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洲古建筑

 昵称7563359 2019-10-19

漫步在欧洲,除了怡人的自然风光,最引人注目的毫无疑问是别具特色的建筑。那些宏伟的教堂、城堡,美丽的宫殿、广场,风格各异的民居、装饰......无不让人流连忘返。这些建筑的背后,是一代代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汗水,随着岁月的流逝更加不朽。

欧洲古典建筑与我们的中式古典建筑有着明显不同。对比而言中西古典建筑的主要区别在于材料和结构形式。

我国的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上部荷载由屋架传至梁,再传到柱,最后传至基础,结构体系为梁柱式。木质主梁一般架设在南北纵墙上,主梁以承弯为主,如果上部荷载增大,比如增加楼层,或者加大进深都需要增大主梁尺寸以保证结构安全,而大尺寸木材的获得受财力、物力和自然因素的制约,这也限制了我国古建筑的高度和层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想要获得较大的室内空间,在木材尺度有限的情况下,解决的方案就是在室内多设柱子。所以抛开风水、气场等因素仅从结构上看,故宫里皇帝的居所南北方向深度都不是很大,比较大的殿堂里都有巨大的柱子做支撑是有原因的。木材为主,梁柱式承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古建筑的特色。——荐《建筑的意境》,开篇对中西建筑的比较很详实。

欧洲的古建筑主要采用石材建造,结构以拱柱(或拱墙)承重。拱与梁不同,在上部荷载作用下拱内主要为压力,从而充分利用了石材受压强度高的特性。此外,拱受力后在拱脚会产生向外的推力,拱的尺度越大,推力就越大。要保证结构稳定,就必须设法平衡这一推力。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下部结构经历了由墙到柱到扶壁等的转换,结构也由厚重到轻盈,建筑形式与同一时期的历史背景相结合,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欧洲的古典建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中世纪建筑、文艺复兴建筑,以及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古希腊建筑

谈到欧洲建筑的起源,要从古希腊说起。欧洲的名称来源是“欧罗巴”,在希腊神话中,欧罗巴是亚细亚腓尼基国王的女儿,宙斯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变成一头公牛将她带到一片新的大陆,这块土地就被叫做“欧罗巴”洲,简称“欧洲”。古希腊的建筑对欧洲有着深远的影响。

希腊早期的建筑物也是木构架的,由于地中海地区木材不易获得,且容易腐朽和失火,逐渐过渡为石建筑。到公元前7世纪末,有些庙宇除屋架之外,已经完全用石材建造了。公元前6世纪,希腊建筑柱式已经成熟,具备了修建大型建筑的能力。雅典卫城就是一个光辉的典范。

雅典卫城坐落在一座不到100米高的陡峭小山上,山顶面积仅3万平方米。如今的雅典卫城虽然已不复完整,但仍然是全世界建筑界的圣地。卫城包括胜利神庙、厄瑞克忒翁神庙和帕特农神庙,其中帕特农神庙被誉为人类建筑史上永恒的经典。

帕特农意为清纯的少女,帕特农神庙是为雅典的保护神雅典娜修建的居所。公元前五世纪,雅典爆发了一场抵御波斯人侵略的战争,面对强敌,雅典人最终在马拉松地区取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在战争中,波斯人曾占领雅典,烧毁了神庙。为纪念这场战争的功绩,感谢保护神雅典娜,希腊人在雅典卫城的中心修建了这座帕特农神庙。关于神庙的修建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时的执政官伯利克里挪用了海军军费来修建雅典卫城,面对市民们的反对,他说:这样吧,我用自己的钱来修,砸锅卖铁也要修成,但有一个条件,将来有资格在建筑上刻下名字的也只有我一个人,谢谢你们把名垂青史的机会留给了我。这一来,大家纷纷改口:“伯利克里,我们支持你!”

