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家用来“调情”的器官,你却想用它做补品?

 零壹贰012 2019-10-18

当在大家还沉浸在圣诞元旦带来的节庆气息中的时候,2018年12月25日,中国国家海关总署公布了一则重要信息:江门、南宁警方联合破获了一起重大野生动物制品走私案。犯罪分子集团将444.3千克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干鱼鳔从墨西哥非法走私到我国,16名涉案人员被抓,案值约1.82亿人民币

海关总署官方网站的报道。图片:customs.gov.cn

可能你已经悄咪咪地戳起了计算器:每千克41万人民币——这干鱼鳔到底何德何能,怎么这么贵?

那啥啥石首鱼是啥?

让我再重复一遍它的名字: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

它常被简称加州湾石首鱼,正式中文名应该是麦氏托头石首鱼,学名Totoaba macdonaldi。这种鱼隶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托头石首鱼属,是托头石首鱼属中唯一的一种。它是体型最大的两种石首鱼之一,最大个体体长达2米,体重可达100千克。

水族馆里的加州湾石首鱼。图片:Richard Hermann / Minden Pictures

这样的尺寸,就算在所有的硬骨鱼中比较也算是庞然大物了。但如果你以为大就是它的特点的话,就大错特错了。加州湾石首鱼的神秘之处还多着呢。

作为一条海鱼,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竟是墨西哥的特有种,这显然拜它们崎岖的分布范围所赐。它们只分布在加利福尼亚湾,并且主要集中在该湾的中部和北部海域——加利福尼亚湾虽然和美国加州同名,但其实整个都是墨西哥的内海。

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的分布范围。图片:IUCN Red List

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的寿命较长,可达30年,第一次性成熟的年龄为6~7岁,前提是它们的体长达到了1.2~1.3米。

加州湾石首鱼会季节性地集群越冬、集体生殖,然后一起索饵洄游。每年春季,成熟个体会聚集在科罗拉多河(Colorado River)河口三角洲——那里的咸淡水交汇区域是它们的唯一产卵场

这是1934年2月拍摄的产卵场景,主角是直鳍犬牙石首鱼(Cynoscion othonopterus)。这张照片此前一直被误认是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产卵的场景,它们的产卵场景与图中情形非常是类似。图片:L. M. Huey

在繁殖季,加州湾石首鱼会用强壮厚实的鱼鳔发出打鼓般浑厚的响声来进行“调情”——他们的交配产卵会伴随着鳔的响声进行和完成。交配完成之后,它们会向南索饵洄游,秋天抵达瓜伊马斯(Guaymas)和富埃尔特河(EI Fuerte River)河口附近,再然后重新掉头向北,完成一个循环。

加州湾石首鱼的洄游路线。图片:Miguel A. Cisneros-Mata et al., Society for Conservation Biology, 1994

加利福尼亚湾是墨西哥重要的渔业捕捞海域之一,有着丰富的鱼类和虾类资源。海域内底拖网和流刺网作业相当密集,这两种网具也是捕捞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的主要渔具。加州湾石首鱼是一种常规的食用鱼类,对它们的捕捞一直存在,本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直到一百年前人类看上了它们厚实的鳔……

鱼鳔又是什么?

鱼鳔是绝大多数硬骨鱼类在消化管背面和肾脏腹面之间的一个中空的囊状器官,如果你见过杀鱼,一定会对那个充满空气的半透明囊状物印象深刻。鱼鳔是食道的衍生物,是重要的比重调节器官,同时,鱼鳔在感觉、呼吸、发声和接收声音也有一定的作用。

不同鱼类鳔的大小和形状有较大差异,石首鱼科的鱼类鳔大且发达,能发声,还是该科鱼类的分类依据之一。

橘色圆圈框住的部分就是鱼鳔。图片:billionvegans.com

中国食用鱼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汉武帝时期;唐代,干制鱼鳔在江苏地区开始成为进贡朝廷的贡品;到了清代,干鱼鳔被列为“海八珍”之一。

市面上,干制的鱼鳔被称为花胶、鱼肚、鱼白、鱼泡或干鱼鳔,传统上一般都会用石首鱼,如大黄鱼、褐毛鱨和黄唇鱼等的鱼鳔制备。除此,一些鳗鲡目和鲇形目鱼类的鳔也常被充当为石首鱼鳔进行出售。

虽然营养价值还不一定比得上鱼肉,但是花胶被莫名地冠以各种未被证实的“滋补、药用价值”,受到市场青睐和推崇。市场引起的过度捕捞,加上缺乏渔业及市场贸易方面的管理,很多石首鱼科鱼类的种群数量日渐减少,一些物种甚至面临灭绝的威胁,例如黄唇鱼。

海鲜干货店内各式各样的花胶。图片:浪里小海豚

花胶不仅可以吃,它熬制的鱼鳔粘胶剂还被广泛用于古建筑、艺术品的修缮,以及高档家具、船舶、木构件等的胶接黏合。花胶的价格连年上涨,也让这些领域备受牵连,成本一路攀升。

冒牌的金钱肚

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鳔整体呈萝卜型,在最前端两侧各有一条细长的鳔管沿着鳔两边延伸并长于鳔主体,这个鳔和黄唇鱼(Bahaba taipingensis)颇为相似。黄唇鱼也是一种大型石首鱼,又称金钱鳘(mǐn),是中国的特有物种。黄唇鱼仅分布于长江口到珠江口之间的近海海域,其鳔干制后被称为金钱肚,极其昂贵,市价高达50万人民币每千克。之所以这样,只是莫须有的保健功能里有“壮阳”这一条。

