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既然都这样问了,说明您本身应该就是个明事理的老人家,只要有了主观意愿,再加上注意点方式方法,相信您一定可以和孩子们搞好关系。 角色的转变人的一生角色都是在不停变换的,小的时候,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工作了,听领导的话,听上级的话;恋爱结婚了,听女朋友的话,听老婆的话;等老了,年纪大了,则就该听一听"儿子的话","女儿的话"了。 这么一说,有脾气,不服老的老人家们该不舒服了,含辛菇苦的把儿女们抚养长大,难道到头来还得听他们的,那怎么可能? 心态的转变要"服老" 这就是要"服老",人都有变老的时候,人一变老,难免跟不上生活的节奏,尤其是现在的科技发展这么迅速,好多新玩意新科技年轻人都要琢磨一阵,就别说老年人了。这就是为什么好多骗子都在老年人身上打主意。 但这里所说的"服老"不单指的是这些,主要说的还是老年人要从内心顺从这样的趋势,有一个好的心态,承认变老的事实,承认儿女已"当家做主"的现实,不要在拿以前的对孩子的"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孩子都得听父母的"那些来要求已经长大成人的子女们,最起码,遇事要和孩子多商量,多听听他们的意见。 "听儿女们的话"一: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 当然,"听儿女们的话"要建立在儿女们尊重自己的基础上。不能说老了,认为自己就没用了,儿女们想怎样来就怎样来,让干什么就委屈自己干什么,听他们的话,是听那些真的是对你好的,讲的在理话。 比如:给你新买衣服、买营养品,你别舍不得花钱就不要;你身体有点不舒服,带你去看医生,别嫌麻烦就不去;带你出去旅游、走走看看,你别担心浪费钱就不愿意; 吃饭给你夹菜,你就开心的吃掉;肩膀酸了给你揉揉,你就安心的享受;不让你干家务,你就去一旁看看电视喝喝茶;你听孩子们的,孩子们开心了,你也乐得享点清福,岂不两全其美。 二:多看到子女的优点,少重复说他们的缺点 有些老人家,就是不愿意多说孩子们的优点,一见面就不停的数落缺点,这也不足,那也不好,哪个人能喜欢别人一直说自己的不好呢?即使是自己的父母。有优点,多鼓励,多夸奖;有缺点,也多理解,多安慰;让子女们愿意和你呆在一起,谈谈工作,聊聊天。 三:"难得糊涂"、"入乡随俗"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儿女们都能做到"百依百顺",生活中难免因为一些事对您说一两句"气话",就像他们小时候考试没考好,您训斥他们一样,这时候要能"装糊涂","听不见",听见了也别往心里去,不要因为这一时的"气话"就和孩子们起了隔阂,闹起情绪。 若是选择和子女们住在一起,那就学会多理解多体谅他们,"入乡随俗",尽量靠近他们的生活习惯,就算有些习惯和您不一样,也不要去强求他们,平时帮他们做点家务,做点饭,不但能打发时间,又能发挥自己的能量,让他们体会到什么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如果生你养你的父母亲都在改变自己适应子女,那做为子女,是不是应该回应更多!只要双方都愿意共同努力,又有什么样的关系是处不好的呢?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伟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