帕特农神庙由两位最优秀的建筑师和艺术家共同设计:伊克蒂努和菲迪亚斯,建成后的神庙成为2500年前人类建筑的一个奇迹。在这个时期,柱式在希腊建筑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主要柱式有三种: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

这三种柱式在外观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柱头。多立克柱简洁粗壮,高度是直径的6倍;爱奥尼亚柱纤细柔美,柱高是直径的9倍。科林斯柱式的柱头更加精致。这三种柱式在后来的欧洲建筑中被广泛采用,德国、法国、意大利分别将三种柱式发挥到了极致。帕特农神庙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亚柱式。


在卫城的博物馆有帕特农神庙的复原模型(大英博物馆也有一个),伊克蒂努设计的神庙是一个长方形单层建筑,建在一个三层的基座之上,四周由石柱环绕,长约70m,宽约31m,建筑面积大概2000多平方米。外层采用多立克柱廊,室内采用了爱奥尼亚柱。外层的柱廊将原本硬朗的实体虚化,使得整个大体量建筑显得轻盈。

古希腊建筑考虑到了“视觉矫正”艺术,比如将原本是直线的部分略呈曲线或内倾,因而看起来更有弹力,更加生动。在帕特农神庙中,这种矫正发挥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比如,底边基石的直线中央比两端略高,避免了纯直线导致中部下凹的视觉误差。相应地,檐部也作了细微调整。柱子也并非全都垂直平行,正面8根柱子中,只有中间两根真正垂直于地面,其余都向中央略微倾斜;边角的柱子与邻近的柱子之间的距离比中央两柱子之间的距离要小,柱身也更加粗壮(底径为1.944米,而不是其他柱子的1.905米)。这样处理的原因是:边角柱处于外部的明亮背景,而其余柱子的背景是较暗的墙壁,人的视觉习惯会把尺寸相同的柱子在暗背景上看得较粗,亮处则较细,视觉矫正反其道而行,把亮处的柱子加粗,看起来就一致了。同样,内廊的柱子较细,凹槽却更多。山墙也不是绝对垂直,而是略微内倾,以免站在地面的观察者有立墙外倾之感。装饰浮雕与雕像则向外倾斜,以方便观众欣赏。我们至今仍能从饱经沧桑的神庙看出精微矫正的痕迹和出神入化的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菲迪亚斯负责雕塑的设计和创作,墙壁和门楣上遍布雕塑和浮雕,内容主要涉及希腊神话和宗教活动,每座雕塑都是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在完成的瞬间,已是千古不朽的杰作”。神庙的中心大厅内供奉的是高达12米的雅典娜女神像,可惜公元146年罗马帝国试图将这座神像据为己有,却在运回罗马的途中意外沉入大海,从此告别了人间。神庙檐壁用一条爱奥尼亚式的装饰带,以浮雕表现雅典人民庆祝大雅典娜节的盛况。

这条浮雕带总长160米,人物超过500个。它以表现大雅典娜节游行庆祝活动为主题,第一次把普通公民的形象堂而皇之地列于庙堂之上。这种每隔4年举行一次的大游行从雅典西边的狄甫隆城区开始,然后经过陶区,穿过市场,最后登上卫城。游行的核心内容就是把雅典少年精心编织的一件新袍献给雅典娜。160米长的浮雕正好用来表现从游行开始到献袍的全过程。在现存的浮雕仍然可以看出其鬼斧神工。细腻的大理石既表现了强壮的武士,又刻画出静美的少女,人的体态、马的运动以及飘扬的衣襟都栩栩如生。



雕塑和浮雕是希腊建筑的有机构成。菲迪亚斯的雕塑宁静高贵、肃穆温雅,他的艺术创作体现了希腊古典盛期的最高成就。帕特农神庙的浮雕和命运三女神雕塑现在都存于大英博物馆。古希腊时期雕塑以返璞归真为精髓,深深影响了西方美术的发展。除了闻名于世的维纳斯、胜利女神,还有很多精美的雕塑。



