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泥鳅,为什么是脂肪肝患者的“食疗佳品”?

 犇羴鱻馫 2019-10-18

根据统计,中国脂肪肝患者人数已超过1.2亿,且仍在迅速增长。

脂肪肝已经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居民第一大肝脏疾病。

有数据显示50%-75%的肥胖者合并脂肪肝,并且腹型肥胖的人更易患脂肪肝。而腹型肥胖的人也更容易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也是脂肪肝的发病人群之一,因为体内的胰岛素缺乏,会导致肝脏的脂肪代谢紊乱,从而大大增加了患脂肪肝的概率。

但是,发现脂肪肝,很多患者并不重视,无论是酒精性脂肪肝还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均有进展到肝硬化、肝癌的风险。总体上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的疾病,也就是说,早发现及时治疗,肝脏是可以恢复健康的。

日常中最重要的是要调整饮食结构,注意控制体重。同时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少熬夜,保证睡眠质量。适当的增加运动,促进体内脂肪的消耗。下面,我们主要讲讲日常生活中脂肪肝患者的“食疗佳品”——泥鳅。

泥鳅是一种小型鱼类,属于鳅科动物,喜居湖泊、菏泽、池塘、沟渠中的水底中。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营养,每100克含蛋白质19.6克,比一般肉类要高。其维生素B的含量比鲫鱼、黄鱼、虾类要高4倍。维生素A的含量也比其他鱼类高。在100克泥鳅肉中含钙28毫克、磷72毫克、铁0.9毫克,还有其他微量元素锌、铜镁、硒等。

泥鳅皮肤可分泌一种叫“泥鳅滑液”的黏液,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取泥鳅黏液和水服之可治小便不利和热淋,用黏液拌白糖涂抹肿痛处可消肿止痛。

将活泥鳅用清水养一天后取去内脏,然后洗净用烤箱以100℃烘干后研成细粉,每次服100克,日服3次,有退黄降酶之效。

泥鳅肉含脂眆量低,胆固醇低,且含一种可供人体抵抗血管衰老的物质一一十碳五烯酸样不饱和脂肪酸,老人多食有益,对高血压、贫血、慢性肝炎、脂肪肝、心血管病患者也有保健之功。

《本草纲目》中认为,泥鳅有补中益气、祛湿除邪之用,可治消渴、阳痿、时疫发黄。还可祛除小儿盗汗、成人痔疾疥癬。所以泥鳅被人们誉为“水中人参”。

常吃泥鳅,能保肝滋肾,促进脂肪肝患者康复,协助脂肪肝患者保健益寿。

但是,一定要慎重,泥鳅对于肝病虽然有较好的食疗功效,但不能代替专科医生的治疗,而且泥鳅属于淡水鱼类,寄生虫较多,绝对不能生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