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基础要这样理解(19)

 学中医书馆 2019-10-18
                              中医基础要这样理解(19)----附子使用禁忌

     阳密乃固说:尤其是前几年,扶阳一脉在中医界是搅动一池春水,使好多中医学子深陷其中,以为所有病症一把姜桂附下去,就可以覆杯而愈了,后来成了不少笑话。
     要说明的是,我这里并不是要说扶阳派的不是,扶阳一脉自钦安以来一百多年传承不绝,能够开山立派,自有其独到之处,而且当代卢氏用药也的确治愈了不少病人,也没有听说把谁给治坏,至于坊间有些医生用姜桂附造成了一些副作用,应该是学医不精所造成的,这与卢氏对姜桂附使用上的宣扬有一定关系,例如卢氏演讲有统计一年处方,使用姜桂附的频率都在97、8%以上,给人的错觉是即使每次全上姜桂附,犯错的概率也不大,这就给了初学者冒险的心理,卢氏对扶阳一脉的宣扬不少,但对医理医法的传授有点藏头露尾,所以有必要说一说附子的使用禁忌。
     附子不是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的,这在卢氏的《扶阳讲记》中有所体现,例如书中有一个对双下肢红肿热痛六年的医案讨论,卢氏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说这例病人必须先将中焦的寒湿去除以后才能使用附子,前面的治疗有使用附子而没有坚持的原因,可能就是这个中焦的问题没有处理好,所以,卢氏使用附子是有禁忌的,总而言之,只要中焦有阻隔,就要先去除中焦阻隔,这样再去使用附子才能纳下,这是一个总原则,但是问题来了,现在的病人,有几个中焦没有寒湿?所以附子的使用就应该慎重,这也是卢氏用桂枝法开头,用四逆法收功的原因之一吧。
     具体而言,第一点就是奔豚不能用附子。奔豚是什么?难经说“奔豚者,肾之积”,《四圣心源》也说到“若病重年深,奔豚凝结,少腹气块,坚硬澌寒,此阴邪已盛,缓用附子”,这时候肾水都结成冰了,再一团烈火下去,大家想想是什么后果,所以这种情况下,仲景是加大桂枝的使用,与桂枝加桂汤,首先在肝木上面用力,通过强化生气,再慢慢地消磨肾水的寒冰,这样才是冬天到春天的正常转变,可以想象到残雪消融,绿叶萌生所带来的病复。
  第二点,就是下焦有热的时候,不能用附子。因为附子的作用是直接纳下,温暖海底,再让下焦的温气升达各处,达到温暖周身的目的,但是下焦有热的时候,附子就会助其热,使得热邪这个标症加重,这例双下肢红肿热痛的医案,是不是可以看成是下焦有热?我认为可以,所以卢氏开的第一方没有用到附子,一般而言,凡病上热下寒的多,那为什么会有下热上寒出现,因为中焦群阴阻隔,肝阳升发之力不足,自然肝脾郁陷不升,郁而成热。
  第三点,上焦有热的时候,必须和去除中焦寒湿的药一起用,或者先去除中焦寒湿,第二步再用附子。这个也好理解,上焦为什么会有热?无非是中焦阻隔,于是肺胃不降,使气机不能回头,积于上焦,郁而成热,这时候直接用附子,则附子之热亦不能纳下,反而会助长上焦之热,所以,卢氏总的观念,就是大凡中焦阻滞,就必以治中为先,这与黄元御重视中土祛湿是不谋而合的,中医有许多的门派,每个门派的立法思路不完全相同,但我坚信,各门派各有所长,为学者应该于各门派中抽取共同点加以利用,抽取不同点加以甄别,方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屋建瓴,所以不要一出现不同的声音就一棍子打死,不要一出现问题就归结为理论的错误,有时候不是理论的问题,是医者不得其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