下面的雕塑不是古希腊时期的,但非常精美。这是意大利雕塑家Antonio Corradini(安东尼。可拉第尼)1717年左右创作的“戴面纱的女像”或叫“信仰”。 Antonio Corradini1688年生于威尼斯,1752年逝于那不勒司,是威尼斯洛克克风格的重要代表。他的作品正是以像这尊雕塑上所运用的巧夺天工的面纱所著称。 雕像中的面纱是“信仰”的标志或象征。因为在基督教传统中认为,上帝的创造并不是全部都展示给世人的,而是像用一层纱罩起来的。只有通过信仰人们才能认识到上帝创造的全部。而不信的人,就像被纱蒙住,看不到所有。雕像的背面并没有经过精雕细啄,所以人们认为这做雕像原本可能是要安装在一个更大的雕塑组或大型墓碑中的。这座雕像原本存放在威尼斯的一位贵族Manfrin的私人收藏里,1976年才被卢浮宫买入。——荐《卢浮宫》画册,巨厚彩页,可大慰无法流连卢浮宫之憾。

帕特农神庙室内空间不是很大,这主要是因为神庙是雅典娜女神的住所,不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神庙正面向东,这样庙内的女神朝向东方。这与后期欧洲的基督教堂正好相反,有朝向的教堂正面向西,以便信徒向东朝拜。

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建筑的经典之作,从它可以归纳出希腊建筑风格的形式和特点。希腊建筑是柱式建筑,以多立克柱和爱奥尼亚柱为主(后来增加了科林斯柱式),材料为石头和木材,屋顶为木结构。建筑平面是长方形,主要轮廓是直线,以窄面为主立面,缓坡屋顶,山墙一般用线脚围城山花,山花里和柱上楣板雕刻着浮雕。希腊建筑重视比例,讲究模数,制作精致,注重视觉误差的调整。

大英博物馆的正门就参照了帕特农神庙,体现出经典的魅力。


古希腊人善于思考,醉心戏剧,因此催生了人类最早的城市文化设施:剧场。希腊的剧场都是露天的,依山而建。剧场的设计和施工非常讲究,一个剧场有几千甚至上万个座席,每个座位的视线都不会被遮挡。

延伸:以色列凯撒利亚古城剧场。凯撒利亚古城位于地中海岸边,是由公元前37年至公元4年在位的国王希律王所建。希律王喜欢和推崇希腊罗马文化,不惜劳民伤财大兴土木。集希腊和罗马建筑风格的凯撒利亚城,从公元前22年动工,历时12年方才建成。

剧场原貌图:

修复后的剧场在夏夜举行音乐会:

古希腊人还热爱体育,健壮的体魄能够保证战场上的胜利。在公元前3世纪就修建了运动场。后来还开设了人类最早的体育学校。

凯撒利亚古城运动场:

古希腊精美建筑形制、完美的艺术形象、严谨的设计原则、成功的技术经验,都对世界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之哥特式建筑

——本文图片绝大部分来自网络。

终于写到了我最喜欢的哥特式建筑,题图为巴黎圣母院侧面。比之于标准正面照,我更爱它侧面的动感,犹记在圣母院流连的短暂时间内,特地领着儿子走过正门西南的石桥,期盼着能一睹侧面全貌;因为关切,坐在旅游大巴上每次从窗口看到它高耸的塔尖,都会让我觉得如逢老友般的温暖。

哥特式建筑是整个中世纪乃至建筑艺术史上的辉煌篇章。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通过新的框架结构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采用尖券作为骨架,构成适用于多种平面的尖拱,是哥特建筑的重要特征。而用飞扶壁支撑细柔高耸的建筑,保证了结构的受力稳定。

尖拱、束柱和飞扶壁:


哥特教堂的透视图,如同石头支撑的玲珑剔透的巨大笼子:

在力学方面,用飞扶壁支撑细柔高耸的建筑。由于其教堂内部的束柱更细更高,不足以保证墙体和拱顶的稳定,因此,哥特式建筑在外部加设了飞扶壁——如同一个人站在外面,伸出手臂扶住了主体结构,二者相结合,使得无论是扶壁还是主体,都可以做的相对轻盈,从而实现了精巧的“石笼”。