左为黄唇鱼鳔,右为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鳔,区别是两条的测管的长度,但是干制后由于拉扯和变形等原因,通过外形难以区分两者。

早在1988年,黄唇鱼就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根据产地调查采访及历史数据,黄唇鱼的捕捞量在上个世纪3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之间下降了近500倍。目前黄唇鱼面临灭绝的威胁,在ICUN的评估中为极危(CR),而且群体数据依旧相当缺乏。近十几年来,黄唇鱼偶有零星的报道,都是以百万级的高昂价格登上新闻头条——显然,这些交易都是非法的。

一张1993年的老照片。图中是一条体长超过2米的黄唇鱼,胸鳍腋下的黑色斑点是一大特征。图片:Cheng Tai-sing

上世纪初,有人偶然发现了两者的鳔相似度很高,且体型和鳔都很大。1915年,第一批干制的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鳔从从墨西哥途径旧金山运达中国,成功地冒充黄唇鱼胶,进行了高价交易。自此,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胶出口到中国的序幕正式拉开,上世界20年代到30年代,一次运输到中国的干鱼鳔就可重达1.3吨,利润可观。

正在打包的干制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胶。图片:Conal David True

是人祸,但岂止过度捕捞

可观的利润引发了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的大规模捕捞,从上世界30年代中期开始,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的捕捞量逐年剧增,但在1942年达到了历史顶峰之后便一蹶不振,再也没能达到当年的高度。

加州湾石首鱼捕捞趋势。图片:J. Fernando Márquez-Farías, Fisheries Research, 2013

上世纪50年代初,墨西哥颁布法令,为加利福尼亚湾上游的所有海洋生物设立避难所,但这项法令并没有让针对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的大规模捕捞得到遏制;直到1975年,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资源已经几近枯竭,墨西哥政府才将其写进该国濒危物种名录,同时全面禁止对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的渔业;翌年,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被列为CITES附录I物种,成为第一个被列入附录I的物种,全面禁止国际贸易;1979年,美国也将该鱼列入该国的濒危物种名录,列为禁止贸易对象。

严格的立法并没能完美拯救加州湾石首鱼,即便在本世纪初,墨西哥政府开启了幼鱼人工放流行动——因为误捕和环境同样在威胁着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

2018年5月的第4次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人工增殖放流。图片:cunadelmar.com

加利福尼亚湾的拖虾产业非常发达,由于底拖网作业过程中对渔获物是没有任何选择的,网口拖过的海域基本都会被收入囊中,大量的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幼鱼被误捕。

另外,在科罗拉多河上建设的水坝已大大改变了河口三角洲的水流状况和盐度,原本的急流、咸淡水变成了几乎是完全的咸死水。这样的变化自然会导致饵料减少,这对需要在河口度过第一年关键期的幼鱼非常不利。有相关研究表明,建水坝前,加州湾石首鱼幼鱼的生长速度是建水坝后的2倍左右。

科罗拉多河水流量(虚线)对于石首鱼捕捞量(粗实现)和虾类捕捞量(细实现)的影响。图片:Miguel A. Cisneros-Mata et al., Society for Conservation Biology, 1994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捕捞的数据就再无官方的记录,但是对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的非法捕捞和贸易一直都存在。当地政府的不作为和腐败让非法捕捞“悄无声息”

非法获取的鱼鳔,价格高过黄金。图片:Jonathan Garcia Pereda

更多航线和快递业务的开通,让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干鱼鳔在全球的非法转运和贸易变得更加便利,干鳔混杂在其他物品中,通过“人肉转运”或者快递,经过美国、德国、西班牙、日本或中美洲国家非法转运到大陆、香港或其他亚洲国家。

2013年,214个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干鳔在经过美国加州转运非法走私到中国的途中,被美国加州海关截获。这次事件终于引起了政府、科研机构和美国民间的注意。因为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的非法捕捞必然会导致小头鼠海豚的误捕,一网两种IUCN极危(CR)物种,太过令人震惊。(PS:小头鼠海豚的故事将来我们有机会还会细说)

流刺网,两种极危动物的噩梦。图片:adafruit.com

2015年,墨西哥政府颁布临时禁令,在加利福尼亚湾北部禁止小型渔船利用流刺网和延绳钓进行捕鱼作业,回收所有的该海区的流刺网。美墨两国动用快艇、军队和无人机对该海域进行了全天候监测,销毁流刺网,加强渔民的管理,同时海关、检察院等方面也行动起来,全方位加强管制——但这样的打击的力度依然难以根绝各种非法贸易。

红线内全面禁止流刺网作业。照片:NOAA

作为最重要的终端消费国之一,中国直到2015年才正式开启对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走私活动的打击。背景是在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战略对话中,第32条特别提到了两国共同打击针对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的非法贸易。

2018年年初,在香港查获的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干鳔。图片:香港海关

这次海关查获的,算是一场战役的胜利成果。但是仅仅一场战役胜利就能代表什么吗?在某国内某大型网上商品交易平台上,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的干鳔仍在明目张胆地非法售卖,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一些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大陆的相关执法机构能像香港特别行政区那样,举报、取证、专家鉴定、检控、定罪,干干脆脆地一波带走,不要留下太多推诿扯皮的空间。

本文是物种日历特约稿件,来自物种日历作者@浪里小海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