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梁配筋的补充(主要是针对是否按裂缝配筋)

 小雪雪呀 2019-10-18

pkpm中梁施工图绘制时,有个参数设置,里边有关于梁是否按裂缝选筋。 关于这个,一般是选择否,即不按裂缝来配筋。 直接按钢筋面积计算书来手动配筋,对于有些跨度大的梁,裂缝不满足时,一般是自己验算。对于支座处,不宜设置太多钢筋,一般不超过pkpm计算结果配面筋,而且用小直径钢筋多根数代替程序生成的大直径少根数(小直径和小间距有利于控制裂缝但不方便施工,这个如何考虑就自己权衡)。 1、“支座弯矩调幅与截面裂缝宽度验算是一对矛盾,对支座调幅处理的目的是为适当减小支座弯矩,而对支座截面进行裂缝宽度计算往往又需要加大截面的配筋,从而又加大了支座截面的弯矩。支座不调幅时支座弯矩大,截面配筋大,裂缝宽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及多配钢筋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而采取支座弯矩调幅后,支座弯矩得以适度降低,截面配筋较小,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后可不验算支座截面的裂缝宽度。构造上采用细而密的钢筋。PKPM计算梁裂缝都是按矩形计算的,实际受力为T型或倒T型,不能忽略板截面和钢筋的参与作用!”书上看到的

pkpm中梁施工图绘制时,有个参数设置,里边有关于梁是否按裂缝选筋。关于这个,一般是选择否,即不按裂缝来配筋。直接按钢筋面积计算书来手动配筋,对于有些跨度大的梁,裂缝不满足时,一般是自己验算。对于支座处,不宜设置太多钢筋,一般不超过pkpm计算结果配面筋,而且用小直径钢筋多根数代替程序生成的大直径少根数(小直径和小间距有利于控制裂缝但不方便施工,这个如何考虑就自己权衡)。1、“支座弯矩调幅与截面裂缝宽度验算是一对矛盾,对支座调幅处理的目的是为适当减小支座弯矩,而对支座截面进行裂缝宽度计算往往又需要加大截面的配筋,从而又加大了支座截面的弯矩。支座不调幅时支座弯矩大,截面配筋大,裂缝宽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及多配钢筋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而采取支座弯矩调幅后,支座弯矩得以适度降低,截面配筋较小,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后可不验算支座截面的裂缝宽度。构造上采用细而密的钢筋。PKPM计算梁裂缝都是按矩形计算的,实际受力为T型或倒T型,不能忽略板截面和钢筋的参与作用!”书上看到的2、某高人的回复,觉得很好“我在两种设计院呆过 一个大院 一个小院在甲级院实习的时候对于裂缝控制只有大于9米的梁才看 因为老一辈的设计师的经验是 小于9米跨度梁很少有裂缝过不了的 。 老一辈设计师做设计的时候有张表 。就是截面多少 跨度多少 受多大的弯矩才会出现裂缝过不了的情况。 现在计算机算出来连5米跨度的梁都会出现裂缝过不了的情况很异常 。所以大设计院是从来不裂缝控制 自动配筋,直接按钢筋面积计算书配筋大于9米的梁 可以对照那个裂缝控制的表 根据PKPM算出来没有地震的水平力的荷载组合算出来的弯矩来检查。 或者直接把墙的荷载和楼板上的活荷载自己手算导荷。然后用一些小软件算。我还听过另外一个关于裂缝控制和挠度控制的声音就是 在一根梁下面也有墙的时候,下面的墙一般和上面的梁都是完全接触的 对梁也会有一定的反力。对于实际计算出来竖向荷载的弯矩其实是偏大的。那自然对裂缝 挠度的计算也是偏大的。然后经验是12米以上的梁才需要手算复核一下裂缝控制。但是我从来没见过权威书籍有关于这方面的讨论。是否正确也无从而知仅供参考 在小设计院的时候 ,为了保守 一律自动控制裂缝,自动配筋 。但是根据裂缝控制的公式可以发现 控制裂缝不但可以从加大钢筋考虑 而且 还和间距有关 。小直径 小间距也对控制裂缝有利 。很多时候可以根据调钢筋直径也能控制裂缝的。但是PKPM笨在于,只会通过增大配筋来控制裂缝 ,不会调直径控制裂缝。所以更多的时候PKPM的裂缝控制是不点的 然后验算一下哪个裂缝不够的 作为参考 适当调整 。”原文转载自结构seven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