教堂外侧的石砌飞扶壁:

米兰大教堂的扶壁,最为精致,是力学和艺术的最完美结合:

第一座哥特式建筑,是位于巴黎近郊的圣丹尼教堂,建成于1143年。这座大教堂的地下,是法国王室皇家墓地。

圣丹尼大教堂建于3世纪的修道院遗址上,1136年在巴黎主教SUGER长老的主持下开始修建。在此之前, 西欧流行的教堂是低矮沉重表情忧郁的罗曼式教堂, 而到了十二世纪,工商业的发展带来市民文化和市民意识的兴起,需要一种新的更高大更华丽的教堂来荣耀城市。与此同时,建筑技术上的成熟使得这种需要有了满足的可能。于是外观上充满垂直线条, 有着直冲云霄尖塔的哥特式教堂开始出现了。

瑰花窗与建有尖形交叉供肋的拱顶使建筑沉浸在一片缤纷的光影之中,这种大面积的花窗也为此后许多教堂所效仿。

1144年,在庆祝圣丹尼重修完成举行的典礼上,各国的主教们吃惊地发现这种建筑形式有着不可抵挡的魅力。于是25年之后,凡有代表参加过庆典的地区都出现了哥特式教堂。

提到哥特式建筑,当然会有巴黎圣母院,雨果在他的不朽之作《巴黎圣母院》中以“人类的智慧在那里凝固”来盛赞它。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站在教堂对面的观景台上,更能感受到她的宏伟和美丽:

科隆大教堂: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国第二(157.3m,仅次于乌尔姆市的乌尔姆大教堂),世界第三。论规模,它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伟与细腻于一身,它被誉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它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至今仍修缮工程不断。

俯视图呈现出典型的巴西利卡特点:

教堂位于火车站附近,曾于狂欢节的玫瑰星期一抵达这里,高耸入云的尖塔、奇装异服的狂欢节人群,都成为一生难忘的记忆。

乌尔姆敏斯特大教堂:教堂位于德国乌尔姆市,高度为世界第一。这座砖石结构的教堂从设计到建成经历了近600年人世沧桑.凝结了数代工匠的智慧和血汗。

教堂主塔高度达161.6米,超出举世闻名的科隆大教堂4.6米。1944年,一枚流弹将教堂主塔穿了个窟窿,战后,修复工程历时10年,到1970年基本恢复原貌。教堂主塔在70米、102米、143米高度设有环型平台,768级台阶盘旋而上,通道仅一人多宽,两个胖子侧身也不能同时上下。站在塔顶平台可以俯视多瑙河和爱因斯坦诞生地的全貌,当地人称这座教堂不仅是上帝赐给他们的荣誉,而且是数代工匠留给后人的杰作、失而不能复得的珍宝。

米兰大教堂:意大利著名的天主教堂,又称“杜莫主教堂”、多魔大教堂,位于意大利米兰市,是米兰的主座教堂,也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规模居世界第二。于公元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1965年完工,历时五个世纪。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达芬奇为这座建筑发明了电梯。

这座建筑的哥特式风格基调,在内部装饰上,由于十七、十八世纪巴洛克风格在欧洲的兴起,因此也融入了巴洛克风格。因此,它的建筑风格包含了哥特式、新古典式、新哥特式(又称巴洛克式),米兰大教堂虽经多人之手,但始终保持了“装饰性哥特式”的风格。

教堂俯视图:

它是所有哥特教堂中我最喜欢的,因为曾亲身登顶,目睹那肉眼所不及处精美的石雕,幸甚!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又称西敏寺,始建于公元960 年,1045年进行了扩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进行了重建。主要由教堂及修道院两大部分组成。

