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银行逆天了!你去存“时间” 兑换的却是“养老钱”!

 乐康居 2019-10-18

目前,我国老龄化的速度

正在逐步加快

据官方预测到2020年

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

将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

与此同时,

养老成本逐步提高

相关的服务人员却日益短缺

那么这一矛盾

到底该怎么解决呢?

南京就有一家

特别的“时间银行”

开创了养老新模式

去存“时间”,兑换“养老钱”

所谓时间银行

简单说就是志愿者

将自己提供的志愿服务时间

储存在这里未来

需要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时

再用这些储存的时间进行兑换
举一个例子

看“时间银行”

是怎样操作的受助人信息

↓↓↓

孔庆凤  90岁
江苏省南京市居民

江苏省南京市居民孔庆凤今年已经90岁了,两个孩子都已经是年过六十的老人,只有生病时孔庆凤才会打电话叫他们过来帮忙,平时老人家不愿意再给孩子们添麻烦。


孔庆凤自己每月的收入只有1200元,如果请保洁上门服务,每小时需要30元,每周两小时,一个月就要200多元,这让他感到很难负担。 

志愿者信息

↓↓↓

吕秀英  63岁

江苏省南京市居民

吕秀英今年63岁,刚刚迈入花甲之年,身体硬朗,精神很好,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


其实,吕秀英过去和孔庆凤就住在同一个小区,但是彼此并不认识。直到2014年,吕秀英加入了社区养老站点一个名为“时间银行”的志愿者组织。

15年,孔庆凤成为了吕秀英

提供上门家政志愿服务的定点对象

吕秀英每周两次来帮助孔老先生

打扫屋里卫生、收走需清洗的衣物

这给孔老先生的生活帮了大忙

而最关键的是,

这些家政服务不需要孔庆凤

支付任何费用

每次家政服务过后

时间银行的管理人员

就会将吕秀英的服务时间

储存到系统中

用于今后的兑换

除了上门家政服务

吕秀英还在社区养老站点内

负责发放午餐、打扫卫生等志愿服务

如今她已经在时间银行里

储存了470个小时的时间

将来等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

这些时间都能派上用场

“我们总归都要老的,

而且我现在付出几个为老人的服务,

将来比我们年轻的来为我们来服务,

我是这样想的。”

时间银行项目志愿者唐志英这样说

时间银行卡:换钱购物兑服务

现在的“时间银行”

采用721兑换模式

以个人志愿者为例

每次志愿服务后

将时间储存到时间银行里

累计满20小时后

就可以为个人及其家人进行兑换

其中70%的时间

可兑换其他志愿者提供的服务

20%的时间可兑换等值物品

比如大米、白面、鸡蛋,食用油等

10%的时间则直接兑换成现金奖励

每小时的时间价值为12元

而团队志愿者70%的服务时间

捐献给时间银行用于有需要的老人

剩余30%时间兑换现金

作为交通等服务成本补贴

资金来源主要为街道的公益基金

更加厉害的是

“时间银行”还与银行达成了合作

替每一个加入的志愿者

办理专用银行卡

这张银行卡除了

普通银行卡的功能以外

时间的储存、兑换通过刷卡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