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帖之祖,贴之极品《淳化阁帖》

 泊木沐 2019-10-18

法帖的刊刻是宋代在书法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宋淳化三年(公元 992年),宋太宗命侍书学士王著编次出秘阁所藏历代法书,标明法帖,摹勒于枣木板上,共分十卷,拓赐大臣一本,其后不复赐。后板毁于火。《淳化阁帖》的出现使古人法书得以传世。且摹勒逼真,精神完足,被誉为诸家法帖之冠,后来诸帖受它的影响很大。此帖卷首标题使用了“法帖”的名称,是书法范本中最先以此命名的,故被称为法帖之鼻祖。

淳化阁帖

淳化阁帖2

此帖包括历代帝王、名臣及诸家古法帖,以及王羲之、王献之等的法帖,其中羲、献父子书迹占全帖之半。早期官拓本为当世所罕有,十分珍贵,大臣官居中书省与枢密院二府者,始得赐帖一部,而不及百年,官拓本即已极为难求。《淳化阁帖》中除了介绍二王的书法,也对魏钟繇和晋名家的书法做了一番探寻。《淳化阁帖》的问世为宋代官私刻帖开创了风气,到了南宋,愈加盛行。这些法帖所收,皆唐以前名家手迹,与碑刻异趣,直接影响到后来的书家的创作技巧和风格。然而,随着诸帖的增减,复演为武冈帖、福清本与彭州本等化身。除《淳化阁帖》系统外,宋及以后各朝公私摹刻丛帖名目繁杂,数不胜数。而这些法帖也就成为宋至清习书练字者的主要范本。

淳化阁帖3

淳化阁帖4

《淳化阁帖》对我国书体流传,尤其对宋代行书发展,着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清乾嘉年间学者们开始重视宋以前碑版刻石,于是,碑碣、摩崖文字重为书家钻硏对象。由于法帖自宋以后,摹勒翻刻增多,难免出现笔画有误、笔意失真的现象,故自清中叶起,学者多以碑版作直接书石而加镌刻,能存原作笔意,而有尊碑抑帖之说,实则碑与帖各具奇妙:碑,方严深刻,气势雄强;帖,妍雅飞逸,意态潇洒,二者各有千秋。

淳化阁帖5

乾隆摹刻淳化阁帖6

帖有单行帖和集帖,即丛帖、汇帖、套帖之分。单行帖,如《定武兰亭》《平复帖》《鸭头丸帖》《伯远帖》《争座位帖》等。集帖又有集刻一家书与各家书之别。集刻一家书者,如颜真卿《忠义堂帖》、苏轼的《西楼苏帖》、米芾《绍兴米帖》等,集刻各家书者,如《淳化阁帖》《戏鸿堂帖》《宝贤堂帖》《真赏斋帖》《快雪堂帖》《三希堂法帖》《壮陶阁帖》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