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主体部分长达156 米,本堂两边各有侧廊一道,上面设有宽敞的廊台。本堂宽仅11.6 米,然而上部拱顶高达31 米,是英国哥特式拱顶高度之冠,故而本堂总体显得比例狭高,巍峨挺拔。耳堂总长62 米,与本堂交会处的4 个柱墩尺寸很大,用以承托上部穹顶。穹顶以西是歌唱班的席位,以东是祭坛。教堂西部的双塔(l735~1740 年)高达68.6 米。平衡本堂拱顶水平推力的飞拱横跨侧廊和修道院围廊,形成复杂的支撑体系。

这座教堂所采用的花岗岩纹理自然斑驳,形成白桦树般独特的装饰效果。

除此之外,布拉格的圣维塔大教堂、维也纳的斯特凡大教堂,也都作为哥特式的代表作品载入建筑史。

哥特式建筑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哥德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如今却成为无价建筑艺术的代名词。

欧洲古典建筑赏析6:文艺复兴建筑

原创: Helen Helen心想事成 2017-08-22

题图为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本文图片大部分来自网络

整理哥特式建筑的时候沉醉在那些高耸的塔尖里,而到了文艺复兴,一下子又想起对圣母百花大教堂和圣彼得大教堂的迷恋。相比较而言,圣彼得大教堂比圣母百花大教堂更宏伟、更知名,然而从结构上,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更让人着迷。

绮丽、琐碎、柔靡到了尽头,自然呼唤着古朴和刚毅,而每一次复古,又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文艺复兴建筑,就是在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有时也包括巴洛克建筑和古典主义建筑。起源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在理论上以文艺复兴思潮为基础;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建筑风格,提倡复兴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形式,特别是古典柱式比例,半圆形拱券,以穹隆为中心的建筑形体等。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艺术的成就很高,人们也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学术思想,这和黑暗的中世纪是个鲜明的对比。14世纪末,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不断入侵东罗马(拜占庭),东罗马人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一些东罗马的学者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办了一所叫“希腊学院”的学校,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等。这种辉煌的成绩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其优越性与黑暗的比较,使得人们追求的精神境界是一致的。于是,许多西欧的学者要求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这种要求就像春风,慢慢吹遍整个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由此兴起。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语言,以穹顶和柱石为代表,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继承了这一特色,但又有所发展。其代表作为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和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

圣母百花大教堂于1296年动工兴建,其穹顶直径达42.2m。这个仿自万神殿的穹顶在当时有着技术上的难题:古罗马和拜占庭的穹顶建筑技术已经失传,而已经建成的部分墙体厚度和穹顶的水平推力完全不成比例。这一尴尬的技术难题在佛罗伦萨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提出一个天才的方案后得到了解决:采用内外双层壳的穹顶,内层穹顶是主要受力结构,外层穹顶是形象和维护结构。


从外表上看,穹顶是一个类似罗马风格的圆顶,但实际上却是哥特式的带肋尖拱结构,内外穹顶之间有连接。为降低水平推力,采用了两种措施,一是提高了拱的高度(降低水平推力),二是拱肋不集中到圆心,而是在拱顶开一个直径15m的天洞,进一步减少水平推力。在天洞上面,别出心裁地安放了一个采光亭,既遮风挡雨,又增加了建筑高度,还使得大穹顶亭亭玉立。

因为这个穹顶修建的坎坷,使我对它格外钟情。据说当年在一百多米的高空施工,爱享受的意大利人在空中设置了休息处,用以在工间享受美食。有一部剧《美第奇家族:翡冷翠名门》,开篇就是大教堂的修建,有这个圆顶撑着,很吸引人。

大教堂的内部反而很朴素,除了灿烂的穹顶画(据说是外部建筑耗尽了资金)。教堂地下室有布鲁内莱斯基的墓室可供瞻仰。——荐《圆顶的故事》,这本书详细地描述了布鲁内莱斯基完成圣·玛利亚百花大教堂圆顶的故事,使我们了解十五世纪的世界中最文明的城市,如何进行着最艰难的建筑活动。其社会的背景,人事的纠葛,工程管理的制度都刻画历历,就像回到了建筑师这一行业萌芽的那个时代,尤其重要的是生动地再现了这位个性坚定的旷世奇才的一生。

