下来。不堪压迫的农民投入了路德的怀抱,期望他的思想可以挽回自己的尊严,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代表着一股政治势力的农民从底层反抗剥削争取自由的时候,代表他们精神思想的学术界人物却麻木不仁的中途退出,最终导致了革命的悲剧。

自身的不彻底性决定了路德宗教改革不可能获得全面的胜利

路德的自我矛盾

路德一直生活在自我矛盾之中,在自信与服从的深渊中不遗余力的挣扎,直到他离开人世那一刻依然如此。而这种内心的激烈斗争也正是导致宗教改革不彻底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坚决反对农民发动武装起义,认为这是一种暴行,但却认为亲王间的战争使可以被理解的,那是英雄的行为,如果有人问他这么说的理由,他会拿出一本《圣经》为你解读,那里只会提到诸侯贵族,而不会提到关于教皇的半个字。路德认为新教贵族应该掌握由他们祖父霸占,而在他们父辈们手上丢失的权力,他觉得牧师应该支持皇权,而牧师应该是从贵族或容克大地主之中选举出来的。这种前后大相径庭的态度可以鲜明的反应出路德所代表的阶级立场。

此外,路德曾经在浸礼教徒中公开与重婚者进行斗争,然而在晚年他竟然同意一个支持新教的黑森教授重婚。他还诡辩的表示《圣经》并没有禁止重婚的行为,只不过这种事情不可大肆宣扬,一定要保密。要知道在当时犯了重婚罪的人被处死都是不冤枉的。后来当这件事被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时候,许多群众为之哗然,他们无法想象如此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竟然出自同一个路德的口中。以上种种事情,都让原本对路德心悦诚服的民众们离他越来越远,此时人们在他身上已经丝毫看不到当年他面对教皇时的果敢与勇气。

自身的不彻底性决定了路德宗教改革不可能获得全面的胜利

一家之言

毫无疑问,马丁·路德是推动德国乃至欧洲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他的宗教改革思想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他使虔诚的信徒们不再受教皇的蛊惑,并且身体力行的翻译德文版《圣经》让更多人能够直接感受到纯粹的基督教教义。然而路德自己和他的改革事业本身并非是单纯对宗教领域的优化,也不是底层群众利益的代表,没有诸侯的庇护,他可能早已惨遭查理五世和他手下亲信的毒手,这种带有阶级立场与不彻底性的宗教改革很容易就变成了政客们争夺世俗权力的砝码,尽管从人的本性上说,路德称得上是一个善良的人,但阶级立场的束缚最终让他深陷自我矛盾的痛苦之中,自信与服从,恐惧与挑战,充斥着他内心,他无法与过去的一切彻底断绝关系,在国家和权力层面,路德背叛了自己的思想和道德,最终成为了德意志悲剧的典型。

参考文献:

《德国通史》

《文明的故事6:宗教改革》

《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

《历史上的各个时代》

文:兰台令君

图: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