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成本 1.概念: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用、职工薪酬等,以及不能直接计入而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的各种间接费用。 1.产品成本归集和分配的基本原则: (1)受益性原则,即谁收益谁负担,负担多少视受益程度而定; (2)及时性原则,即及时将各项成本费用给受益对象,不应将本应在上期或下期分配的成本分配给本期。 (3)成本效益原则,即成本分配所带来的效益要远大于分配成本。 (4)基础性原则,即成本分配要以完整、准确的原始记录为依据。 (5)管理性原则,即成本分配要有助于企业加强成本管理。 2.〖重点〗: “生产成本”科目应按产品品种等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明细科目; (1)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设置明细账,并按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2)辅助生产是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该科目按辅助生产车间和提供的产品,劳务分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期末,对共同负担的费用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 1.费用的归集 (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的: 无论是外购的、还是自制的,发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各项要素费用时,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一般分产品零用,应根据领退料凭证直接计入相应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项目。 (2)对于不能分产品领用的材料,如共同耗用的材料,需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相关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4)按照定额比例分配 在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原材料、燃料也可以按照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消费比例进行分配。 计算公式: A.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C.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单价 练习题讲解: 某车间生产ABC三种产品,共同领用甲材料2090千克,每千克单价40元,材料费用共计83600元。A产品200件,消耗定额5千克;B产品200件,消耗定额4千克;C产品50件,消耗定额2千克。材料费用分配如下: 方法一: A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200*5=1000千克 B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200*4=800千克 C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 =50*2=100千克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2090/(1000+800+100)=1.1 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 =1000*1.1=1100千克 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 =800*1.1=880千克 C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 =100*1.1=110千克 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1100*40=44000元 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880*40=35200元 C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110*40=4400元 方法二: 定额耗用比例分配法: 材料费用分配率 =83600/(1000+800+100)=44 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1000*44=44000元 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800*44=35200元 C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100*44=4400元 (3)按照实际分配率分配 计算公式: A.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总额/分配标准 B.某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燃料、动力费用=(该产品的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 分配标准: a.产品重量或体积; b.某主要原料的重量比例; c.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 d.用电(水)量; e.产品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等。 练习题讲解: 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18000元,A.B.C三种产品的质量分别为1200千克、800千克、3000千克。 甲材料费用分配率 =18000/(1200+800+3000)=3.6 A产品应负担材料费用 =1200*3.6=4320(元) B产品应负担材料费用 =800*3.6=2880(元) C 产品负担材料费用 =3000*3.6=10800(元) 2.费用的分配 应按产品或车间明细,分别计入“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科目的借方;按照材料费用会计总额贷记“原材料”科目 (1)一般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xx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xx车间 制造费用—xx车间 贷:原材料—xx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