圣母百花大教堂是巴西利卡建筑,外立面是19世纪重新装饰的,大量运用了哥特式的建筑语言。高89m的钟楼是著名艺术家乔托设计。这座教堂也是可以登顶的,有436级台阶,惜乎当时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这个意识。

布鲁内莱斯基的建筑作品还有巴齐礼拜堂和佛罗伦萨育婴院等,都体现出古罗马质朴的拱、柱风格。

圣彼得大教堂

作为最杰出的文艺复兴建筑和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其占地23,000平方米,可容纳超过六万人,教堂中央是直径42米的穹窿,顶高约138米,前方则为圣彼得广场与协和大道,被视为是天主教会最神圣的地点。

它的设计师团队都是如雷贯耳响当当的人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多纳托·伯拉孟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和小安东尼奥·达·桑加罗等都曾参与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圣彼得广场的设计人是贝尼尼。堂内保存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家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的壁画与雕刻。

这座建造了160年的教堂,先后有12位建筑大师主持工程(见设计示意)。大名鼎鼎的米开朗基罗,从二十多岁时被淘汰出局,到72岁时临危受命,为圣彼得大教堂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穹顶。

米开朗基罗的穹顶从结构原理上与佛罗伦萨的穹顶类似,都是双层壳的,但更完美。它不像佛罗伦萨的穹顶从平面上看是八角形,而是由16瓣弧组成的顺滑圆形,立面曲线也更饱满。

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直径是42m,与万神殿和圣母百花大教堂的都差不多,但它的高度是最高的,穹顶最高点是137.7m,是万神庙的3倍,比圣母百花大教堂高20m。但米开朗基罗是个非常谦虚的大师,他在谈到超越的话题时说,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从规模上可能超越佛罗伦萨大教堂,但从艺术角度看,佛罗伦萨的穹顶是无法超越的。——《旅途上的建筑》

圣彼得大教堂被誉为文艺复兴建筑的里程碑,它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古典建筑的语言:穹顶、柱式、筒式拱顶、拱券和山花等等,但又不是简单的模仿照搬,而是创造性地组合与提升。

很多人第一次欧洲行都会来到梵蒂冈,如果它是最后一站,那么当貌似看教堂已经看到吐的时候,仍然会被圣彼得大教堂内外的宏大辉煌所震撼,不由生起敬畏之心。

除此之外,具有代表性的文艺复兴建筑还有圣马可广场总督府、美第奇府邸等。

文艺复兴的第一个纪念物是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带着前一个时期的色彩,即罗马式风格;它的最后一个纪念物是圣彼得大教堂,带着下一个时期的色彩,即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风格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从宗教改革(排斥神权至上的哥特式)开始,至宗教改革衰落而式微。巴洛克风格随之兴起(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性的作品”,其原本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义的称呼。而现在,这个词已失去原有的贬义,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巴洛克风格与文艺复兴风格同样运用古典建筑语言,但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文艺复兴风格注意规则,而巴洛克风格则对规则有所突破,其基调富丽堂皇有新奇欢畅,具有强烈的世俗风味。

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教堂内的青铜华盖,都是是著名雕塑大师贝尔尼尼在17世纪中叶设计的,为典型的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风格建筑墙面里出外进,凹凸交替,富于变化,层次的丰富造成光影的变换,建筑立面的立体感更强。此外,还经常运用弧线和椭圆形曲线做平面布置,形成弧面墙体或柱廊,显得随意、大胆、浪漫。

以我这外行看来,不用查资料的法子是:同为15-17世纪的古典建筑,造型典雅庄严的,就是文艺复兴建筑;外观烂漫柔美的,八成是巴洛克风格。但无论文艺复兴风格还是巴洛克风格,都成为欧洲建筑史上不可或缺的部分,各有千秋,令人流连忘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