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水。庐山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它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还是一座风光与历史相结合的宝地,无数名人在这里都有故居。此次有幸借休假再次亲睹它的雄伟峻峭和真实面目。
牯岭镇位于庐山半山腰上,三面环山,一面临谷,素有“云中山城”美誉。拥有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文化景观等金字招牌,是庐山的旅游接待中心。
如琴湖因湖旁原有“水声如琴”石刻,且湖面酷似一把小提琴而得名,又因湖半边近靠花径园内,故也称花径湖。湖中有湖心小岛,呈椭圆形。岛上有九曲桥与湖岸相连。花径园中繁花似锦,曲径通幽,湖光山色,风景如画。,
花径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大林寺桃花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于暮春到此一带游览时,见桃花盛开,有感而作。亭中“花径”二字传为白居易所书。
白居易既是名扬中外的大墨客,也是一位情味高远的园林艺术巨匠。他以园林意像为题材的诗文不胜其数。白居易官贬江州时,曾在庐山北麓香炉峰下建草屋隐居。他撰写的《庐山草堂记》一文至今依然是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的模范之作。白诗巜香炉峰下新建草堂》云:何以洗我耳?屋头落飞泉。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在巜别草堂三绝句》云: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山色泉声莫惆怅 ,三年官满却归来。
白居易草堂位于如琴湖畔,花径公园内。园中建有白居易草堂陈列室。
白居易在“方塘幽趣”题记中说:草堂前新开一池,养鱼种荷,日有幽趣。
美庐在牯嶺东谷长冲河畔,有一座掩隐在一片绿荫深处的英式别墅。它是蒋介石和宋美龄在庐山的旧居,蒋亲自命名为“美庐”。
美庐是庐山别墅的优秀代表,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共同居住过的地方。
这幢别墅,始建于1903年,由英国兰诺兹勋爵建造,1922年转让给巴莉女士。巴莉女士与宋美龄私人感情颇深,1933年夏,巴莉女士将此幢别墅让给蒋介石夫妇居住,1934年巴莉女士将这幢别墅作为礼物,赠送给宋美龄。
美庐别墅,前临长冲河,背依大月山,坐落的位置,形如安乐椅。蒋介石很喜欢这里的环境,视为风水宝地。在他的眼中,“背山面水”正符合中国风水学说所推崇的格局。蒋介石夫妇很喜欢这里的恬静、秀美,而宋美龄名字中也有一个“美”字,于是蒋将这幢别墅命名为“美庐”。
“美庐”,曾作为蒋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辕”,曾是当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演化出的历史轨迹,有魔影,也有过光灿;有闹剧,也有过正剧;有政治的冷酷,也有生活的温馨……无疑令人浮想翩跹。
“美庐”庭园,荟萃庐山珍木异卉,满目葱茂,温馨扑面。庭院石拦旁的金钱松,高俊挺拔,为庐山最高大最古老的金钱松。别墅四周的庐山松,苍劲偃盖,虬枝屈铁,不时传来松涛阵阵。牯岭玉兰,早春怒放,花色洁白,散发着幽幽清香;庐山结香,喷黄吐华密密似球的花,溢满枝头;箬竹丛丛,露珠滴翠;卫矛枝横,暗藏箭羽。盛夏时节,依攀墙垣的凌霄花,红英灼灼,凌空抖擞;“五爪金龙”橙黄的花瓣上酒落着斑斑紫丹,花瓣遒劲似龙爪。五角枫,一树烈焰,飞霞流丹。
锦绣谷是从如琴湖畔至仙人洞的一段秀丽山谷,谷中奇石林立,险峻秀美。
锦绣谷,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这儿四时花开,犹如锦绣,故名锦绣谷。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据说是他游览即兴之作。
仙人洞为庐山著名景点之一,位于锦绣谷南端的“佛手岩”下,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它形似佛手,所以也叫佛手岩。
仙人洞左右刻有对联: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入园门有一大巨石宛若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苍松 ,名石松。其枝枝叶叶,密密层层,生机盎然,其根须裸露,却能迎风挺立,千百年不倒。松下石面刻有“纵览云飞”四字,相传系清末民初诗人陈三立所书。
这里也是道教的洞天福地。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修炼成仙。
洞内有一石刻殿阁称纯阳殿,殿堂立有吕洞宾(吕纯阳)身背宝剑的石雕像。
谈判台原称访仙亭,系朱元璋为纪念其军师疯和尚周颠所建。1933年蒋介石输资重建。
1946年7月至9月美国总统特使、五星上将马歇尔曾八上庐山为调处国共谈判面见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洞后曾是马歇尔与蒋介石晤谈之处。
御碑亭在仙人洞一侧,亭子四正大方,内外厚重,结构独特。亭中保存着朱元璋的御碑。此处曾是电影《庐山恋》中男女主人公避雨浪漫相遇的地方。
三叠泉水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故名三叠泉;其势如奔马,声若洪钟,总落差155米。古人描绘曰:“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极为壮观,撼人魂魄。
黄龙潭也叫好运潭,位于三宝树景区。相传在潭中洗手会带来好运。
黄龙潭传说,很久以前黄龙谷中有两条㘶骜不驯的黄龙、乌龙时常争斗,引动山洪暴发,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后彻空禅师云游此地,用法力将二龙分别镇在黄龙潭和乌龙潭。乌龙潭巨石上还刻有“降龙”二字。
三宝树由三株参天古树凌空耸立,两棵柳杉高40米一棵银杏高30米。主干数人合抱不拢,形同宝塔,又生长于黄龙寺山门前,有宙堂三宝之誉,故名“三宝树”。
相传神宗皇帝在黄龙寺设临时行宫,想用三树桩做天然贺桌举办宴会,命百匠砍锯树身,锯拉不进,皇帝发怒下旨杀工匠,众工匠只得转树哭泣。三宝树感动开口,教长匠如何砍锯自己,众匠为之感动,认为树有情,人岂可无义,众匠抱着宁死不伐三树之心。皇帝获悉赞赏树有情人有义,收回圣命。三宝树得以保存至今。
三宝树,两棵柳杉树龄600年,银杏树龄1500年。
乌龙潭,西游记水帘洞外景地之一。位于东谷山冲底头,两山夹峙,中间呈一线幽涧,距黄龙潭不远。潭两侧树木交翠,绿荫掩映。潭水从巨石缝隙中飞扬而下,短而有力,十分壮观。下端潭面平阔不深,潭水淸澈见底。
潭边林道树上活动着不少山猴,见人不怕生,时不时向游客掏要吃的东西。
国际森林艺术协会联合庐山管理局在芦林大桥经黄龙潭、乌龙潭电站大坝间构筑了一条诗意森林艺术走廊。德国艺术家巴巴拉本森霍夫创作的作品名叫“献给李白的华盖”。图为横垮小桥上方的多孔穹顶,表现唐代诗人李白巜望庐山瀑布》里描术的银河系群星。
芦林湖和芦林大桥。
芦林湖位于玉屏峰与新州峰之间,湖面积13万平米,蓄水量120万立方。
芦林一号位于芦林湖边上,是毛泽东在庐山的旧居。1961年的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的九届二中全会期间,老人家就工作和生活在这里。
芦林一号院内植有许多珍贵乔木灌木和花卉。整个庭院面积一万多平米。院内古树参天,郁郁葱葱,绿树成荫。
芦林一号进大门不远处有一铁构件,名叫“璇玑玉衡”。原属庐山著名道观太平宫,是古代道人炼丹时用以窥测星宿,厘定时刻之用。
芦林一号别墅巳于1984年辟为庐山博物馆,舘内藏品十分丰富。,